研究生复试前,考生和导师沟通是自我情商的展现,非常重要

【平湖一柱 第1066期】

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已出,参考往年的分数线及专业网站对试题难易程度评价和考生已出成绩情况,许多“有把握”的考生可开始准备复试了。

有考生问,复试之前,要不要和导师联系?这个联系是向导师“打听”复试信息吗?这算是走后门吗?

首先要确认的是,当下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是允许导师和考生提前沟通的。但考生当清楚,这个沟通,是导师了解考生情况,而非是反过来考生想从导师那里获取复试或录取的相关信息。因而,复试前,考生和导师联系,不是走后门。

这是因为,研究生、研究生,顾名思义与中小学和大学以“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主的“双基”学习有所不同,入校后,主要是跟着导师进行某一个方面、方向的研究性学习,也就是说研究生学习不再是以“已知知识”为主,主要在研究性学习中去发现、去创新,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因而,研究生学习不仅讲究“专业”,还要瞄准“方向”,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研究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笔试考试分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考生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但毕竟是相对抽象的,对某些考生来说,考试分数和真实能力之间有时确会有着较大的差异,也就是存在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因而,研究生招生除了笔试初试外,又加了面试复试环节。

作为招生考试的一个环节,复试是有严格的流程和规定。其中之一就是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在这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导师对考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提问,且按照规定,提问也不可能天马行空。因而,仅凭面试,导师对考生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我们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的暴露,往往是在平时不经意的“闲聊”中。所以,当下的研究生招生,复试之前,并不禁止考生与导师接触。

了解了这些,考生同学也就当明白,面试之前与导师沟通有着必要性、重要性和方向性。

先说必要性,是说复试前先在导师那里混个“脸熟”。在心理上,人都有“先入为主”的“熟人惯性”,就是我们俗话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了老朋友”。导师也是有感情的人,对此也不例外。提前与导师沟通,体现了对导师的尊重,说明导师“声名远播”,其心理上有种心理满足感,因而在面试评价时,在不违背原则或与其他考生同等情况下,在无形中占得先机。

再说重要性。面试之前与导师沟通,就让导师提前了解了你,对你的各方面有了一个评判,如果觉得你适合,就会在“心中”给你预留下一个位置。而且有的学校导师制,允许导师在符合条件的考生中“自主选择”,也就是说,只要能进入面试,条件合格,导师就有一定的话语权,他如果提前“确定”了一些考生,没有提前沟通的考生,如果不是特别的出类拔萃,就很难有机会再”出头“了。

最后说方向性,虽然考生不能向导师“打听”复试内容(打听导师也不说啊!况且如果傻到向导师直接打听复试内容,考生就不用去参加复试了!哈哈!)但从与导师的言谈话语中,聪慧的考生还是能“嗅”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来的,这可为自己准备复试提供方向的参考!

因此,复试前与导师联系,对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如何获得导师的信息及联系方式?一是通过学校网站介绍;二是通过学长学姐打探;三是通过报刊、网络等搜索导师论文,一般情况下,论文的注释或文末会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和邮箱。

如何与导师取得联系?一是通过邮箱,二是通过短信,三是通过电话,四是直接面对面见。一般情况最好按上面顺序依次进行,否则就会太唐突。

与导师联系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首先,恭敬、尊重、礼貌自然是第一位的,但尊重中也保持自尊自信,不卑不亢、得体大方。

其次,要跟随导师的话语,适时适度地展现自己的学识水平、学术科研能力,如果沟通过程中言之无物,夸夸其谈,全是空谈,或者极尽溜须谄媚之能,则会适得其反。

总之,复试前,考生若能与导师提前沟通联系上,绝对是一件好事,是考生情商高的一种表现,也是考生研究能力的尖角初露——试想,在复试之前,就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校、专业、导师等各方面的信息,其本身不就是一种“研究”能力的展示吗?不是对导师崇拜有加的尊重吗?不是自己对所报专业热爱之情的流露吗?这样的考生,谁不喜欢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