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代没有教师节?古代老师一年可过五次教师节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是属于全体教师自己的节日,家里有小朋友或者有亲属是老师的都会格外注意,会向老师发出自己的祝福,全社会也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以不同的方式送上祝福。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中国教师节是在1985年确定的,当年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将教师节确定在每年9月10日。再往前追溯,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通过集会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又称双六节),但这只是单个大学的行为,并没有扩展到全国,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教师节吗?
古代教师节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目前能够考证的在商朝时候就有甲骨文,记录了很多占卜及国家大事,但在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普通老百姓和奴隶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因此这段时间一直被称为贵族教育,这个时候的老师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对于老师的尊重也在小范围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破灭,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说为了推广,纷纷招收弟子,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昌盛,而孔子此时也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后世称之为儒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此施教,使得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老师这个词在中国大地广泛出现。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了,从此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直到隋唐科举出现,儒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唐朝时期韩愈写了一篇文章《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次肯定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完善的学校体制,而在儒学成为官方学说以后,孔子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学生入学除了拜老师,还要祭拜孔子,在孔子诞辰这天也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这个仪式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在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孔子的推崇。
实际上自从有了教育,人们就非常尊师重道,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可见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而在孔子诞辰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去孔庙祭拜,还要请皇家的老师们进宫,一同聚餐,吟诗作乐。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员也纷纷效仿,在孔子诞辰这天祭拜孔子,并且“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也就是说孔子诞辰这天不仅要祭拜,还要老师放假,发放奖励,基本上等同于现代的教师节了,只是没有官方宣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诞辰应该算是古代的教师节。
古代老师一年可能过多次教师节
孔子诞辰这天算是古代的教师节,但古代的老师可不仅仅享受孔子诞辰这一天教师节,每年可以享受五次教师节:三节两寿。
所谓“三节”指的是端午节、中秋节、年节,而“两寿”则是孔子诞辰、塾师生日。三节两寿这个词出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名词出现的晚,但执行的却很早,在三节两寿期间,学生都要给老师送上干肉,而且有时一送就是一个月,尤其是在孔子诞辰和老师的寿辰,重视程度更加的高,虽然三节及老师的寿辰并没有被官方承认为教师节,但民间的风俗却依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代老师一年可以过五个教师节了。
从古至今,老师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有老师的存在,个人得以成才,中华文明得以延续,面对老师,我们都应该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