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的“第二赛道”
1、困惑
我原来一个同事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三年前他去了一家国企担任董事长,年薪几十万,收入算是不错了;之前闲聊的时候才知道他毕业于XX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尽管毕业好多年了,仍能熟练的背诵好多中药汤头药方;只是所学专业一直也没有用上,自己有病照样跑医院。
我还有一个老乡,在XX省会城市市立医院中医科工作,是个正儿八经的中医师,人品、医德都很好,但医术一般,所以我很少找他看病,更多的是询问一些医院方面的事情,或者请他推荐某些专家、大夫什么的。
我中学时候的校友,他的儿子前年中医博士毕业了,为了一个满意的工作,跑了几个南方城市,闲下来的时候给附近居民扎扎针、看看病,由于有个“博士”头衔,开始的时候,人确实也不少,收费也不低,但慢慢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据说效果一般;我校友两口子说:希望儿子去国家或省一级研究机构搞搞课题研究,将来能够名利双收;还说儿子看病就像是“民工搬砖”,没啥出息。
以上所列举只是我亲历的几个典型例子,更多正规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就业或者生活、工作现状,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位网友是很容易获得一个整体概况的,我就不多说了。但有一点是必须要说明的:他们这一批人是最容易合法进入中医医疗行业的!
那么在社会的另一面,我们又同时看到:一大批有一定经验和技术,又抱有坚定志向的“民间中医”,他们想合法进入中医医疗行业,甚至比登天还难!
不知道这些“民间中医”们对上面那一批人,究竟是羡慕呢?还是惋惜!
社会的第三个方面是那些患者,这些患者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相信西医而不信中医的;一类是相信中医而不信西医的;还有一类就是中医西医都信,有时又都不信,看疗效。不管哪一类,其实大多数都是处在一种迷茫当中,百分之百内心坚定的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现代社会有病去医院已经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有那些在医院经过西医多方治疗基本无效,而有幸正好碰到了一个好中医,把病给他治好了,那他自然也就会完全相信中医了,这样的例子现实中也不少。
只是好中医难寻呀!
这样的窘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惑”!
2、角度
如果你问一个小孩:世界上有哪两种人呀?小孩回答:好人和坏人。
如果你问一个青年:世界上有哪两种人呀?青年回答:男人和女人。
如果你问一个中年人:世界上有哪两种人呀?中年人回答:有钱人和穷人。
如果你问一个老年人:世界上有哪两种人呀?老年人回答:健康的人和病人。
如果你问一个将要离世的人:世界上有哪两种人呀?回答:活着的人和死人。
以上回答都对,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如果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以上回答又都不对,因为现实社会当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穷人和富人,健康人和病人,甚至男人和女人的界限也在越来越模糊化了,主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所以,关于中医、西医之争,只是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在发表言论,争来争去,自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今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健康的角度说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与医院打交道的人,一种是一生几乎不与医院打交道的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与医院打交道”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大家领会这个意思就行了,不必较真、抠字眼。
为什么这么分呢?各位网友看到最后自然就会明白!
3、赛道
说到“赛道”,自然就会想到什么体育比赛、数学竞赛什么的,目前这个词在网络上用的最多的是在经济领域,那些教人如何致富、如何成功等等,什么“切换赛道”、“弯道超车”等等,比比皆是。
今天我们也借用一下“赛道”这个词,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说:西医是科学的、先进的,中医是不科学的、落后的等等,吵来吵去,像是在吵架一样,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不可,就像是在“赛道”上比赛。
第一赛道自然是医疗行业,那第二赛道是什么呢?各位网友先不要着急,我们先搞清楚“赛道”是怎么一回事,听过致富课、成功课的朋友,不见得能真正看清楚这个词的本来面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看看有没有道理。
假设小兔与小象赛跑,小兔跑在小象前面,看下图:
不管是谁看,都是小兔跑在小象前面,对不对?那么根据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角度”问题,我们在拉开一下我们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事实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小兔还是跑在小象前面;这个时候你如果说“弯道超车”,我们会担心:难道不怕翻车吗?
我们再拉开一点... ...
这时候我们看明白了:原来小兔与小象是在地球上赛跑!其实真相本来就是这个样嘛!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你的视野不够大,所以只观察到了局部现象而已,但那个时候你会很确定的认为你的观察是正确的,眼见为实嘛!
再等一等,如果小兔和小象跑到了以下位置,你说谁在前、谁在后呢?
真相是:这个点才是“切换赛道”的机会,因为小兔和小象都处在各自的起点上,谁在以后走出来的“道”是正确的,谁就是未来的领跑者!
这才是“赛道”的本来面目。
4、被忽略的群体
2020年的一场疫情,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世界性的人民战争,全世界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病毒的入侵,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国界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国家的不配合、不协作,将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在空间上扩展我们的视角,让我们看清楚“小兔和小象赛跑的真相”,但却无法让我们在时间上看清疫情发展的全貌,谁也不敢对未来疫情的趋势做出一个正确的整体描述。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角度”原理来做出重新观察。
我们先看一下以下这个报道:河南通许县中医药抗击疫情见成效,1200多名医护人员零感染。
我们看到了什么?
答案是:中医药在抗疫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大多数人的直观看法,其实更重要的是第二句话:1200多名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我们自然的把注意力关注到了被感染的人群,而忽视了那些没有被感染的人!
我们更多的会想:如何治疗病人、如何提高治愈率?
我们很少会想:甲感染了病毒,为什么乙没有被感染?
多研究以下“乙”的问题,让病毒越来越少的感染人,是不是意义更大?既然能够做到1200多名医护人员零感染,为什么不能做到1300多名、1400多名... ...,直至所有的医护人员零感染!
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将是病毒首先攻击的目标,这是常识,把这部分人群的数量降下来,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基数,这部分人自然的就成为了中医的服务对象,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赛道”,这个市场还不够大吗?
因为中医的精髓是“治未病”,中医的使命是:让患者越来越少,让医生越来越少。
从事中医的人,要不断提高“治未病”的能力,这才是“上医”之路;不要一味的、按照直线思维的方式去追求治疗那些癌症、肿瘤等疑难杂症来获得存在的资格,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治不好的病,包括西医和中医。
“未病”已去,何来“癌症”!
在这一点上,中医的理念是有充分的优势的,不要说谁先进、谁落后,谁科学、谁不科学,大家都在地球上走路,而客观事实是:这条路是圆的!
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和劣势,应当发挥其所长,避其所短,“中医筑基、西医补救”,才是正确的选择。
崇尚中医理论,欣赏西医的技术。所以我不担心中医会衰落,因为中医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发掘和发扬光大。
5、国家在行动
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随后各地相继发布了相关举措,推进中医药文化融入基础教育。
近年来,各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展的如火如荼。张伯礼院士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中医,而是了解中医基本观念,掌握一些养生保健知识。把人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适应自然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以上是我们看到的公开报道,重点提到的就是中医药文化。
这说明国家已经在行动!以上文章也算是我对国家这一重大措施的理解和解读,与各位网友分享。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这一重大措施的实施,我们的下一代必定是:与医院打交道人越来越少,一生几乎不与医院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
中西医之争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