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拜访裴多菲出生地故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这首脍炙人口的短诗《自由与爱情》,经作家殷夫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裴多菲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在裴多菲短暂的生命中,写作了《私奔》等4部小说、戏剧作品《老虎与鬣狗》、《旅行札记》等10多篇散文作品和800多首诗,他的文集和诗歌被很多国家用多种文字印刷、传播。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出生在匈牙利的小镇“小克勒什”,今年8月13日,我自驾来这里,拜访这位匈牙利的民族英雄和伟大诗人的故居。

这是一个小巧秀美的小镇,因为有了裴多菲的光环,让这里享誉世界。一条主街穿城而过,市政厅和大教堂位于市中心,市政厅广场的西南角是一尊裴多菲的站立雕像,市政厅广场的东南侧就是裴多菲的故居和博物馆。

故居是白墙草屋顶的三间平房,坐北朝南,故居的北面是红屋顶的博物馆,中间形成的自然院落里有很多文化名人的雕像,鲁迅的半身像也在其中,位于在博物馆大门的左侧,很醒目。

裴多菲博物馆前的鲁迅雕像

今天是周一,故居和博物馆都休馆,只有一个清洁女工在打扫卫生,我用手势说明我远道而来,这位好心的清洁工居然同意我入内参观。

博物馆有两层楼,主要展出的是裴多菲的手稿、作品、信札、少量的生前遗物和裴多菲的作品在各国的出版物,其中还有在中国出版的“裴多菲诗四十首”和“裴多菲文集”。裴多菲做过演员、当过兵、担任过《佩斯时装报》助理编辑,经历过“流浪剧团”的流浪生活,仿佛的生活阅历为裴多菲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1842年裴多菲参加了流浪剧团。通过步行、乘驿车和雪橇,他几乎游遍了半个匈牙利的江山。他夜宿在酒店、小客栈、军营、露天帐篷和多瑙河桥头下面。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下层劳动群众,了解他们的悲惨生活和命运。在流浪剧团里,裴多菲开始搜集民歌。他采用劳动人民的口语运用民歌形式开始创作诗歌。

二楼的展厅的尽头是裴多菲和他的夫人德莱·尤丽娅的大幅画像。

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会上,对清纯美丽的姑娘森德莱·尤丽娅一见钟情,但尤丽娅的父亲伊尔诺茨伯爵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在之后半年的时间里,诗人写出了《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我愿意是激流》等抒情诗,深深感动尤丽娅,在第二年不顾家庭的反对与裴多菲皆为伉俪。

故居的小院朴素清新,东侧是一尊白的的裴多菲半身像,故居门前的墙上,挂着很多缅怀纪念裴多菲的花环。故居里的陈设很简单,裴多菲的父亲是位屠夫,当时的家境不会太好。进门的正面是厨房,西面的那一间是卧室,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就出生在这里。东面一间应该是客厅和餐厅,墙上有裴多菲全家的画像。

裴多菲的父亲虽然是个屠夫,但非常重视对裴多菲的教育,在裴多菲两岁时,他们离开小克勒什,迁居到菲尔艾吉哈兹,裴多菲五岁时,父亲就把他送进菲尔艾吉哈兹最好的学校读书,并在裴多菲10岁时,把他送进布达佩斯最好的学习学习德文和拉丁文,为裴多菲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匈牙利有三名最重要的人物(阿尔巴德大公、裴多菲和李斯特),裴多菲位于其中。下图是位于布达佩斯伊丽莎白大桥附近的裴多菲雕像。

附上一首裴多菲的诗:“我愿意是急流”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巢,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慢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