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开始学篆刻的

其实,我学篆刻不是正经路子,是从野路子开始的。

那一年我才几岁的样子,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给人刻章,不是篆刻,就是刻办公用或者领工资用的那种姓名章,我就站在一边看,看着他选了章料,也不是现在我们篆刻用的石头,而是一种有机合成的塑料吧,然后磨平,抹上淡淡的一层黄的广告色,是那种将干没干的,抹上去很快就风干了,边上放着一个镜子,然后在章料上用直线打出来了方格,因为是四个字,每个字一格,然后就用隶书(后来接触多了,就知道字体的差别了),用铅笔反着写在章料上,然后就拿那种薄薄的刀开刻了。前后半个小时的样子,一方印章就完成了。

(在网上见一个哥们用化妆盒作篆刻工具盒)

当时,我觉得很神奇。

晚上就再也睡不着觉,心里念念地想着要刻一方自己的章,想想,才几岁个小娃娃。第二天,就去找刻章的买章料,再到工艺品商店里买木刻刀,找家里的水磨石磨刀,然后就按照流程自己刻。

当然先刻自己的名字!想想就心动,刻一个自己名字的印,拿着走到同学跟前,一盖一个名字,多牛。

(小时候找的章料,现在还存有一方)

但完全刻不动!这种章料太硬了,我的刀刻不动。后来尝试过各种刀,用钢锯条自己磨过刀,用铁钉到铁路上让火车给轧成刀,但总归刻不动。

突然有个机会,就翻到了老爸订的杂志叫《书法》的,里面有篆刻的内容,从此一发不可收,后来又自己订了《青少年书法》,一点一点地学了起来,这才正经算是入了门,但完全没有拜过老师,于是,一直处于入门的状态,就算后来到初中、高中阶段参加比赛拿了奖,也收到一些信函说要收入某集子,加入某协会之类的,都一概不回应,就保持在入门的水平和状态,自己沉浸在古人的印章里出不来。

(1987年的《青少年书法》,还是篆刻专号)

现在回想起来,走的弯路真多,但并不后悔,挺好玩的。

要是当时有个我这样的人,给我讲一讲,篆刻应当怎么入门,那该多好啊。于是,一直在写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帮到感兴趣的人,完全就是分享,没有其他的目的。

现在觉得学篆刻,特别是后期的创作,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个篆刻作者,可能要具备必不可少的书法、绘画、文字学、美学的知识外,甚至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戏剧、建筑、文学等各类文艺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力、思辨力、艺术感觉等,才能谈得上篆刻创作,也才真正能对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等各种篆刻相关的内容心领神会,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篆刻这门艺术才有意思,才有趣味。

今天把思路理一理,说说,篆刻入门的事儿。

我这里说的是真正有志于学篆刻的入门,因此,要求可能稍高些。

(汉印)

吴颐人老师说临刻加“画印”总不能少于500-1000方。我不认为这个要求高,甚至认为这算是最底的要求,其中汉印总要临刻个100-300方,高的可到500方,其他的那些大师印、名家印,再临上500方,大致就可以入门了(还只是入门)。

前期要做的事情,说刻“回”字,刻一字印、二字印,这些都是基本训练,因为这个阶段,就是练习一下刀法,要解决的是奏刀沉着,而不是在石面上滑来滑去的“漂”着,掌握基本的冲切刀法,能够把线条刻得平滑光洁,应该连着的地方不刻断,应该饱满的地方不纤瘦,应该匀称的地方不偏颇。有人说,三天就可以做到了,其实,刻上一个月也不为过,有些细节,自己认为掌握了,其实,还差得远。

(早期刻“回”字)

接下来才是摹印,这是需要专门讲的一件事,回头专门写文章,为啥要摹印,很清楚,就是跟书法一样,知道前人怎么刻某个字的,甚至还学会了怎么写这个字的,摹印的整个过程,都是“心摹手追”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看了古人的印面,临写下来或者描下来了,甚至也上石了,但手上的功夫不一定能够达到,刻成跟前人一样。这个过程中,审美总是在前面带路,觉得好,想学,一点一点的动手学,直到能刻得一模一样,形神兼备才好。

1000方各种汉印、名家印临完,大致就入门了吧,于是可能要找自己的风格了。这里有个分野,你看自己往哪个方向走。

(丁敬的一方姓名印)

吴颐人把风格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工整类的,比如汉印里的工整的,王福厂的,赵叔孺的,陈巨来的这一类;一类是粗放类的,比如汉印里面的将军印,吴昌硕的,齐白石的,钱瘦铁的,来楚生的这一类;还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或近工整,或近粗放,比如赵之谦的,吴让之的,黄士陵的。李刚田老师则把这三类分别称为精金美玉式和野山荒原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形态。不管如何称呼这些风格,大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中间的临界点,自己找到喜欢的风格,下功夫钻研就好。

找到喜欢的风格之后,在风格里找出喜欢的大家印谱,一方一方的临刻、体会,一方一方地揣摸,这时基本可以搞一些零星的创作了。

不过,还是在入门状态。有些朋友说,三个月,篆刻就入门了,不假,真的是入门了,但可能这个门期要入好久好久。

(0)

相关推荐

  • 董绍伟 | 法古师心 大味必淡 —— 戴明贤先生的篆刻艺术

    黔艺空间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 ...

  • 徐海 | 篆刻是汉字结构独特的表达形式

    心灵与共 音乐: 巫娜 - 一花一世界 时间:2015年3月19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室 <翰墨天下>:徐海老师,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学印的历程吗? 徐海:我学印最朴素的原因,就是 ...

  • 书法有法丨学篆刻必临的100方汉印经典解析

    书法有法丨学篆刻必临的100方汉印经典解析

  • 郭云深为什么说“我是跪着学出来的,不能再跪着教出去……”

    清末武术名家郭云深,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美誉.他晚年曾出入王府,侍教肃王爷.肃王爷久仰他崩拳连环之能,有习练之意.郭云深却一直不语. 一日肃王又表此意.郭老爷子不好再端架子,就开 ...

  • 方介堪的篆刻秘笈:学篆刻应从汉印入手

    书法馆 点此关注书法馆.我们都是书法播种人. 公众号 来源:金石印坊. 作者方介堪(1901年-1987年),名严,字介堪.原名文榘.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卒于一九八七年,浙江泰顺人.工书,能画,尤长于 ...

  • 学篆刻,这篇秘笈就够了

    篆刻的章法,一般可分为布排印文.经营虚实.完善整体三个方面,通过布局表现出来.它们不但左右着印章布局的多方面的美感,还影响着作品整体的艺术性. 一.布排印文 布排印文,是章法中一种根据印的形状,将印文 ...

  • 学篆刻,这些和篆刻有关的“名词”必须要知道!

    篆字嬗变 篆书的演变,如果以秦统一中国为界,其之前有甲骨文,金文(包括钟鼎.兵器上之铭文),籀文(周宣王时期所整理的文字)及先秦六国的文字等.到了秦李斯整理各国文字,而制定了标准小篆,除了篆字之外,历 ...

  • 学篆刻,篆书技法一定要会

    篆书是早期的文字,其基本笔画和用笔方法,还没有达到以后出现的隶书.楷书那么丰富复杂,更为有据可循. 就大篆小篆而言,我们以邓石如作品为例,在此介绍篆书的基本写法. 一.篆书的基本点画和用笔方法 1.点 ...

  • 潘天寿教我学篆刻

    1945年秋开学不久, 潘天寿校长来给我班上书法课, 第一课讲的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以及必备的工具材料和如何选笔.选帖的常识介绍等~ 刘江(前排左一)诸乐三(前排左二)潘天寿(前排左三) 1945年 ...

  • 学篆刻,至少吃透这15方汉印

    勮右尉印 此印四字大小不作均匀分布,而是以"勮"字为主,其余三字为宾,围绕"勮"做相应拉伸(如"右")或收缩(如"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