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津液观理解及临证应用

经典经方生理病理认识与“藏府“”经络”“六经”“八纲”“营卫气血”“三焦”辨证体系虽有重名、部分内容相似,但实质内涵却存在差异,如何打破固有认知的禁锢而转换成经典经方的思维模式,笔者个人体会希望会对修习经典经方的中医同道有所帮助。

津液观概述

现代医学将人体分为运动、神经、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九大系统,中医藏府经络等理论也包含解剖实体和抽象功能认识,经典经方则不将视角放在这些具体的结构上,相比于传统藏府的抽象认识,经典经方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更加抽象。

生命活动的维持及运行机制虽然细微复杂,但就整体而言,即为生命在既定激发机制的推动下、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消化吸收转换成自身所需物质和能量、并代谢出废物,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这一过程。因此,只需关注能量及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具备和发挥的作用及功能,就可以整体反应人体生理及病理机制,即不看具体过程,只关注最终结果。相关系统及具体结构所具备功能可以看成为能量及物质在人身表里所分化出的差异性功能,能量物质是其实现相关功能的基础、载体及表现形式。

水、物质、能量在人体化合以液态方式存在,骨骼、脏器等组织结构也都是由三者日渐有序积累而成(水属于物质范畴本可以不单独列出与物质作为同级概念,但为突显津液其液态性质而在此强调)。经典经方的“津液”即是人体物质和能量总称,具备温煦、防御、推动、流通、固摄、濡养、交换(消化、代谢)功能。

在疾病认识及治疗层面,也是不区分具体系统,而是考虑整体。津液充足并在人身表里周流无碍则各项生理功能得以正常维系,当内外致病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津液耗损或流通不利则人体发生疾病,因表里病位不同而出现相关的虚实不同病理类型,并呈现出寒热两种不同病理状态。

以下为经典经方津液观临床应用举例:

初诊医案

胡某,男,72岁

时间

2019年8月27日

病史摘要

脑出血后遗语言、运动及眼球活动障碍10天余

西医诊断

1、右额叶脑出血并血肿形成

2、双侧额颞叶硬膜下积液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腔隙性脑梗塞

5、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

6、2型糖尿病

刻下

行动困难,无肢体僵直,失语,眼球活动障碍、双目凝视,嗜睡,饮食尚可,无呕吐,小便失禁、尿黄,矢气臭,大便2日未解。

查体

形体羸瘦,手凉手潮,脉弦滑,眼睑淡白边红,舌淡红嫩、齿痕、苔黄腻,腹满,下肢血络、重度甲错、轻按肿

分析

该患者津液在表上推动不利、流通障碍则出现肢体萎废失用、言语困难、眼球活动障碍;津液在表上失于温煦故手凉;津液虚损不足故形体羸瘦、嗜睡、眼睑淡白边红、下肢血络及皮肤重度甲错;津液失于固摄则在外则表现津液外泄而出现手潮,在里则表现为小便通利过度;津液代谢障碍而出现水饮不能制化而出现脉弦滑、舌淡红嫩齿痕、下肢水肿;津液在里输布流通、推动不利则里结腹满、大便难,郁而化热则苔黄腻、眼睑边红、矢气臭。以表为所急所苦,但有里位不和,在治表的同时需兼顾里位,虽有水肿及小便不利但津液绝对的虚损但不可渗利、不可用麻黄决泄津液、里热便结亦不可苦寒攻逐。治则需温化表里,需辛甘温之桂枝配辛热之附子;解表而助桂附发越水湿,配合辛温而具甘补之防风;以酸温之五味子配生姜以温中补虚化饮;用辛寒之丹皮配合咸寒之磁石攻坚除结清热;玄参甘寒养津液而通痹除热;大豆甘平养津液而除结利水。因此选方千金桂甘磁石附子复脉汤。

处方

千金桂甘磁石附子复脉汤6剂

磁石 生姜(切) 五味子 防风 牡丹皮 玄参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大豆(二十四枚)

复诊医案

刻下

双目凝视,行动改善,站立不稳,不欲言,不识人,嗜睡,饮多,胃口可,无呕吐,小便失禁,大便3-4天一次、便前干后稀。

查体

手温热,脉弦滑,腹微满,下肢血络、甲错、轻按坑,眼睑淡白边红,舌淡红嫩、裂纹、苔白腻水滑

分析

患者仍是表里同病,用前方后虚寒及表位病机得到缓解,而以里为失和、结热攻冲为主,合并津虚饮停,故而治以清热攻坚除结、解表和里益津、温中补虚化饮,方选柴胡加芒硝汤。

前两诊患者因行动困难而需乘坐轮椅,柴胡加芒硝汤4剂后,便可弃轮椅而行,语言、思维状态改善。结热攻冲的病机得到缓解后,病势偏于表故而药势需与之相应,后转方半量小柴胡汤7剂后小便已无失禁、下肢水肿得以减轻,整体状况趋于好转。

总结:疾病在不同阶段病机病势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津液在表里输布状态发生变化。本文所介绍的仅仅是笔者理解的小部分经典经方津液观中的内容,如津液观源流依据,以及津液输布异常导致的功能失常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分型,单一症状所代表的津液输布状态及病机层次的区分等内容都须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并运用于临床。经典经方并非机械的以方对病证,浅尝辄止式的学习方式只会对经典经方产生误解,修习并无捷径可走,需要长期不断熏修方有所得!

快速加星标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谦川的文章入口?按照下面的步骤就能找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