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诗意——于湘华水墨人物画艺术鉴赏

于湘华

中国茶文化代表画家

1947年生于湖南,祖籍山东临淄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

重庆国画院艺委会委员

重庆渝州画院常务副院长

唐人文赋图 240cmx80cm

作品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赛”银奖;

“第五届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金奖(合作);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早梅诗意 50cmx99cm

出版《跨世纪中国美术家艺术成就优选画库——于湘华国画作品优选》、《于湘华作品集》等个人专辑。 其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美术报》《国画家》《中国书画报》《收藏家》《茶博览》《艺术收藏》等国家级报刊杂志报道。 作品被海内外专业机构及私人收藏。

独坐敬亭山 50cmx99cm

于湘华绘画的文学情结

文/凌承纬

于湘华系重庆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他的绘画作品格调高雅、古朴、灵动,具有浓郁的中国文人画风和现代意识。其作品曾获北京《大三峡重庆中国画展》一等奖,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著名画家三峡美术作品展》银奖,荷兰《欧洲东方美术大展赛》银奖等。

68cmx68cm

于湘华的写意人物画是从中国古诗词渐入。他不仅具备相当高的文学素养和形象思维品味,而且还具有基于独特悟性之上的绘画表现能力。1996年,他在尝试绘画于文学的阐释和再创造上,尤其在“意”境的开拓上,较之他五年前有了质的变化。他作品中纯净的色墨,凝练的笔法,精约的构成,以及那笔里墨间所显露出的不经意和画面上的超然、平静和谐,让人感到他的作品似乎已超越情感的体验,达成一种人与自然,主观和客观的默契和统一,步入一种正审思虑的理性境界。

绿韵 68cmx68cm

近年来,于湘华画了不少仕女图。画中的人物多是清末民初的妇女,也就是说,是上一个世纪更迭时期的女性;画中没有太多的情节,人物也非特指;表现手法一反传统仕女图所惯用的肖似逼真的描绘,而采用小写意并略带变形和夸张。他的创作无疑是有感而发,是一种基于久远时空距离之上的文化回顾、联想和情感波澜。于湘华曾说,对他的画,用传统的眼光看,似乎有点儿新;用现代的眼光看,似乎有点旧。他所处的时代从文化角度来看,是从一个稳定、封闭的文化形态转向一个动态、开放的文化形态,从区域文化形态走向全球文化形态。兴许就是时代在这个文化转换的夹缝中赋予了他绘画的艺术特征;既恋旧;又爱新;既尊重传统,又不囿于传统。

68cmx68cm

在秋叶缤纷中行走

观画在先,谋面在后,因此和于湘华先生的相识,属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一类。去年的某一天,龚云陪一位长者造访敝居七丈山房。见来人中等身量,举止不疾不徐,一副饱经世事的神态,与其绘画恰好两相映合。话题不免从笔墨引开,并渐渐发现相与言谈颇为投契。后来又在成渝两地数次晤面,对于先生的认识又略增一层。

宫灯 50cmx54cm

画家大多好谈绘画,但谈不好绘画的画家也很多。他们实践绘画,但不能想象出别人的语境,也不能向别的语境中人传达绘画经历。对他们而言,操弄画笔才是绘画的本质和全部。

东坡赤壁泛舟 68cmx140cm

爱谈绘画的画家,既是画家也是“思考家”,对生活和哲学都有想法,不仅操作而且总结,不回避生活但也不让细节泛滥。于先生显然属于后者。可惜余生也晚,得识于先生已当其年逾花甲,加之分处两地,能当面聆教的机会不多。不过,有限的几次晤谈,其对世事与艺术的了悟仍使我颇多获益。

读书图 50cmx99cm

艺术品曾经还只是被作为艺术来欣赏,既不被当作一种投资,亦不当作复活节的彩蛋来炫耀。此种情形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艺术与人相互进入,互相纠正,绘画形式成为生命形态的反映。而那些被绘画“扰动”的人生,又自然地为绘画建构了“上下文”和文化基因。生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那一代人,少壮时代的个人喜好哪有功利色彩。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的于湘华,成年即正式踏上绘画之路,开始笔墨生涯,一切也都自然而然。差异只在于受教于美术专业的经历,让他有较别的画家更系统的绘画观。

桃花流水鳜鱼肥 50cmx99cm

于先生认为中国画是一个融众多因素于一炉的画种。它需要哲学、美学、历史、民俗、博古学等多种学问滋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精神产品,绝非刻意打造即能成就的“快餐”。

观荷图 69cmx138cm

骨子里他崇尚老庄,认为老庄哲学顺乎人的自然性情,尊重自然之真实。“真”、“朴”也是艺术的核心。好的艺术品常常是“无意”为之的,大凡刻意都会违背“真”和“朴”。艺术是心的一种感觉,往往不可言传,若即若离,具体到中国画,或者径直是作者恍惚于笔墨间的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游荡。中国画重神、重意,而不重形似,正如禅宗之旨,往往不在言说,而在言外之意。好的艺术是用心来感悟的,那种让你游离于思想之外的松弛与满足,近在眼前又空茫无际,一似当年读《桃花源记》的那种感觉。

高士图 69cmx138cm

中国画主张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心”乃主观之属,它表现的是作者对生活、对物象的理解。一管在握,世间万物皆可穷尽,而对客观物象的描摹“非不能,实不为也”。他进而认为程式化是中国画成熟的标志。绘画题材的因袭,遂将创造力集中于笔墨语言的探索,无疑对历代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正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与了不起的地方。

归去来兮-180cmx40cm

纵横论画之际,于先生多次强调,作为一种精神式样,画作之气格至关重要,画品之高下即取决于斯。尽管如此,于先生认为作品的格调是做不出来的,没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作品不可能高雅脱俗,具有“文气”、“书卷气”。然而文化修养,恰是现代画家普遍的短板……

惠风图卷-181cmx38cm

如说画论是一种言说的话,画作本身更是一种重要言说,甚或是最终的言说。观画之余,不少朋友评价于湘华的画“正”,谙熟丹青的行家则谓其笔端未染一丝狂怪,可同时也察觉不到传统的重负。

濠梁兴在图-180cmx40cm

实际上,他的绘画语言包含许多深思熟虑的理性成分,其笔墨并不全然放纵感觉。但作品中的理性思考许多时候并不扼杀感觉,反而给人的直觉带来新鲜的刺激、自由和更多的理解。

书香 50cmx50cm

从他笔下每每出现的文人避去世事的闲适场景,隐约能读出怀才兀处,孤忠沉郁之士的深自韬晦,而看不出对那挣开权力和情感羁縻的洒脱,或放浪形骸、狂歌痛饮似享乐的着意渲染。其人物眉宇间,只略带些淡然面对现实、面对虚无,追求精神自由的快意,或许在那布衣傲王侯般的啜苦咽甘中,还暗含对既有秩序和价值观的善意嘲讽。

小红低唱我吹箫 46cmx61cm

细品其画,还能察觉含蕴其间的一种似有若无的冷逸。一时说不清这种冷逸气质是否只局限于某种欲说还休的“半截”情绪,但他所塑造人物的傲慢与倔强,显然还不至于忘记教养,与生存环境彻底决裂。坐下来静静体味,其各种情绪的表达的确也存在一种模糊状态,让人读不出对什么东西的强烈排斥,只多少包含着些个性难以伸展的微妙压抑,这或许正是其笔墨耐人寻味之处吧?在这里,似乎可以说,丹青既是救赎,也是逃避;既是概念,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这种“两面性”的矛盾气质,在许多艺术家身上都存在,不过恰巧在他这里呈现得更加完整而已。

八仙醉酒 70cmx138cm

大约是因矫枉过正与心态浮躁之故,当今这样一个杂语时代,心理分析者动不动即把前辈们的信仰、热情、爱,这些原本绝对的东西,无情地拆解成赤裸裸的“心理暗示”和“偏执人格”。一旦无视时代的规定性,类似的简单标注多少有些冷漠和唐突。

冬山行旅图 69cmx69cm

事实上,相较于置身精神黑洞无处不在的当今,也许回到那个“绝对”的世界才是美妙的。一边是没有时间和记忆的苍莽自然,一边是被历史坐标化的精细文明。在这匆促前行的文明世界里,似乎只有艺术始终伴随时间的沙漏,使人类有幸避免被赶出最后的伊甸园。

东风万里图 69cmx70cm

伫立画前,观者或许会认为于湘华作品所蕴含的力量,尚不足助人于吐纳俯仰之际,从重浊的日常生活之流中湿淋淋地走上岸来,但其弥漫于一川逝水之上的超然气息,让人犹自不免暗中警醒,甚而放缓匆忙的脚步。

于湘华山水册页-(1)-64cmx45cm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个甲子即一个轮回。阅尽世事,繁华退去,多少雨打风吹,犹似信步闲庭。“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漫步于落叶缤纷,斑斓秋景一地金黄之中的于先生,正处于人书俱老的事业丰饶之期,若笃行不倦、不吝才情,放任作品中已有的那么一点点水漫金山之处恣肆开来,将既有的静水流深似的宽展从容与长河放闸般的急速喷涌交织成曲,自会撞响更多的心门,激起更为宏远的波纹……

文/维 微

于湘华山水册页-(2)-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3)-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4)-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5)-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6)-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7)-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8)-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9)-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10)-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11)-64cmx45cm

于湘华山水册页-(12)-64cmx45cm

清清小河-扇面

汲水煮茶-扇面

仕女-扇面

仕女-扇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