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王夫人三次挖坑,博士林黛玉不需要费劲,就打得她落荒而逃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人所共知,林黛玉是什么样的人?论聪明,心较比干多一窍,论魅力,病如西子胜三分。绝顶的聪明,顶级的美人儿,可惜,王夫人欣赏不来。她的亲外甥女薛宝钗她看着极顺眼,和自己又有血缘关系,是儿媳妇的最佳人选。还有一个不少人认为的因素,王夫人曾经对自己的小姑子贾敏十分嫉妒,话说厌乌及乌,看见林黛玉就想起那个曾高过自己一头的小姑子,心里十分不爽,她的女儿,王夫人当然不感冒。
不喜欢一个人,人家贾母的水平可以做示范,贾母不喜欢宝钗,但贾母人家表面上对薛家母女可是热情着呢,这也是给你王夫人面子啊。可是王夫人天天跟在婆婆身边,婆婆人情练达的智慧她一点也没有学到。她不喜欢黛玉,喜好都写在脸上,她甚至有过三次当面找茬、当面挖坑的事。她做为舅母长辈,每次和黛玉过招,没有一次占了便宜的,要是身边的人细心观察,其实王夫人每次都败家阵来,说落荒而逃也不过分。
黛玉可不是一般人,林家家学深厚,骨子里就有学霸基因,人家的老爹是全国公务员考试第三名,她自己五六岁就熟读《四书》,老师是进士出身的贾雨村。王夫人藐视小小年纪的林黛玉,那是她一个文盲无知者无畏迷之自信在起作用,其实就连她的儿子贾宝玉都当众说她“太太是让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就是说她没文化,眼不亮,心不明。王夫人曾三次当众给黛玉挖坑或者说是找茬,现在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次: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给了个下马威
黛玉进贾府,贾母是又伤心又开心。对这个外孙女,事无巨细的给予了最贴心的安排,疼爱程度超过迎春姐妹。向最宝贝的孙子贾宝玉看齐。老太太这一表态不要紧,看看人家邢夫人、看看人家王熙凤,对黛玉关怀热情的就像一盆火。到了王夫人的居所荣禧堂大院,林黛玉连找了三间房子,终于找到了二舅母,而且,二舅母上来就说自己有一件最不放心的事,就是有一个儿子,你可不要沾惹他。意思是今后你离我儿子远一点。
这话听着真是刺耳,一般的小姑娘刚到陌生环境,还懵圈呢,只有说“舅妈,我记下了”的份儿,那是一般的人说的,林妹妹是二般的,说:我这来了,肯定是和姐妹们一起住,兄弟们当然住在别的院子里,平常见面机会都少,怎么可能去沾惹呢。
先给黛玉竖个大拇指!这话可厉害,里面有三层意思:
一、你们贾家是大家族,也不缺房子,公子小姐当然是分院居住的,这是基本规矩。反正我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的,姐妹们和兄弟们不可能住在一起。
二、要是你们贾府里是住在一起的,那首先是你们不懂礼仪。
三、沾惹不沾惹的我说了不算,我是客人,你儿子是主人,要是他主动沾惹我,要我怎么办呢?所以,您怎么说,我不可能只回答一个“是”,万一有个特殊情况呢,难道我不要客随主便?
一句话就回敬的王夫人说不出任何的话来,而且彬彬有礼,给自己留下了充足的空间。这就是没文化和有文化的差别。
第二次:换了黛玉的医生和药方
端午节前一天大家在荣禧堂王夫人屋里说话,王夫人问黛玉: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怎么样?
看到没有,王夫人这是将黛玉的医生和药方换了。为啥换咱不知道,既然是当众,很明显,王夫人这是想让大家知道她对黛玉是很关心的。可以肯定的说,王夫人这不是关心,而是捣鬼。证据就在这个“鲍”字上。鲍肆之臭,古人在文学作品里凡用到鲍字,反正不是什么好意。《红楼梦》里就有另一个实例,那位鲍二家的,贾琏一招手,她就屁颠屁颠的跑道主人的床上去了,最后在王熙凤和名誉双重压力下上吊死了。“鲍”就是脏臭不可闻的代名词。
黛玉对舅母的“关心”领不领情呢?人在屋檐下,没法不领情,她肯定是吃了一段这位鲍太医的药的。见舅母亲自问了,黛玉就说了,效果说实话不怎么样,老太太说了,还让我吃王太医的药。
王太医是医药世家,贾母就曾当面夸他祖上王君效好脉息,可见世代对贾府有服务的,说两家世交也不过分。这么好的大夫,老太太这么认可,好好的你王夫人出什么幺蛾子呢。黛玉小姑娘没有办法,舅母给请的大夫你还能给轰出去?这位鲍太医的水平也的确不怎么样,小姑娘也不能总这么逆来顺受,一定是想办法知会了外祖母,将大夫换回来了事。
和前一件事一样,黛玉回完了舅母的话,王夫人同样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宝玉倒是立刻接话了,说太太给我360两银子,我给妹妹配一剂药,保管一剂吃不完病就好了,这就是宝玉的那个有名的暖香的药方了。还给出了个实例,说薛大哥把这个药配成了,凤姐在旁边也给证明,说没错,薛大哥哥还找我要珍珠和大红尺头呢。亲儿子、亲侄女的话王夫人都不信,偏要向宝钗求证,也没错,薛蟠是宝钗的亲哥,可是宝钗不置可否,王夫人于是下了个定论:宝玉在扯谎,宝钗是个好孩子,不扯谎。黛玉的暖香就这样再也没有了下文。
第三次:当众拒绝了黛玉的茶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带着刘姥姥和众女眷先到了潇湘馆,作为主人的黛玉自然要给长辈们让座奉茶。原文这里写道: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要说王夫人真是讨厌黛玉到了根本不愿喝她的茶,难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夫人也没有这么不堪。因为大家不过略坐一坐,时间不长,没有必要奉茶之意。这应该是王夫人当时的考虑。
但是,话不能这么说,贾母、王夫人是大家长,园子里姑娘们的房间他们是许久也不会来一趟的,按礼节,黛玉必须要奉茶,这在我们今天可能不好理解。举一个例子好了,鸳鸯一个丫鬟到了凤姐屋里,其实不过是说一句话的事,但她代表了老太太,无论是凤姐还是贾琏,还是屋里的丫头,必须要给鸳鸯吃茶的。所以,长辈吃不吃是一回事,几年可能都不会进你屋子一次,来了,哪怕就呆一分钟,也得奉茶。况且,黛玉这茶已经备好,都端到手里了。王夫人来这么一句。难免让人不猜测,她从内心里是排斥黛玉的,没有考虑黛玉的角度和身份。
不吃茶就算了,可是贾母马上当众要抬举一下自己的外孙女。说黛玉这屋子的窗纱不翠了,用那个最名贵的霞影纱给她换上。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大家搬进大观园也就半年的时间,窗纱应该还不旧,况且,用软烟罗这样的名贵纱罗真的是挺奢侈,在场的刘姥姥直接就开始念佛了,说我们用它做衣裳都舍不得,你们用它糊窗子。说白了,老太太的重点不在旧不旧,就是这个绿纱和环境不搭,要换个审美最佳的。
二、王熙凤就在这里,换窗纱这等小事交待给凤姐都大材小用了。老太太偏不,她就是直接交待给王夫人的,而且话很硬,意思是你明天就安排给她换了。
其实老太太要表达的是两个意思:一是对待黛玉要用最高标准来办;二是我外孙女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至于王夫人的话有没有话外之音,无法定论,但贾母撇开凤姐专门交待王夫人,是一定有敲打王夫人的意思无疑。是不是因为茶的事让老太太吃味了,读者根据自己的解读方向来理解。
快要五十岁的王夫人,当着众小辈的面,被婆婆安排给黛玉换窗纱,说实在的,多少有点脸上挂不住,的确,再往后这一整天,王夫人就机会不怎么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