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冻破石头”,老中医徐长化教数九寒天如何养生?】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2021年的“三九”是1月8日至1月16日,“四九”是1月17日至1月25日。在一年中最冷的这十几天里如何正确养生?为此,我们专访了原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糖尿病专家、痛风专家和风湿骨病专家,现在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的名老中医宋跃进教授,请宋老为我们聊聊“三九”和“四九”科学养生的正确姿式和注意事项。

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三九”和“四九”陆续到来

每到冬天,常能听到“数九寒天”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数九”呢?一般认为,那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节气,又叫“冬九九”。“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另一种观点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从冬至开始计数,称为“交九”,此后每9天为一个单位,叫做“九”,等过了9个“九”,加起来是81天,谓之“出九”,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根据古籍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存在了。梁代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文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曾有人好奇,为啥是数“九”而不是数“二”、“三”、“八”等数字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逐渐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

那么,为何会有“数九”出现?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古代取暖条件比较落后,对他们来说,寒冬对生存是很大的威胁,人们希望它能很快过去,而且农耕社会,进入冬季后基本已经没有农活,所以古人慢慢发明“数九”的计时方式,同时还有一些消遣娱乐的活动,用以打发时间。

比如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九九歌”(即“九九消寒歌”),不止吟诵起来合辙押韵,还形象地描述了从冬至到第二年春分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甚至农业上一些耕种规律都有所体现,如同北方很多地区流传的那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但由于各地物候不同,所以每一地的“九九歌”也会有所差别。但其中的共性特点都是把“三九”和“四九”视为旧历中最寒冷的日子。2021年的三九是1月8日至1月16日,四九是1月17日至1月25日。

二、三九时节养生,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其中尤重“三暖”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人体手、足各有三支阳经均在此处汇聚,冬天人体阳气最易从头部走散,产生寒冷感。医学测试表明,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4℃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60%。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者,阳气渐衰,头部易为寒邪所侵。由此可见,头部保暖对维持人体热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背部为膀胱经脉循行的主要部位,而该经如同卫外之“篱笆”,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冬天风寒之邪侵入人体,往往首当其冲。背部又是督脉循行之处,此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背部血液循环劣于四肢,脂肪分布又不及腹部,所以,背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足部乃人体足三阴经起始处,相对于头属阴,阳气偏衰。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兼之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故皮肤温度最低。正如民间所说,寒从脚下起。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脚还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的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严冬季节足部的保暖。

由上可知,在寒气逼人的冬天,戴顶合适的帽子、穿件合体的棉(毛)背心、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

三、三九天养生注意事项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本周正式进入“三九”,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专家提醒,“三九天”养生除了注重保暖外,切勿再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由于冬天讲究“养藏”,因此,在生活节奏上可以适当“慢一点”。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本周正式进入“三九”,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宋跃进教授提醒,“三九天”养生除了注重保暖外,切勿再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由于冬天讲究“养藏”,因此,在生活节奏上可以适当“慢一点”。

1、出门戴顶帽,护肩腰护膝

俗话说:“冬季戴顶帽,如同穿棉袄”。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

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等,也极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会连累到这几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凉。

“三九”天,市民出门可尽量穿高领衣服,戴上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肩不好的人可在肩上搭条毛巾;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再穿个小背心;

睡觉前,还可用热水先泡泡脚。

2、吃点萝卜白菜来“清瘀”

民间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在冬天“三九”时节,多吃羊肉、牛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外,还可多吃一些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等食材来“清瘀”,才不易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黄铮说,多吃点萝卜、白菜等可以内热,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因此,在冬天吃点萝卜等寒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另外,适当吃一些藕、梨、萝卜、白菜、竹笋、木耳等食物,还可散发体内淤积的热量。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营养充足,一般无需盲目特意进补。对于进补膏药,黄铮建议,一定要先请专业医生看看个人体质,辩证进补,切勿盲目。有些人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造成体内淤滞,内火散发不出,倘若再随意盲目进补,很可能越补越糟。

此外,冬天还应注意多喝水。不少人一到冬天,饮水量就减少,甚至只有在口渴时才喝水,这其实对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当人感到口渴时,往往体内已严重缺水,甚至失去平衡。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引起血栓等,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水,还可抵御寒冷。

3、少熬夜加班

“慢节奏”养生 冬天是“藏养”的季节,“三九”时节,日常生活节奏最好放慢些,不要再通宵达旦地狂欢或加班,保持情绪稳定,走路和说话的速度都可相应放慢些。在“三九”天,人们可以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等方法来强身。在运动方面,可选择节奏较慢的项目,比如:散步、慢跑、做操、太极拳等“慢养生”。另外,在冬天还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更应早睡,有利于防病。“三九”寒天,除了睡前泡脚外,经常搓手也对身体大有好处,一来能锻炼手指灵活功能,二来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一直在室内工作的人经常搓手,还可预防感冒。另外,长时间伏在室内,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湿,可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注意勤通风,定期开窗让室外新鲜空气流入。

雨雪天路面湿滑容易摔伤、骨折,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格外当心滑倒。万一摔倒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4、艾灸,给身体补阳气

冬三九,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微弱之时,也是最容易诱发虚寒之症的时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常常好发于冬季。

艾灸为纯阳之火,能够温润五脏,防病治病,在三九天进行艾灸,俗称“三九灸”,是顺应四时气候特点进行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时间从冬至起,每九天行一次艾灸疗法,具体有天灸疗法、温和灸疗法、隔物灸疗法、温针灸、麦粒灸疗法等,不管是哪一种艾灸,都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热刺激达到激发经气的效果。

大部分灸法都需要通过医生帮助实施,家庭灸法一般建议“温和灸”,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或者痛点,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热为度,每穴15分钟,每次3-4个穴位。穴位一般建议选择“阿是穴”,即痛点,如需根据病情选择用穴,还需咨询医生。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开设有中医养生科,有专业技师提供艾灸服务

四、冬季进补坚持十个“一”

冬季进补吃点啥好?宋跃进教授给你推荐点身边最普通的食物和最简单的养生法。

1、一把大豆:补充蛋白

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而抗体可以帮助人体与外界“异物”作斗争,维持正常免疫力。

针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黄豆、黑豆或青豆等,轻轻松松就能摄入丰富的蛋白质,且不会额外摄入胆固醇。

2、一碗栗子羊肉汤:补肾强筋

羊肉性热、板栗性温,冬天进补喝此汤就再合适不过了。羊肉性热,味甘,中医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虚劳不足、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等症。枸杞能够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中医多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目昏多泪、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等病症。栗子可用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是不错的冬季进补佳肴。

3、一根萝卜:下气消食

白萝卜有“赛人参”的美誉,中医认为它能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也就是说,它具有清洁肠胃的作用。每个月吃上几次,既能增强肠胃之气,又能将体内淤积的毒素、浊气通过大小便排出去。大小便明显正常了,身体由内而外地清爽,吃补品也就不容易上火了。

此外,冬季气候很燥,每个人的火气都很大、情绪也容易激动。尤其是老人的血管很脆弱,在这种气候下,着点急血压更容易升高,若是适当喝点白萝卜汁也可以清理内火,不让情绪产生太多波动。

4、一碗茯苓薏仁粥:温胃驱寒

冬季喝粥是一个温暖胃部又助消化的简单而有效的食疗方法,推荐茯苓薏仁粥,特别适合在冬季食用。在制作米粥时,可以添加茯苓、薏仁、干姜等一同熬制。因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温胃功效,而姜片则可以散寒。

5、一块生姜:驱寒暖胃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

6、一把松子:滋阴润肺

松子仁性温,味甘,入大肠、肺经,具有滋阴润肺、美容抗衰等功能,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等疾病。冬季皮肤干燥,老人易皮肤瘙痒,进食松子仁,能养液息风,滋润肌肤,预防和辅助治疗皮肤干燥症。同时,松子仁每百克含热量681千卡,常食之能给机体提供较高的热量,尤其在寒冷冬季,对老年体衰、体虚者补充机体的能量,更是颇有裨益。

7、一个阳池穴:促进血液循环

阳池,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阳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手冷发愁。

8、一个午睡:保护心脏

冬季午睡能缓解疲劳,补充阳气。午睡时,正值心经当令,能够保护心脏,休养心血。不过,天气越发寒冷,午睡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9、一次泡脚:暖身袪寒

“寒从脚起、冷从腿来”。冬季要重视足部的保暖,在睡前用热水浸泡中药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让睡眠更安稳。例如,用当归干姜方泡脚暖身袪寒。 取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两、当归1两、吴茱萸5钱。用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有行气活血,暖身祛寒的功效。

10、一起走走: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宜收,不适合做剧烈的活动,可适当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登山、体操等。运动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神经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症状,运动时以微汗为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