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土明朝文物,揭开土木堡之变的真相,满清或有意篡改明史
易中天先生火遍全球的《明朝那些事》让我们在幽默和风趣中了解了大明王朝的历史,几百年历史下那十六位特点鲜明的皇帝也让我们印象颇深,而今我们要谈到的这位就是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的明英宗朱祁镇。
这一天这正正统十四年八月(1449年),蒙古瓦刺的骑兵分四路已到达明朝要塞大同、宣府等地。大同的右参将吴浩在一次小规模的激战中死去,宣府的这边的情况岌岌可危,其总督杨洪上奏英宗:瓦剌兵围困兵马营已有三日,并且将河水断绝了,士兵们现在处于无水可用的状况。
这样危及的战报上报到了朝廷,面对要塞的岌岌可危,年轻气盛的英宗本来就想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干,加上宦官王振的多次怂恿,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一展皇室之威风。但是事与愿违的是,这次亲征准备的十分匆忙,在粮草和武器在没来的级装备齐全的情况下,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十万明军岁英宗一同进军大同。
七月二十三日辛丑,天降大雨,而前线那边明军屡战屡败的消息接连传来,士气大为跌落。大同的副总兵郭登上书给明英宗请求他从紫荆关撤退,但是宦官王振这条撤退路线会破坏其家乡的农田,影响来年的税收,便又怂恿英宗从宣府向东撤退,这条错误的撤退路线,导致了一路上明军被瓦剌伏击多次,于是众大臣来到了河北东南的土木堡进行整顿和休息。
事与愿违的是,在土木堡明军又一次遭到伏击,这次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武装对决,明军惨败,据《明朝纪事本末》记载到:“军官损失五十万有余。”明英宗本人也成为了瓦剌的战俘,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一次重大危机,后人分析原因之时,离不开宦官王振的搬弄是非,但是一块出土于俄罗斯的腰牌,打开了土木堡之变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块腰牌于2005年出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市,是为铜质腰牌,其正面刻有“驾牌”二字,左侧则刻有“出京不用”,右侧是为“调字八百玖拾壹号”,背面为:“御马监随驾官军勇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与借予者同罪。”总计小篆28字,出土的城市先后被匈奴、瓦剌占领,而御马监这一官名明朝才开始启用,因此不由得让人生疑,为何明朝的腰牌会在俄罗斯出现呢?
上文说道的土木堡之变,亲征前线的英宗身边必定会更随禁军统领御马监,而御马监的腰牌就如刻字所曰:出京不用。并且丢失腰牌者是要被兵部亲自问责的,这样看来携带这块腰牌的人选只能是随皇帝同行的御马监:太监喜宁和少监跛尔干,两人都于土木堡事件中投军敌营,因此,腰牌极有可能是其中一人的私有物。
由此可看当时军营之中倒戈之人不在少数,因为御马监四直接通下勇士营的,这点也是在《北使录》有史可考的:“也先人马四围,大战,大军倒戈,自相蹂践”。亲历土木堡的李贤也在他的自传中提及:“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分之一。”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诚然,明英宗被俘原因不止可归于王振的擅弄,但是若可听正臣一言,不被王振一言所蔽之,是不是大战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