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农民一天挣十分工,仅值几毛钱!
一、六七十年代的〔工分制〕:▽
四十多年前的生产队劳动,一天挣10分工,仅值几毛钱,是全国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是过去那一代人终身难忘的艰辛岁月;大集体时代生产队社员参加队里劳动称之为“出工”,工分就是那时生产队记工员记录社员们每天出工应得报酬的依据简称。一个整劳力劳动一天为10分工,也有不足10分工的,那就是刚踏入生产队劳动及老弱病残的少部分人,他们大都为9分或者是8.5分、甚至是8分工,比其他硬劳力略低一点,在那个工分制的年代就是这样,也算较合理的吧。生产队一般每年都要利用不能下地劳动的雨雪天气评两次工分,这是常规。不过农活特别忙的时候,队长也会安排社员们打早工、打晚工,早工、晚工再各加1分工,如除田间地头及沟边杂草、砍高粱、掰苞谷、晚上棉花田里点灯捕蛾、早上收蛾子、禾场收粮食等农活。这样一天下来可挣12分工,每天下午的后半时间由生产队记工员到劳动现场逐人登记不误,社员如果是对自己每月的出工天数有疑问,也可利用闲时或者是阴雨天与记工员进行核对;到了年底并由生产队会记、出纳、记工员三人根据队里这一年的农业收入及队社员工分的总数进行核算,并核算出每个工价划多少钱;有工价高的生产队、也有工价低的生产队,一个工价在六七毛钱以上就算高的了,五毛钱以下的工价就算较低的,甚至还有更低的就是两毛、三毛钱一个工价。劳动力多的家庭收入会多一些,劳动力少的家庭(小孩、老人较多)负担较重,不但收入少,很可能还会面临超支,就是说在年终决算时扣去平常的借支、各种口粮款之后还欠生产队的钱,就称之为“超支”。那个年代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些“超支”户,一年到头能分到五六百块钱的家庭就算是高收入家庭了。
二、农耕时代的口粮〔分配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那些事,虽说是大集体已解散了四十多年,但60岁以上的老人们都记忆犹新,他们都是亲身的经历者和劳动者;首先说说那时生产队的出工情况:每天早上生产队长会按时敲响上工铃,然后会用铁皮话筒来喊工,并根据男女、年龄大小的社员来安排不同的农活种类,听完队长的分工后,社员们会按自己今天所干的农活,带上所需农具,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按时来到劳动现场,在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能迟到,万一有事迟到了会扣工分(根据迟到时间的长短,下午记工员记工时会在记工薄上注明)。那时候的集体生产队劳动,上下午中途各有约半小时的临时休息,也叫【歇班】;队长也会利用这个暂短的休息时间给大家开个短会、或者是读个报纸什么的。若队长没有在场的话,男社员们会打打扑克牌、在地上用石子摆个方等小娱乐,女社员也会做些针线活之类的,大家天天在一块劳动,说说笑笑、畅言无阻、欢乐多多。总之.大家虽然是体力劳动较累、很辛苦,但也觉得很开心、很愉快,其乐融融。还有一项【十分制】以外的工分就是值班守夜,如生产队的粮食仓库、牛房猪场、禾场及堆放粮食等重要场所,每晚每个点都要安排两个男社员值班守夜,也叫〔照夜〕,每人每晚另计1分工,各生产队都是如此。农活安排方面:那个年代生产队的农活分工有耕田、耙地、撒种子、禾场扬粮食等,这些农活队长会安排年长一点的社员去干,因他们有一定的农耕经验;如锄草见苗、插秧割麦、筛筛子、摘棉花等这一类农活队长会安排妇女们去干;生产队的耕牛由队长安排专人常年喂养,工分也是〔10分制〕,与其他社员一样;再如挖渠开沟、打药挑粪、拉运农作物等这些出气力的活,队长会安排一些年轻人去干;中午收工一个是听队保管员敲钟,二就是看太阳照的人影子正了就是中午收工时间到了。那个时期的农活,基本上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根本没有机械作业一说,那才叫战天斗地、人定胜天。我们队有60户人家,300多人口,耕地面积近800亩,主要是以旱田农作物为主,如夏季作物有:小麦、油菜等;秋季作物有:高粱玉米、绿豆花生等,还有一年一季的棉花种植。这些农作物成熟收获后,生产队除预留好来年的种子后,便挑较好的粮食用于“交公粮”,剩下来的就是分给社员们的口粮,分口粮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人头粮”,就是按家庭人口的多少进行分配;一个是“工分粮”,就是按每个家庭的工分多少进行分配,如果你家的劳动力多,挣的工分多,那么分的口粮就越多。这是那个时代的【分配政策】,谁都改变不了。工分制时代的人们虽然收入不高、不富裕,但大家基本上生活在一个水平线上,贫富差距不太大,所以那时的人们也没什么生活压力,更没有相互攀比的心理,这也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体制和国情。
三、冬春季节.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到了农闲的冬春两季,各县及公社会有一些水利设施建设任务,需要大批的人力物力投入,那时也叫〔出外工〕,如修筑水库、堤防加固、开河挖渠等,上面会将出外工的人员数字分配到各大队,大队再按数字比例分到各个生产队;这时生产队会安排一些强壮的男劳力参加,有些劳动力少的生产队也会安排少部分年轻女社员增补,工分照样是计10分。就是到了年终决算时,上面会下拨一定的水利补贴粮,每人每天补足粮食二两,除此之外,其他就没什么啦。
四、【农耕时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文明特征:▽
四十多年前的农耕时代已成为过去,旧的生产力被现代高科所代替。那些旧传统、旧观念及陈旧的东西虽已落伍,已不在适应新时代、新潮流的发展,甚至是被推进了历史博物馆,但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觉悟、高尚品质及助人为乐的精神一值被大家所称赞、所崇拜、所敬畏、所怀念。如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像过去的农耕时代,外界的任何信息都备阻隔在大脑之外,不能提升自己的开拓资源;现在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去努力、去奋斗,去坚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有丰硕累累的劳动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