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五)三八线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坐的是把树锯成的木板,钉在打在地上的几根木桩上的课桌,五六个人共这样的一张课桌,为了给自己足够的位置,桌子上就出现了一条条“三八线”,有时候会因为不经意地越过界线,引来同桌用手肘戳,或者用铅笔尖钻,甚至有人会因此拳头解决问题。就读区一中的那些年,终于不用坐小学的那种把树锯成的木板,钉在打在地上的几根木桩上的课桌了,我们坐的是长条形的双人课桌,老师为了上课的纪律好,特意会安排男女生同桌。而那条三八线已变成了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男生和女生,彼此之间是不说话的,就是在外边碰到了也会“横眉冷对",仿佛那样才能体现出足够的纯洁和清高。
刚上区一中的时候,跟我同桌的同学姓黄,我们姑且叫他黄书记吧。开学的第一天黄书记就在桌子中间划了一条线,跟我讲以后不能逾越这条线的时候,他的眼睛是看着他自己桌面上的书。后来,我几乎都是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怕一不小心越过了界线。如果要是偶尔不小心越过了界线,碰到了对方,马上就触电似地撤回手。有一次,我正做作业的时候,黄书记突然发出“嗯......咳......”的声音,我转过头看他的时候,他正端着书正襟危坐,眼睛看着手里的书,伸出右手在桌子上敲了敲,我一看,原来我不小心越过了“三八线”,我迅速撤回手,脸上发烧,仿佛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幼稚可笑。
慢慢地这有形的“三八线”逐渐变得模糊了,而无形的“三八线”却越来越清晰了,最后成了男女生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记得当时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劳动,一般是提前一周布置带劳动工具,如果情况比较急,就让家远的同学跟比较近的同学一起回去拿。记得那是初三的一天下午,学校突然宣布要劳动,我和李爱霞一起去她家拿篼子(一种竹制劳动工具), 返校的途中,我们看到李智芳和伍斌就在我们前面不远,走到联丰村的后面,我们远远就看到我们班来自大桥局的三位女同学,她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回去拿劳动工具的。桥处的女生来自全国各大城市,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活泼开朗,跟她们比起来,我们就是一群只知道读一些破书从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她们手拿铁锹,边走边玩,一会儿用铁锹去弄弄庄稼,一会儿去攀攀树枝,沿途谈笑,甚是嗨皮。突然不知为什么,李智芳和伍斌突然停下不走了, 前面的桥处同学也发现了她们后面的两位男同学,欢声笑语也暂停了。她们互相递了递眼色,干脆就停在一棵树边不走了。 伍斌和李智芳只好红着脸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当他们目不斜视地快要经过三个女同学时,一个女生非常娴熟地挖了一锹泥,非常准确地放进了她们的篼子里。李智芳和伍斌满面通红,一句话都没有说,加快了脚步往前走,李智芳边走边把篼里的泥倒掉,然后和伍斌加一溜小跑直奔学校,至今我仍记得李智芳和伍斌走后,那三位女同学的笑声。 同学聚会的时候,我们还嘲笑李智芳,看到女同学吓得不敢走。
班里其他同学是这样的泾渭分明,曾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哪怕周末在家里的时候,好得像一家人,一到学校里就变成了陌生人,亲戚亦如是。我的表兄赵诚当时也在区一中就读,他高我两 届,在学校里就是当面碰到他也像不认识我一样。毕业后我曾听他讲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有关”三八线“的故事。表兄跟学姐张小娥是一个村的同班同学,有一回学姐家里让他给带个信,告诉学姐他爷爷过世了,叫她回去,但是表兄他介意”男女授受不亲“,虽然是在一个一班,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大概是为了撇清自己吧,他特意跑到讲台前面跟班主任袁老师说:“张小娥家里叫我跟她说一声,他爷爷过世了,叫她回去。”袁老师说:“你这也要跟我汇报吗?你自己跟她说一下就行了。”于是,表兄来到学姐座位旁边的时候,仍是脸红得发烧,半天都不好意思开口,鼓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件事说了。后来只要表兄妹在一起的时候,总不免嘲笑他:“见了女同学连话都不敢说的人还当团长。”
那些年我们的记忆里大都是那深深的“三八线”,和一个个一跟异性说话就脸红的她(他),但是当年在区一中我们班也曾发生过一起情窦初开的朦胧事。我们班的卫生委姓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大扫除的时候,他总是站在讲台前面布置任务,记得有一次布置劳动任务之前,说了一句:“春天细菌繁殖......”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之后我们私下就用“春天细菌繁殖”来代替他的名字了。后来想想,他这样文绉绉的大概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一天,某同学突然对我说:“‘春天细菌繁殖’叫我下自习后去寝室后面,我去吗?”当时我想也没想就叫她千万别去,后来这起不知道是不是会越过“三八线”的事,就无疾而终了。
岁月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回忆,时至今日那些单人单桌的孩子们,这些关于“三八线”的记忆,是很难体味到的。当我们再也看不到当年我们划的“三八线”、不再害怕同桌的她(他)的目光的时候,时光却不能够倒流,而那份永不褪色的真情,就藏在我们曾经泛黄的课本里,一旦翻开仍历历在目,日久弥新。
相关链接
作者:程俊 黄梅县实验小学教师 黄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东坡文艺》、《黄石周刊》等报刊平台。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