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尾,一道名菜做成流水席的味(看法)

1、

沙坡尾可不是厦门的尾巴,其实是厦门的头。

简单来说,沙坡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早期这里是一处弧形的海湾,呈月牙型,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

厦门这座城市有一个说法,叫“以港立市”,这个港就是厦门港。厦门港的源头,就是沙坡尾,它见证了厦门从一个小渔港到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演变。

所以,有人说沙坡尾是厦门最后的乡愁。这样的说法很动人。

对这个说法还可以有另一层现实的解读:沙坡尾的发展没跟上厦门现代化的脚步,它败落了。低矮杂密或骑楼或平房以及避风坞恶臭的淤泥,和城市宣传片上的厦门格格不入。

如何改造沙坡尾的议题曾被讨论过很久,最后文化创意式的旅游开发(相关部门把它叫做“提升改造”)被付诸实施。

当下的中国,所谓的文化创意,说白了就是搞吃喝玩乐一条街,只不过加上一点设计、时尚元素而已。

沙坡尾搞旅游开发倒是有先天优势,一则它自己的底蕴够,二则它位于中山路和厦门大学这两大厦门旅游王牌之间,游客流量不是问题。

有先天优势,照理只要创意好,人一下子就会多起来甚至井喷。遗憾的是,这几年沙坡尾的租金水平被炒高了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但游客流量并没有显著的增长。

2、

我见过没有提升改造前的沙坡尾,特别有烟火气的一个临海小社区。走在这里,就像是在倾听都市里的田园牧歌。

避风坞的渔船上,还有“向海讨生,以船为家”的疍(dàn)民;堤岸上,经常会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抽着烟品着海堤牌乌龙老茶,一边若有所思地看着水面。

傍晚的时候,尤其夏天,临避风坞一侧的人家会在门口小桌子一摆,一家人就着徐徐的海风和落日的余晖慢条斯理地吃晚饭。

避风坞的淤泥飘起来的异味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夜晚,这里有属于自己的热闹,几家晚间才营业的大排档总是人头攒动,啤酒加海鲜,或光着膀子或随意穿着背心沙滩裤,吹牛划拳传坊间新闻,市井人生在这里放松得可以让人不去管明天是刮风日还是下雨天。

街上和避风坞的灯无一例外是昏黄的,那是老市区的标配,稍远处的海面上也会有渔灯闪烁,那是无法驶进避风坞只能停泊在演武大桥外侧的大渔船发出的。

一种渔火寂寥的孤独,在沙坡尾看得到。

3、

我也常在提升改造后的沙坡尾闲逛。被改成单行道的那段大学路;清走老渔船,只放着几条空渔船做摆饰的避风坞(这一点忍不住想吐槽,想忽悠游客也高明一点,摆放几条工艺品一样的渔船就想重现这里曾经有过的生活,太低估游客的智商)。

还有,一间接一间的华丽小店开起来了,也轮转得很快。隔一段时间再看,要么挂出了转让的牌子要么已经在重新装修。有创意想法的文艺青年带着银子和点子兴冲冲而来,结果撑不住高店租和低人气只好甩手走人。

各色的小店和老旧的骑楼街景,现代与传统的交汇倒是让这里成为拍婚纱照热门的地方。非周末时间,在这里拍婚纱的人总是比游客多。

以前的老店再也回不来了。你看,那家便宜又可口的煎包加锅边糊小店不见了,那家老派的理发店关了,那家中年夫妻开的水果店也被赶走了,还有那家做了20多年的本地鱼丸店也只能再到别的社区找门面……

他们离开了这里,也带走了生活。

所谓的提升改造,几乎斩断沙坡尾和过去的联结。但人气没有起来,就意味着提升改造没有成功,一定有值得检讨的地方。

这里有美术馆,有全厦门密度最高的民营书店,有什么什么西区,有厦门新地标双子塔,还有官方的工作坊。

人文资源不少,商业开发和官方推动也都力度不小,结果除了店租疯涨,其它方面都成效不大。这就是值得检讨的地方。

当几十年的老店被一家一家替换成不管开在哪里都似曾相识的华丽小店,当提升改造被一些机构或个人变相用作炒高店租的手段,当多年的传统被时尚的浮华打破。你会发现,明明是一道名菜的沙坡尾被做成了流水席的味。可惜了沙坡尾有那么多好食材。

说沙坡尾是厦门最后的乡愁,这是诗意的情怀;说沙坡尾没跟上厦门现代化的脚步,这是现实的比照。

不是所有的败落都只有现代化一条路可以走,留下一些上不了城市宣传片的地方,是为了让现代化更有包容和敬畏。

从这个意义上说,沙坡尾的提升改造或许没有错,但让沙坡尾彻底断了和过去的联结,这一步走得太快。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灵魂跟不上脚步的沙坡尾,就像掌勺的大厨愣了神,结果把一道名菜做成流水席的味。

不过,我依然坚信,沙坡尾会有重新焕发的那一天。

大厨永远是大厨,当它回过神来,他的灵魂会追上脚步,为厦门重现一道跟鼓浪屿和厦大味道不一样的名菜。

这一天,就从今天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