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气象: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晴天,西南风4到5级,气温0到7℃;明天日出时间7时04分可见概率70%;云海概率20%;森林火险1级。道路结冰,请注意交通及行走安全。
黄山的雪即使在寒冬也透露出暖意和诗情。游人爬上黄山,还来不及惊讶,冬雪就以晶莹剔透映入了眼帘。这是美的感受,也是一次审美的磨砺。我们从自然形态、冬雪往事、情感抒发三个角度,用图文欣赏的方式,一同来神游黄山之冬,展示黄山美景的美学意蕴。
1、童话黄山(作者:张跃进)
2、黄山:极寒与至美(作者:程亚星)
3、陪小可老师黄山看雪(作者:关德军)
4、徐霞客冬游黄山(作者:伍天)
5、黄山雪景中的宋画意境(作者:关德军)
6、黄山话雪之人文拾趣(作者:汪治平)
7、惊艳黄山雪(节选)(作者:吴建春)
8、温泉看雪(作者:余悦)
9、雪精灵(作者:童梅)
10、黄山现冰瀑景观,别样美景醉游人(作者:王辉)
小可老师一直说要来看黄山的雪景。他每次提起,我就说冬天下雪一定请他来,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兑现过,倒不是我不愿意,一则天事难料,天气预报未必都很准确,每每预报的时候有雪,临了却看不到雪景,徒增遗憾。二则老师工作繁忙,很难凑得上。再则就是安全,这是我最为担心的,毕竟年逾古稀之人,搁谁都会有顾虑。
2016年元月下旬,天气预报黄山将有一次大的降雪过程。听预报,看云图,估计此次降雪应该小不了。可要不要给小可老师打个电话呢?纠结了好半天,还是打吧。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小可老师还是有些激动的。他当即让人预订了元月21日来黄山的高铁票。21日一早,鹅毛般的大雪便飘飘洒洒如期而至,不一会儿地上便有了薄薄的积雪。雪一直在下,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此时的我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老天总算给面子,老师来了不会白跑。焦虑的是雪天行车,安全是最大的担忧。何况高铁站到景区还有一小时的山路呢。天近擦黑,老师终于安全抵达观瀑楼,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翌日,天阴沉沉迷登登的,大雪仍兀自飘飘洒洒地扭动着曼妙的舞姿,地上的积雪已有三十多公分厚了。我们劝小可老师:“待雪停了再登山吧?”“不,今天就上”。他的坚持和执拗,容不得半点阻拦,再劝也是无济于事。无奈,我们只好把提前备好的钉鞋、雨衣都穿上。给他的拐棍他也不要了,蹬蹬蹬一个人冒着雪就出发了,那劲道好像再迟一步就不让他出门似的。我和他的助手赶紧背上行囊紧随其后。山上的温度远比山下要低得多,更要命的是刺骨的寒风,哗啦啦地撕扯着我们的雨衣,搅起漫天的雪雾,直迷人眼。地上的雪一经人踩过即非常滑溜,雪花吹打在脸上、手上,仿佛重重的砂子洒过来,钻心的痛。脸也僵了,嘴巴讲话也不利落了。就这样我们一步一崴踯躅地行走着,相互提醒着安全。相机虽然套着塑料袋,一掏出来,即被风雪裹住,根本就无法拍照。路过莲花峰脚的垭口,刺骨的寒风吹得人难以站立,仿佛只有低着头,把鼻子缩到衣领里,才能呼吸。此时我发现老师的钉鞋不知什么时候跑丢了一只,只好就近到垃圾池中翻捡,幸好还真有游人丢弃的,我捡出来抖落上面的冰雪,给老师套上,凑合着往前走。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程嘉燧《题画雪景,送照师归黄山喝石居》)
夜宿光明顶山庄。晚餐时,气象处的高处长告诉我们:明天凌晨,气温很有可能达到黄山四十年来低温极限值----零下23度,届时我会来通知你们的。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那一晚,我们都是在艰难的期待中煎熬着----期等着雪快快停止,期待着见证历史性的一刻。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们便早早起床了,准备上到气象处的屋顶上碰碰运气。刚启门,气象处的张书记便已等候在走廊里了:“张书记早上好,不好意思让您这么早在这等着”,“李老师早上好!没事,我们习惯了。不过很遗憾,今天的气温离最低极值还差零点一度,所以没敢惊扰各位了。今天下午天气转多云,应该有比较好的景色。现在外面还是相当冷的,各位注意保暖”。这已足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黄山气象人的热情与敬业了,何来遗憾?昏黑的灯光下,张书记引领着我们登上了房顶。推开门的一刹那,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寒风刺骨,什么叫痛如刀割。雪已渐渐停止,四围还是灰蒙蒙的一片。照相机除了自动拍摄功能之外,其他所有的功能都已失灵。我拿出手机,想晒两张实时照片,刚一开机,便显示电量不足。明明出门前充满电的呀,不行,再重启、死机。真不明白这是怎么了。还是老师的助手想得周到,他从口袋中掏出一个暖宝贴在手机背面,一切OK了,原来还是寒冷惹的。我收起手机,正要移步到西侧,只听“蹦”的一声,我的眼镜片飞了出去。这是怎么了?我摘下眼镜,发现镜框边上的镙丝松了,或许是热胀冷缩的缘故,镜框蹦开了。我只得蹲下身子,慢慢地寻找着我的眼镜片。好在眼前的雪面一平如砥,无人踩踏过,不一会便找着了。我收起镜片,口中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自己便悻悻地躲到墙角避风处,小可老师似乎根本不知冷似的,在屋顶的风口上来回拍摄着。他说:在西藏珠峰,在黄河源头,那条件比这艰苦多了,这算什么呀。10点多,云雾渐渐稀薄,远近山峰也时隐时现,太阳不时从云团背后探出头来。每到这时便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游人的欢呼声,昨日似乎尘封的世界,今天忽然有了解冻的感觉。
老师住的房间东南两面都是大玻璃窗子,足不出户就可以看日出。早上刚五点,老师就起床摆弄着各式相机:窗玻璃上贴上吸盘,固定着小的卡片机,那是准备拍摄日出视频的;高高的三角架上,架着大长焦,还有一个广角则架在另一个三角架上。床上还放着几个各式的镜头。左等右等,等到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探出脸来,早已没有了那种从五彩斑斓的天幕中千呼万唤缓缓爬出来的仪式感。毕竟有了太阳,人的心情也敞亮了。天蓝得如绸缎般丝滑,不带一丝纤尘。树上厚厚的积雪,树枝上圆润的冰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阳光穿过树枝的缝隙,洒落在雪地上,形成了一种特别鲜明的明暗对比。红的、黄的、蓝的,穿着各色服装的游人穿插在雪地树缝间,格外的显眼。此时,投眼望去,觉得哪都顺眼,哪都入画,照相机的嚓嚓声不绝于耳。虽然不时地把双手放在嘴边哈上两口,但那种刺骨的冷的感觉似乎也不那么强烈了。雪后的黄山,绝对是摄影家的天堂。所到之处,碰上的无不是“长枪短炮”,还有放飞着小型无人机拍摄的,据说为这场雪,已在山上等候一个多星期了,(无人机航拍早已到景区相关部门报备);在清凉顶,一位摄影家为拍一张自己想要的照片,头一天就相好了机位,天不亮就架好了大箱式的相机,已经等了三个多小时了;还有穿着薄薄的婚纱,专门跑到始信峰上来拍婚纱照的。我惊叹于现在年轻人爱的毅力与勇气了。雪后的黄山,处处蟾宫琉璃界。尘世间太多的繁杂与龌龊,早已被深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身处这样的境界,人们尽可以冷冻自己的烦躁,放慢自己的脚步,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思绪,一切美好尽现眼前,还等什么呢?
黄山风景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关德军
图片:历届摄影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