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回来的新车,底盘由铝变成钢,真的是缩水吗?
新车用料一直都是很多消费者关注的问题,犹记得去年8月份,国产奔驰新E级“过五关斩六将”高调上市,结果却被扒出在车身用料上做了手脚,国产版本比海外版本足足重了300公斤,即便是轴距加长的原因,300公斤也未免太夸张...
经过一番验证,奔驰全新E级在国产化后对车身进行了改造,将原来的铝合金“四门两盖”和前后翼子板换成了普通钢板材质。从成本角度上看,奔驰可以省下了不少“材料费”,而在用户角度上看,增重意味着带来了更高的燃油消耗。
当然,更多的用户还是会看重安全方面多一些,考虑到车重和钢板的硬度,确实会比采用铝合金要安全一些。但在很多消费者和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如底盘部分的前悬挂摆臂和后悬挂,很多厂家都是“不定向”用料,多数豪车品牌车型都会采用铝合金悬挂材料,如上文提到的奔驰,还有宝马和沃尔沃等。另外20万左右的合资车同样有铝合金的悬挂摆臂组件,如迈锐宝、迈腾、蒙迪欧和君威等等,自主品牌也有传祺GA5、绅宝CC,同样采用了轻量化和高韧性的铝合金悬挂材料。
铝合金材质的优势相信不用质疑:轻量化、耐腐蚀、等比强度高...在承受同样冲击下,铝合金能比钢板多吸收50%的冲击力。
越来越多豪华车型使用的全铝车身
但铝合金比起普通钢板,区别可不仅仅是硬度,在价格上可以拉出一大截距离。最便宜的铝合金每吨价格需要1.5万元,而钢材每吨只要3600元,差价有4倍之多,难免会有吃瓜群众吐槽用钢板悬挂的车型都有“缩水”嫌疑。
悬挂选钢材还是铝合金?
仍有不少人认为,悬挂要选硬度大、强度高的材料会比较妥当,毕竟它承受着整个车身和四个车轮无时无刻传来的压力,钢材在多数人印象中都是比较“硬”的材料,而铝合金由于和生活中常见的铝制易拉罐都有一个“铝”字,认为铝合金也是容易形变的材质,导致很多人都产生一种“非钢不选”的想法。
从实测中上早已证明,同等成品下的铝合金和钢材,铝合金只需要钢材重量的60%就能达成一致的强度。而硬度方面,铝合金确实不如钢材,但硬度大意味着材料的韧性差,可塑性低。其次,硬度太大也不利于缓冲作用。
所以,在基于材料本质的属性上考虑,铝合金明显要更加适用于打造底盘的悬挂摆臂,但由于成本原因,很多车型在悬挂的设定上,前摆臂用铝合金,后悬挂都换成“板车悬挂”,也有车型后悬挂用了连杆独立悬挂,前悬就换回铝合金摆臂。
由此可见,某些换代车型在底盘上进行“钢铝互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缩水,也可能是考虑到前后悬挂之间的成本问题,毕竟厂家用钢制摆臂的代价换来了后独立悬挂,也是挺厚道的了。
悬架换“料”,真的会影响行车安全吗?
悬架摆臂从铝合金材质换成钢铁材质,本质上确实对整个底盘造成影响,但并非真的“换汤又换药”,材质变化了,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个悬挂的强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换成钢造的摆臂,对整个悬挂的寿命会有影响吗?轱辘哥个人认为,悬挂寿命和自身的材质不会有太大关系,寿命主要和用车环境和驾驶者的驾驶习惯有关,如果驾驶者平时喜欢激烈驾驶,或者经常跑一些烂路、起伏不平的路,再坚固的悬挂也会有损伤。
轱辘哥说:
相信听完轱辘哥的解说,各位看官对悬挂改“由铝改钢”或者“由钢改铝”有一定的理解,厂家在更换材质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很多安全因素,只要不改变其结构,或者其结构强度符合安全范围,也是可取的。
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