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费德勒正手击球高潮 不小心,遇到了“ 剪刀手”

北京网球教练

杏坛玫瑰露

以技术哲学视角

反思网球教学实践与思潮

原力觉醒发现网球之美

罗杰39岁生日又刷屏了,虽然网上关于技术排名中费德勒排第一的是削球,但作为大多数球迷来说还是对罗杰的正手痴迷,有多少奶粉都是睡梦中都梦想拥有罗杰优雅与暴力的正手,一路苦修追逐,期待有朝一日能拥有罗杰正手击球高潮的体验。

在模仿罗杰正手的路上,每个网球人的心路历程都应该是可歌可泣滴!模仿不是复制,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体验击球高潮的爽,但常常我们要解决很多尴尬的境遇,每个人的通向罗马之路曲曲折折又都不尽相同。

在修正网球技术追求卓越的路上,我们不仅要有思想,更要有一种思辨的逻辑哲学,就好比神探破案一样,我们要完成缜密绝伦推理、厘清扑朔迷离的案情、破解最匪夷所思的案件、挑战最惊险刺激的冒险……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并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快感的东西。

看这位波涛汹涌网球姐姐的正手,每个网球探长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知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本无对错,只是其中内在的逻辑出发点不同杏坛玫瑰露给大家一个逻辑,我称为正手剪刀手,即击球时非持拍手向持拍手方向摆动,形成一个剪刀剪东西的姿势,至于这个姿势有什么弊端,相信大家会见仁见智。

换一个角度,这就是非持拍手在正手击球中如何参与发力的问题,蓄势阶段利用非持手的引导,加大肩髋线的夹角,增加躯干的弹性势能存储;发力阶段充分利用非持拍手的向后“拉拽”,提高躯干的转动便于弹性势能释放。

在躯干释放弹性势能的同时,非持拍手臂肘部的相对 “ 制动 ” 对提高拍头速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人将非持拍手臂的肘部比喻成 “ 杠杆发力的支点 ” ,我在下图非持拍手臂肘部上加上了闪光点来强调这种比喻的价值。

反思网球教学实践与思潮

原力觉醒发现

网球技术诊断,如论说了多少现象,或与职业球员相比较,或利用自行车把来比喻非持拍手的作用,都是为了让人能够顿悟,这毕竟是思维逻辑上的智力竞赛,在实践上很难代替有针对性的训练,波涛汹涌网球姐姐的正手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拍砖加瓦!

图像素材取自分享资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