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恃才不能傲物,为富不能不仁
一、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向前推演的过程,在时间的驱动下,有各种因素不断共同组成不同的结局,也就是所谓的现象,而每一种现象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所以事物之中都包含着阴阳两面。
而在每一种变化的过程中以及变化形成之后,都不可使事物走向极端以避免其失去平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效性,让事物在平衡的状态中得以发展,都是人生必须具备的智慧。
《道德经》之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此处的“慈悲、节俭、善居人后”,不仅仅是自我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更是一种处事之中让事物保持平衡的根本智慧。
慈悲之人才有行善之心,节俭之人才能不奢靡浪费,善居人后才能避其锋芒。
当一个人能在本心存在温和有力的态度时,才能继而延伸出正面的力量,从而作用自己的人生,避免自己的人生出现问题。
比如《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山的时候,有一群猴子看到吴王打猎的军队经过,都惊慌地躲进荆棘丛生的山林深处,就是为了躲避吴王猎队的攻击。
但是有一只猴子例外,它非常从容地越过树枝,灵活地在树丛中逃窜,在吴王面前展示高超的本领。
吴王看到之后就拿箭射它,谁知道这只猴子能够巧妙地转身避过吴王的飞箭,并且瞬间抓住吴王的箭,还向吴王炫耀,吴王立刻命令身边的人一起朝猴子射箭,最后猴子手握着箭死去。
故事中的猴子非常灵活,但是它正是依仗自己的灵活,才不把吴王的列队放在眼里,以至于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这就是因为自身智慧不足,修养不够,而导致本身具备的优势转化为祸患的现象。
当我们把这个道理延伸到生活时,问题不也是如此吗?
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智慧都不足以衡量自身言行对生活中产生的真实影响。
比如说就像曹操手下的杨修,他是一个聪明人,但是他的智慧不足以把控“聪明”在人生中发挥的真正作用,所以才因为过分显露聪明而带来问题,生活中犯此类错误的人比比皆是。
二、
所以对于人生来说,真正的智慧不是看清自己拥有什么事情,而是具备正确掌握这个事情在生命中存在的影响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拥有什么不重要,你如何对待你所拥有的东西才重要,而这也是真正影响生命的主要根源。
如果一个人了解自己拥有的条件,可以称作为聪明;那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所拥有的条件,才算是智慧。
智慧不存在具体的标准,但是它有启发的根源,就像《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
《菜根谭》中说: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上天给予一个人聪明才智,是要让他来教诲众人的愚昧,没想到世间的一些聪明人却卖弄自己的才华以暴露别人的短处;上天给予一个人财富,是让他帮助众人解除困难,没想到世间的有钱人却依仗自己的财富来欺凌贫穷的人,这两种人真是上天的罪人。
“聪明、财富”都是一个人获取的生存优势,不管是因为命运的眷顾或者是自己主观的努力,一旦获取这两种优势之后,就应该拥有一份恻隐之心,懂得用优势来扶贫济困,教化众人。
这不仅仅是一自身的功德,这更是保全自身的智慧,只有在你拥有优势的时候多结善缘,相助于他人,不管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多积阴德的位置来衡量,才能得到相对好的结果。
但是世间大多数人却在愚昧自私的人性之下,多行不义之举,也就是只停留在我们刚才所说“聪明”的阶段,离“智慧”还差了一些境界,最后自然也是自食恶果。
孟子曾经也说过: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意思就是说:要知道天之所以生出这些人民,就是要使先有知识的人去觉醒那些后有知识的人,使先明白道理的人去觉醒那些后明白道理的人。
就像《菜根谭》所说的一样,上天在一个人身上降临才智和财富的时候,就是要让他去帮助众人解除苦难,如果只知道独善其身,而不知道广施善缘,这不就是独吞上天的恩德吗?
世人有先觉者,也有后觉者,先知先觉的人不可独善其身而不教导别人,如此方为能够平衡人生的智者。
如果人有才智不知收敛,其结果与愚人无异,所以恃才不能傲物,为富不能不仁,否则最终必然会带来失去平衡的悲惨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