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传》:陛下,赶紧发兵攻吴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9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杜预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杜预,字元凯,今陕西人,是杜恕的儿子,杜畿的孙子,西晋开国名将。
杜预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就博览群书,当时人就送她“杜武库”的称号,称赞他博学,是个通才,就像武器库一样,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到。由于杜预的父亲杜恕在朝中人缘不太好,也不擅长拉关系,因此杜预在一开始一直得不到任用。
当司马氏掌控了朝政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才,凝聚人心,培养自己的政治班子,就在此时,杜预与羊祜、山涛等人才被司马昭所重用。后来,杜预更是娶了司马昭的妹妹,成为了司马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263年,魏军兵分三路,直取蜀汉,杜预作为钟会的幕僚出征,在蜀汉灭亡后,钟会先是诬告邓艾谋反,而后邓艾被杀,钟会自己谋反,当时真可谓是一片混乱,钟会的许多僚属都失去了性命,好在杜预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幸免于难。
事后,杜预因功增加了一千户,而且,在当时,他就同情邓艾的遭遇。
264年,司马昭委托荀勖、贾充、裴秀、郑冲等人制定了《晋律》,杜预也参与其中,并且担负了其中最为繁重的劳动,《晋律》中的很多注解局势他完成的。
《晋律》不比之前的《汉律》,《汉律》更为繁琐,内容很多,百姓们就算看得懂也记不住,而《晋律》呢,就显得简略了许多,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汉律》与其说是一本法律书,不如说是一本说教书,其中夹杂了很多道理,而《晋律》呢,就简略了许多,因为杜预觉得,法律只是量刑的标准,而不是一碗鸡汤。杀了人,就要偿命,弄坏东西就按照规定赔偿。
《晋律》也是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步明确区分了律和令之间的区别和定义,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材料。
后来,司马炎称帝,当时的很多大家族也出了不少力,因此司马炎对这些人实行宽松纵容的政策,当时的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杜预针对这种情况,在268年的时候提出了建议,应该对官吏们的实际情况评定优劣,然后区别对待,或迁或黜。
然而,司马炎没有采纳。
270年,杜预得罪了当时的司隶校尉石鉴,于是被解除了河南尹的职务,半年之后,司马炎又启用了他,让他出镇边关,先为安西军司,后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然而,巧的是,当杜预刚刚坐上秦州刺史的位置上时,昔日的“仇人”兼现在的上司石鉴也到了此处。
杜预所在的地方不太安定,鲜卑人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抗朝廷,之前司马炎派去的将领,都无疾而终。石鉴眼前一亮,决定公报私仇,他让杜预出兵进攻鲜卑,而当时杜预的手中,只有区区数百名士兵。
杜预恨得咬牙切齿,他当然不可能去送死,于是怼了石鉴,说:现在是六月,草胜马肥,根本不适合与鲜卑人作战,另外,兵不足,粮不够,如果要我出击,我是拒绝的,等到明年春天再看吧。
然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杜预掂量了一下,拒绝出兵,石鉴很是生气,将杜预打包送到了廷尉治罪、幸好杜预的老婆是司马家人,因此,杜预虽丢掉了爵位,但却保住了性命。
不久之后,石鉴出兵,被秃发树机能揍得满地找牙。
271年,居住在今山西一带的匈奴人在刘猛的带领下武装叛乱,朝廷又重新启用了杜预,任他为度支尚书,掌管政府的经济财政事宜。
在任期间,老仇人石鉴虽然又报复过,杜预也一度被免职,但好在时间很短。在任上,杜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一共向司马炎提出了五十多项治国治军的建议,除此之外,他还通过计算修正了历法,修订出了《二元乾度历》,并经受了考验,取代了之前的时历,被大众所接受。
杜预心系百姓,在278年发生天灾暴雨的时候,杜预曾先后上书两次陈述了救灾计划,并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另外,他还谴责当时的许多官员,为了一己私利而互相争斗,致天下苍生于不顾。
当时的天下,已经从三足鼎立到了晋吴南北对峙,一统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了朝堂之中,但当时的很多人却态度不明确,以至于晋错过了好几次一举灭掉吴国的机会。
278年,羊祜病重,不久之后去世,临终之前,羊祜将杜预推荐给了司马炎,认为在自己死后,他能接替自己的脚步,最重要的是,杜预与羊祜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
吴国比晋国,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都要差上许多。
羊祜去世后,司马炎改任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杜预接到命令后,南下襄阳,准备起了灭吴之战。
西陵作为吴国的西部边镇,十分重要,无论是陆逊还是陆抗,对此都非常看重,但是可惜的是,自从陆抗去世后,吴国的皇帝孙皓就慢慢消减了这里的守军,但目前镇守在西陵的是吴国宗室张政。
杜预心生一计,他派人立刻袭击张政,张政对此准备不足,吃了败仗,另外,张政害怕孙皓怪罪自己的兵败之过,因此没有如实相告。相反,杜预却派人将此事传达给了孙皓,孙皓疑心顿起,急忙召回了张政,让刘宪接替他的职务。
杜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于是上书司马炎,请求立即开战。
然而,司马炎一直对灭吴的事情犹豫不决,在接到杜预的书信后,司马炎将此事推迟到了下一年。杜预着急地直跺脚,再次上书,声称吴国微不足道,并没有那些人想象的那般可怕和强力,只要晋军上下一心,灭了吴国就是分分钟的事。
为此,他很愤怒,他强烈谴责朝中的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愿让别人得到战功而妖魔化了吴国,这是将国家利益置之不顾!
最重要的是,吴国已经知道了要进攻吴国的消息,此时出兵还不算晚,要是吴国做好准备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增加困难吗?
当杜预的书信送到司马炎那里的时候,司马炎和张华正在下棋,张华看到信后,立即推翻了棋盘,对司马炎说道:陛下,万不可推辞了,我们从了杜预,进攻吧!
此时,朝中的贾充和荀勖继续反对攻吴,但此时此刻,杜预一次又一次上书,将如何灭吴的细节都一一剖析在了司马炎眼前,司马炎才最终决定,干他娘的!
279年11月,晋国集结了20万大军,浩浩汤汤,兵分六路大举进攻吴国。晋军有如摧枯拉朽般势如破竹,吴军节节败退。杜预在这次虽没有担任主帅,但凭借他的聪明才智,他也攻克了不少城镇,据《晋书》记载,杜预并不是将帅,甚至他连骑马都不会,射箭的技术也很糟糕,基本上是属于“重在参与”的类型。
但是,有的时候战胜敌人的并不是光靠蛮力,而是智慧与谋略,无疑,杜预的谋略,胜过千军万马。
据说,吴国人最恨的就是杜预,制造了各种扎纸人的动作来诅咒杜预。
除此之外,杜预心胸宽广,在军队之中,益州刺史王濬年纪大了,擅长水军,在灭吴的战争中,王濬需听从杜预的指挥,但杜预对他十分尊重,并向他表示,水军完全由王濬指挥。而另一个人王浑,对于王濬却百般刁难,怕他夺得头功,就在王濬排除了种种困难俘获了孙皓之后,王浑还在攻击陷害他。
这样一比,杜预的人品就显得更是光辉璀璨了。
天下一统之后,杜预因功受封当阳县侯,继续镇守襄阳,其子杜耽也受封为亭侯,食邑千户。在天下太平之后,杜预反对废弃军备的观点,将荆州军队的防卫重点集中到了对付少数民族的方面。
在荆州期间,杜预兴修水利,为百姓谋福祉,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看来,后世的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是时代的趋势呀。
杜预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极佳,被称为“杜父”,但是,杜预心知肚明,他想起了他的父亲,当年就被朝中的权贵穿小鞋,杜预不想重蹈父亲的旧路,因此学会了拉关系,每年就要送给他们大量的礼品以示好。
当别人问起的时候,杜预坦然地说:我这样做并不是企图要通过他们得到什么好处,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加害我。
一代英才,这究竟是时代的屈辱还是人性的豁达?
285年,杜预被召回朝中担任司隶校尉,在途中,突然病逝,享年63岁。
司马炎为其哀悼,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
杜预生前尤其喜爱《左传》,并为此注解,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647年,李世明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杜预就在其中。
782年,唐朝追封古代名将64人,杜预也在其中。
1123年,宋朝为古代名将设庙,杜预也在72名名将之中。
在明朝之前,杜预是唯一一个同时进入了文庙和武庙的人。
对了,唐朝诗人杜甫和杜牧都是杜预的后人。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如果喜欢,欢迎帮忙推荐哦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