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与茯苓饮
特邀作者:马家驹
前几天阅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文章,有同仁关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外台茯苓饮的区别,在此呢,也略做讨论。
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茯苓饮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胡希恕先生的一个学术观点就是临床当中,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见到一个患者,先辨其六经归属,再去细辨方证。而不是上来就辨方证。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两个方证都归属于六经的太阴病。太阴病的病机是里虚寒,所以它的主要治法是温、补。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它是一个太阴病的虚性的胀满,病症反应为腹胀满,虚性的,所以方中人参甘草生姜来温中,半夏厚朴辛温苦温行气除满。厚朴生姜的剂量明显偏大,半夏生姜是小半夏汤,也是温化痰饮的基本方,所以也有水饮的因素存在,是一个虚性的,有水饮,以腹部胀满为主,所以胡老说可能会有呕的表现。
外台茯苓饮的方药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人参白术茯苓,参苓术,再加甘草就是四君子汤,再加陈皮就是异功散。另外一组是橘皮枳实生姜,也就是橘枳姜汤。同样出自《金匮要略》。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橘枳姜有治疗胸痹,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的作用。当然这里的胸痹是水饮内停所致,橘皮、枳实行气、生姜温化,是水气互结所致的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两组药物,参苓术补,橘枳姜行气温化水饮,攻补兼施。外台茯苓饮也是归属于太阴病水饮内停,常见症状表现为心胸部位。条文曰: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直接影响的是心胸间的症状,本方作用为“消痰气,令能食”。所以病机为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导致心胸间满闷、不能食。冯老临床当中认为虚性的水饮所致的胃胀,是外台茯苓饮的一个主症。本方的“消痰气,令能食”,这里的不能食,胃胀,主要也是痰气痞结所致,但是虚性为主,并无寒热错杂的情况。我们知道半夏泻心汤也治疗心下痞,也有胃胀不能食的表现,但病机、六经归属截然不同,临床不难区分。
小结一下。
上述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外台茯苓饮的共同点是太阴病,有水饮。治法都是温补兼以行气祛饮。但不同点为前者以腹部胀满为主,后者以心胸部位为主,胃胀也是常见主症。同时需要注意两方中的生姜剂量,前者为半斤,后者为四两,橘枳姜汤中为半斤,可见在太阴病水饮证,生姜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