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 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background), 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这一点对了解知觉过程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室内很安静,那么即使教师用很低的声音讲课,学生也能听清楚;相反,如果环境中的噪音很大,那么教师用相同强度的声音讲课,学生就听不清楚了。可见,人们对语音的分辨力,不取决于信号声音的绝对强度,而决定于信号与背景噪音的比率。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准确地说,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perceptual set)。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同样一个图形“B”,当它处在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看成数字13;当它处在字母顺序中时,我们就把它看成B了。有人曾用对图片的感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使人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被试呈现第二张画片,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有一位惊慌奔逃的姑娘。这时被试断定他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两个奔跑的行人后面,是一头刚从动物园里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被试才明白了画面的真正意思:运动员和年轻的姑娘为躲避狮子而拼命地奔跑。可见,离开了整体情境,离开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我们对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然后才是它的各种细节。又如,我们走进一间房屋,首先是对室内的陈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个别地审视它的一些细节。内温(Navon,1977)用实验证明,给被试短暂地呈现由许多小字母组成的一一个大字母,如由小字母“H”和“S" 组成大字母“H",或者组成大字母“S", 被试的反应有两种:局部反应和整体反应。在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中,要求被试判断小字母(“H”或“S");在整体反应(global response) 中,要求被试判断大字母(“H”或“S")。结果发现,当注意小字母时(局部反应),如果小字母与大字母不一致(如小字母为“S", 大字母为“H”),被试的反应时将变慢;相反,当被试判断大字母时(整体反应),被试的反应时不受组成的小字母的影响。内温称这种现象为“整体优先”(global precedence),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如果在视觉呈现刺徼图形后,让被试同时确定从听觉接受的一个字母,结果是,当听觉接受的刺激与视觉呈现的大字母一致时,反应时短;而当听到的字母与视觉呈现的小字母一致时,反应时长。这同样说明,被试对整体特征比对局部特征更敏感。可见,在提取事物的细节信息之前,我们对事物的整体可能已经有了粗略的了解。
陈霖(1980, 1982, 1987) 的实验也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在一个实验中,他采用了二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去很不一样,但它们是拓扑等价的;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一个不熟悉外文单词的人,他对单词的知觉只能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进行。相反,一个熟悉外文单词的人,他把每个单词都知觉为一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如果用速示器快速呈现一个熟悉的汉字或组成这个汉字的个别笔画,那么辨认整字的时间几乎和辨认个别笔画的时间相同。另一方面,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写的字词,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知觉的这特性可以用某些隐匿图形来说明。例如,“这是一块雪地吗?”“雪地上有什么?”“这里好像有一只动物。”“它是什么?”“是熊吗?”“不是。”“是狼吗?”“不是。”' 是狗吗?” “哦! 我想起来了,它像一头生活在北极地带的狗。”在这里,知觉中的理解过程是非常开展的。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的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电枧机”等等。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在两歧图形中,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它是一只杯子,那么图形的中间部分就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并且使我们对它的知觉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它是一张侧面的人头,那么图形的两侧就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而中间部分成为知觉的背景。
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对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相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在观看某些不完整的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
最后,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宇母“W0R"后,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文单词。在这里,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环境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一样。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着,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地改变。我们看到的物体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有时在我们正前方,有时在我们的两侧;有时处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有时又处在阴影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人如何保持对物体的正确知觉呢?幸运的是,自然选择给予了人的知觉系统一种重要的特性,即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Gleitman, 1999)。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二)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一般说来,看到的形状与物体的实际形状完全相同,叫完全恒常性;看到的形状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形状完全样, 叫无恒常性。而知觉到的形状处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和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之间,而偏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叫实际恒常性,习惯上也称其为知觉恒常性或知觉常性。
2.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网像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大或缩小,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例如,一个人从我面前走向教室后门,尽管他在我的视网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变化,可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当距离逐渐增加时,我们没有把原物看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实际的大小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去都是黑的。从物体反射的光量来说,由于太阳的光量约为月光的80万倍,因此,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量约为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在这种情况下,煤块在日光下看去仍是黑的,白墙在月色下看去仍是白的。可见,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也处于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4.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例如,用不太饱和的黄光照射蓝色色盘,我们看到的不是灰色,而是一种饱和度较小的蓝色。同样,用红光照射白色的物体表面,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不是红色,而是在红光照射下的白色。正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明下,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样,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三)影响知党恒常性的条件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所谓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实验中设法消除环境中的视觉线索,恒常性就会受到破坏。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比方说,在知觉物体大小时,环境中的一些内素给你提供了物体距离的线索,当一个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变小时,如果你从视觉线索中知道物体的距离变大了,那么视像大小的变化会从距离远近的变化中得到补偿。它们的相互作用,维持了大小恒常性。
恒常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们的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研究恒常性不仅有助于建筑、艺术等实践部门的工作,而且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有“视觉”可以看,有“听觉”可以听,但它们没有知觉的恒常性。因此,当观察条件明显变化时,机器人就难以执行自己原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把人和动物具有的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那么计算机将公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戴过眼镜的人,在新换了一副眼镜之后,开始时会觉得不习惯,半天或天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知觉适应现象。斯特拉顿(Stratton, 1896) 给自己戴上一副自行设计的眼镜,这副眼镜使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反转和变位。也就是说,视野上方的物体投影在网膜的上方,视野下方的物体投影在网膜的下方等。戴镜后的头三天,由于网像颠倒,空间定向有很大困难,当他伸手取物时,手的方向往往和物体的实际方向相反;三天以后,他开始可以看到自己的手在写字;第四天,能在两手间进行正确的知觉选择;第五天,能在房内从容地散步;第七天,他开始能欣赏散步途中的景色。这说明,经过学习和适应,视觉和触觉、前庭觉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空间定向能力得以恢复,到第八天,他摘下了反转镜,这时看到的每件东西又都上下、左右颠倒了。几个钟头之后,空间定向才重新恢复正常。
20世纪中叶,一些心理学家比较了动物和人的视觉适应,发现不同动物的视觉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例如,给小鸡戴上一副偏光镜,从镜子中看到的物体都左偏40度。
小鸡不能适应视野的变化,只能按看到的物体方向啄取食物;而人戴上这种眼镜后,能很快适应视野的变化(Hess, 1956; Rossi, 1964)。 用外科手术将动物的眼睛作成上下颠倒的,结果发现,鱼、青蛙、蝶螈都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它们够物的方向经常出错;而猫、猴子却能适应这种变化(Roger Sperry,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