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朱元璋误以为是650年,其实指的是300年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渊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经历了大浪淘沙,金戈铁马,最终才缔造出如今的太平盛世。

而淹没在历史风烟中的故事却也格外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咂摸。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道路上,刘伯温可谓是功不可没,且刘伯温曾预言明朝国运六百半,可朱元璋以为是650年,岂料他指的是300年。

命途多坎坷,艰辛尤自知

刘伯温是浙江南田山人,南田隶属七十二福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刘伯温从启蒙伊始就造诣不凡,能七行俱下,聪颖非常,十二岁便高中秀才;而后读书能“过目识其要,二见诵其文”。

随着刘伯温年纪渐长,学识渐深,他也想通过入仕去施展一番自己的抱负,于是刘伯温入京参加会试,成功考中进士。但无奈生逢元末,正值乱世,无法立即走马上任,只能在家赋闲三年才被草草安排了江西县丞一职。

他执法严明,不畏权贵,很快就做出一番政绩,但这也惹得乡镇豪绅不满,屡屡栽赃陷害,捏造事端,刘伯温不堪其扰,终辞职归乡。后朝廷也曾几次三番抛出橄榄枝,但朝政昏聩,政堂灰暗加之有心人从中作梗,刘伯温彻底失望,遂隐居山林靠教习学问维持温饱。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成也乱世,败也乱世。刘伯温无官可做,隐居在家期间却能潜心研究天文、兵法和数理,还广交好友,譬如大家所熟悉的《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等人。而此时风云激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位贫农出身、乞丐背景且相貌极丑的和尚此时却在谋划做一番大事,这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刘伯温49岁时,他同宋濂、章溢和叶琛等人被朱元璋邀请到应天府,朱元璋期望他们能共同辅佐自己,助自己一统天下,荣登大宝。但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中,朱元璋实力还远不足与陈友谅、张士诚、韩林儿和刘福通等割据一方的起义军抗衡。

这时,刘伯温军师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刘伯温根据当前所处形势提出不能同各方割据势力正面对抗,应集中目前兵力、各个击破。并且刘伯温还认为张士诚虽然占据富庶的江浙地区,但他偏安一隅,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应最先集中兵力,对付虎视眈眈的陈友谅一敌,这与朱元璋不谋而合。

恰好此时,陈友谅已经挥师东赴,企图一举击溃朱元璋的地盘防守,自己在采石称帝。陈友谅为保证计划万无一失,还联合张士诚共同从东西两侧夹击朱元璋,势不可挡,迫在眉睫。朱元璋立马召集将领商量对策,部下纷纷有所忌惮提议避其锋芒,逃往钟山一地靠地势据守,拖延时间;甚至有的消极派直接劝朱元璋投降。

但从古至今那些主动归降的将领往往会被帝王忌惮,迫害致死或者削权流放,不得善终,又有几人能有好归宿呢?起义这条路,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么千秋万世,要么晚景凄凉。而“一味的守”无异于是在等死,一旦弹尽粮绝,或敌人切断水源、放火烧山,下场也别无二致。

刘伯温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朱元璋把他留下询问看法,刘伯温与朱元璋又一次见解相同,刘伯温还认为凡是主张投降或逃跑的人,应该格杀勿论,以免将士军心不稳。

刘伯温积极建言献策,并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利用陈友谅称帝后骄横跋扈的心态,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并安排内应,里应外合在龙湾一带伏击陈友谅,争取一举击溃敌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湾之战”,此一役让朱元璋军队转危为安,还收复失土,甚至趁机攻占了安庆一带。

日后,刘伯温也积极建言献策,有了得力军师的加持,朱元璋也在战斗中所向披靡,少有败绩,这让朱元璋也越来越佩服和依仗刘伯温。1368年,刘伯温57岁时,朱元璋也顺利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古来共患难,几人同富贵

朱元璋从来就是残暴多疑的人,刘伯温才学非凡,自然不免引得朱元璋猜忌。当时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对共开盛世的老乡大加封赏,而对功勋卓著的刘伯温却差别对待,封其为伯爵。

要知道,“公侯伯子男”中伯爵只排在中等地位,这对始终陪伴左右的刘伯温时非常不公平的。除了地位低,刘伯温的俸酬也仅有240石,与同为谋士的李善长相比整整少了3700多石,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这不禁让刘伯温感到寒心。

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每次朱元璋遇到难题向刘伯温征询意见时,刘伯温还是仔细思忖,权衡利弊,为君解答,也从不有私。但刘伯温确实心直口快,说话坦率直接,分析切中利弊,这让本就疑心病重的朱元璋愈发担忧及不满。

朱元璋曾让刘伯温卜算国运,刘伯温预言后不敢欺君,却又担心有杀身之祸,于是告诉朱元璋说明朝可存六百半,而朱元璋以为是650年,满心欢喜,认为国运昌盛。可殊不知刘伯温预言的国运只有300年,后来历史也确如刘伯温所预测,明朝确实只维系了300年。或许是功高震主,或许是言辞激烈,总之朱元璋与刘伯温二人的嫌隙越来越大,难以调和。

刘伯温仅在朝任职4年,在他61岁时便回到老家隐居度日,重新做起逍遥散仙,后回到京城也不再干涉政事。而在他65岁时,刘伯温偶感风寒,本以为像平常风寒一般几副药下肚便会痊愈。但朱元璋或许是心系老臣,还特地带丞相胡惟庸前去探望,刘伯温按照御医所开药方对症下药后,病情不见转好,反而更加严重,仅仅三个月,便撒手人寰。

后世对此说法不一,一则说朱元璋对刘伯温这些年始终忌惮,暗中安排毒害致死;二则说宰相胡惟庸与刘伯温政见不合,矛盾难解,宰相买通御医暗害刘伯温;三则认为刘伯温确是年老体弱,难以抵御风寒,属于寿终正寝。

刘伯温死后不久,朱元璋便开始以各种名义诛害开国功臣,前后杀害数十万人,或许对刘伯温而言,感染风寒导致身故反而是较为美满的结局。

结语

伴君如伴虎,刘伯温能力确有过人之处,但在当今社会中,能力强的比比皆是,但是晋升快的却是凤毛麟角。职场中不仅看重能力,更看重的是情商,是说话的艺术。

刘伯温这一生成也情商,败也情商,人在职场,在打拼期,老板更看重的是能够给企业提供建设性意见的人,是能够将企业发展壮大的人;而在稳定期,老板往往更趋向企业的稳定,需要的是能够听话办事,令行禁止的人。因此,我们要在企业的不同时期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出自己的一番仕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