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孩子报兴趣班的问题,家长不妨看看李玫瑾教授的建议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一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传下来的口号,在当代依然家长的心声。我曾经看过一项关于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调查,发现其中将近38.8%的家庭年收入的2、3成收入都花在了教育上

我亲戚家有个女儿,一年光补课费就要花个10几万,小时候学心算、学钢琴、学画画,初中时候把小时候学得特长全扔了,补数学、语文、外语几乎门门补课,但每次依然是考倒数第一、第二。报这么些兴趣班不但浪费钱,还没用!

很多家长都陷入一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里,不管兴趣班有没有用,孩子有没有兴趣,总之给娃安排上,其实家长这钱花出去无非是买给自己心理的安慰,证明自己确实重视了孩子的教育。

理是这么个理,事儿却不是这么个事儿!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就曾经在讲座中表示,孩子六岁前,家长再爱孩子,这3种“兴趣班”,没必要上浪费钱还没啥用!

一、外语兴趣班

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表示,外语这种东西,她个人觉得报不报班无所谓。家长完全可以自己放上录音机,从早晨到晚上,这些对话孩子无形中就能听到,家长也不必强迫孩子背诵,就让孩子在睡前反复读一段课文这样比报班更管用,还不浪费钱,这是因为孩子越小,对声音的表象越好,对外语的分辨能力更强,所以用环境影响孩子更有用。

二、学校能教的兴趣班

李玫瑾教授还在讲座中提到,一个孩子可能参加了很多兴趣班,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孩子最多报两个兴趣班,而且学校能教的兴趣班不要报,要报就报学校不能教的,比如二胡、京剧等等。我非常认同李玫瑾的这个观点,尤其是孩子6岁之前,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就是数语外的兴趣班,无非是为了将来孩子学习能领先别人一步。但是这样的做法反倒让孩子更厌恶学习,还可能出现因为学过一遍,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状态,所以这种兴趣班不但费钱,还可能耽误孩子。

三、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玩”才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个孩子对所谓的兴趣班根本没有兴趣,那自然讨厌上课,就算去上课也是应付罢了。所以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看他喜不喜欢,同时要去看看这个兴趣班是否有同龄人?是否接送方便?这都是让孩子产生更多兴趣的因素。

孩子6岁前,应该着重培养这2方面?

  • 专注力

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前能认字、学数学、学拼音、学外语,但如果孩子不能安心地坐下来,专注地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里,是不可能学进去的,所以上再多的补习班、兴趣班都没用。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也谈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并非智力跟不上,是因为专注力差。

孩子的专注力越好,信息处理的速度越快,学习效率越高!所以6岁前,父母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个人认为,最晚在孩子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要建立专注习惯,不然日后孩子很难改过来。

专注力好像锻炼身体一样,要坚持锻炼才能更强,不需要专门报班去培养孩子专注力,可以每天玩15分钟专注力游戏,让孩子在玩中习得专注力。

  • 性格教育

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讲座中提到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性格教育比文化教育更重要。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个阶段塑造好性格、好行为,是一件回报率非常高的事,要知道性格决定命运,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家长应该省去那报班的钱和精力,注重于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独立的性格,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社交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将孩子培养成一个高情商的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种急迫的感觉,做父母的都懂,但是精力和经济都应该用在对的地方,这样才更能助力孩子的成长。#育儿有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