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手撕鸡,糖醋鲜花里脊,脆皮糯米肠,素双拼,临安烧麦...过桥米线与宝兴楼的美味菜肴~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美食。早在1958年,郭沫若就在《茶花诗》中提到过桥米线,誉其为云南美食中“一朵瑰丽的山茶”。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云南, 都要品尝一下美味的过桥米线。

傍晚时分,我和同学在建水街头的烧豆腐摊子闲聊,他说这里有一家近两百年历史的过桥米线老店。我当下便想去品尝,但同学说建水大部分过桥米线店只上午经营,少有全天营业的。这是由于米线有“软饱”的特点,吃完后当时觉得饱了,但过两三个小时又会饿,因此只能当作早餐。

当地的过桥米线,和省会昆明及周边地区的过桥米线有很多不同之处。昆明地区的过桥米线,多用酸浆米线(一种发酵米线),而滇南的建水、蒙自等地,过桥米线多用干浆细白米线(不经过发酵的米线) 和干浆细红米线(由红河州哈尼族高山梯田特有的红米制作)。

从口味上来说,建水和昆明制作过桥米线所用的汤都很鲜美,但是风味特征差别很大,各有所长。昆明多是用老鸡为主的“黄金汤”,而建水多用猪筒子骨、老鸡、老鸭来熬制白里透黄的三和“象牙汤”。此外,建水的过桥米线多配当地特产草芽(江南一带被称为蒲菜) 或菊花,配菜主料里除了猪里脊肉或鸡肉外,其他肉类很少。昆明地区的过桥米线则基本不配草芽,并发展出了肥牛、海鲜等其他主料的过桥米线。

第二天一早,同学联系好了自己的学生——宝兴楼厨师长何德继,同我们一起前往宝兴楼。宝兴楼百年前创建于东门外的小桂湖旁,现在的总店址与广慈湖畔为邻,紫陶里分店开在五龙湖畔。

根据宝兴楼刘氏宗谱的记载,刘氏一世祖叫刘綎,乃明朝万历年间的武将,官至云南副总兵、四川总兵;四世祖刘彪,职任四川分巡遵义兵备道;六世祖刘瓚,系清朝雍正庚戍年科进士,任广西北流县县尹。刘家几代人从仕,命运随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而兴衰。至清朝道光末年,十世祖刘家贵学得厨艺,于东门外创立了宝兴楼,早堂卖盖帽米线,晚堂卖饭菜。

过桥米线的诞生是宝兴楼两百年历史中的一个插曲。清咸丰年间某日清晨,刘家贵在宝兴楼宴请衣锦还乡的进士李景椿,席间李景椿谈到外省食涮羊肉之法。刘家贵受到启发,转到后厨,取一块猪脊肉,切薄片后盛于大碗,上好浆,加上草芽、地椒、葱等配料,淋入热猪油,舀入滚高汤(与涮羊肉的“烫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配上一碗滑米线,端上桌请李景椿品尝。

李景椿大为惊喜,并按照如过桥般挑米线的特征,将其取名为“过桥米线”。很快,当时的临安府城也盛行起了这种米线吃法,逐渐传至周边各县市及省城——此事在《建水县志》上有记载。

关于过桥米线的民间趣事也有很多,有一个是这么说的。李鸿章曾出使俄国,在俄方的招待酒会上,端上来了一份冰激凌。冰激凌冒气,李鸿章误以为冰激凌是热物,遂向冰激凌吹气以降温。俄国人见此哈哈大笑,弄得李鸿章十分尴尬,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不久俄国外交大臣回访,李鸿章请其吃过桥米线。俄国外使以为这是一种温热食品,俯身就喝汤,被烫得哇啦哇啦直叫唤。经过一二百年发展,现代的过桥米线已演化出丰富多样的姿态,不过基本的工艺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以最常见的猪肉为配菜主料的建水过桥米线为例。首先是选料。所选原料包括用于制汤和生片的原料,以及蔬菜、米线四部分。制汤原料多用肥壮的母鸡和猪筒子骨。生片的原料须用质嫩、易烫熟、少筋络的猪里脊肉、猪扁担肉(外脊肉)或是修理平整的净猪瘦肉,再加上鸡脯肉、鲜鱼、火腿等。素菜可选嫩韭菜、豆芽、葱、豆腐皮、豌豆菜尖、草芽、玉兰片、香菜等,只要鲜嫩便好。米线最好选用当天榨出的白(红) 而软、筋骨好的干浆米线,这种米线不易断且口感佳。

其次是制汤。汤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米线的风味和口感。制汤时,先将净母鸡和猪筒子骨冷水入锅,旺火烧开后打去浮沫,加姜、黄酒等除异增香,之后改小火慢炖,保持汤面沸而不腾,便于肉、骨中的氨基酸等物质析出来,使汤醇味鲜。慢炖四五个小时后,加入调味料(主要是盐和胡椒粉) 即可。

第三是刀法。因为过桥米线的食材是烫熟,故而对原材料加工的刀工要求很高。片肉时,不仅要薄如纸,而且厚薄必须均匀。另外,不同的原料加工时刀法也不尽相同。如片猪外脊肉时,要用推切刀法;片鱿鱼则须用斜刀刀法;片猪腰则要用拉刀刀法。只有这样灵活运用不同的刀法,才能使原料在热汤中一烫即熟。

最后是保温。这一步不懂行的人很容易忽略掉。要先将盛汤的碗放入开水烫几分钟,或是放进烤箱加热。在碗中加汤后,还要再加入六成热的油,同样是为了使汤保持滚烫。当然油的多少可根据顾客的需求而定。正因为如此,品尝过桥米线时,绝不能上来就喝汤。汤上飘浮的油将热气牢牢封住,虽然表面平静似水,但底下却是滚烫的。没吃过过桥米线的人不知其理,易被烫伤。

吃过桥米线时要注意顺序,先将生鲜原料放进汤中,微微搅动使其受热均匀,再放新鲜蔬菜和调料烫熟,最后放入豆团。豆团是用豌豆做的熟面,可以起到独具特色的调味作用,使建水当地的过桥米线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最后放入米线,同时还可配上一些小菜。这一过程顺序不能颠倒,先放米线、蔬菜会使汤温降低,导致生鲜原料无法完全烫熟。

至于宝兴楼,则在刘家贵的后代刘廷相、刘宝光与刘宝珍、刘世清等三代人手中继续发扬壮大。其时,临安府城为滇南重镇,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当时结合中原文化和当地地方特色的高档名宴“朝阳一品宴”(也称三叠水宴),便出自宝兴楼,其中珍珠福寿鸭、乌鱼夹火腿、酸辣杂碎、鹚茸白云花是当时四道名垂青史的佳肴。刘家人一代代将美食传承、创新,不少饮食书籍、县志文献也都记录了宝兴楼的故事和那些美食。到了现代,宝兴楼依然兴盛如初,菜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何德继为我们现场制作了一桌丰富的宴席,彰显了建水美食的与众不同。

宝兴楼菜品鉴赏:

柠檬手撕鸡

柠檬鸡本是道粤菜,这里借鉴其制作原理,加入小米椒等进行本地化改良。鸡宜选本地放养的跑山鸡。

将净土鸡入沸水锅,打去浮沫。然后往锅中加入草果、姜及少许盐,煮至鸡熟透(筷子可轻易戳穿肉厚处),捞出沥水。晾凉后撕成条,放入调味盆,加入盐、味精、鸡精、蒜泥、小米椒碎、红油,再加入切成两半的柠檬和切碎的香柳菜,拌匀即可。

说明:香柳菜是云南特有的野菜,其叶与柳叶形似,香气浓郁,常见于云南菜肴的制作。

素双拼

将毛豆煮熟,倒入料理机,加入适量盐、味精、姜,搅成蓉后倒入特制盛器的一边。

茭瓜去皮洗净,切碎后加入适量盐、味精、姜末、小米椒碎,倒入盘的另一边,即成。

脆皮糯米肠

糯米肠是将调味后的糯米塞入肠衣蒸制而成,在云南颇为流行。除了蒸以外,很多人也喜欢其炸后脆香的口感。

糯米肠片成夹刀片,将火腿切成片,夹入糯米肠中。取一盆,倒入适量生粉、鸡蛋、清水、食用油、盐、泡打粉,调成脆炸糊。

锅上火放入适量食用油,烧至五成热时转小火,将糯米肠裹匀脆炸糊,依次下锅小火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沥油后摆盘,撒上椒盐即可。

糖醋鲜花里脊

将花朵入肴,是云南菜中独一无二的特色。而鲜花与传统名菜的结合,更是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将生粉、鸡蛋液和清水调成全蛋糊。猪里脊肉切成厚片,挂匀玫瑰花碎和全蛋糊,下热油锅炸至成熟且外酥里嫩时,捞出沥油后摆盘。

锅放少许油烧热,放蒜泥、番茄沙司、白糖、大红浙醋和少许盐炒匀,起锅均匀地淋在炸好的里脊肉片上,撒些熟芝麻即可。

临安烧麦

临安是建水的故称,而当地的烧麦,也叫“烧馒”。这种奇特形状的烧麦,据说是明朝时期从中原传到建水的。如今,这种古老的“烧馒”早已在中原消失,却在建水小城还能窥得它原本的风貌。

将高筋面粉倒入盆中,掺入适量开水和面,然后饧面20分钟。猪肉皮下锅煮熟,捞出来制成茸,纳盆加入猪肉末,放适量盐、胡椒粉和食用油拌成馅料。

面团饧好后,揪成剂子并擀皮,包入馅料成烧麦状,上蒸笼蒸10分钟。最后配上蒜泥、小米椒碎、陈醋、盐、味精和白糖调成的蘸水,即可上桌。

凉拌草芽

建水是草芽的主要产地,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草芽色泽乳白、甜脆鲜嫩,是上等的食材,可炒、烩、熘、烧汤,做成凉菜也异常鲜美。

将草芽洗净,切成片,与香菜段一起放入碗中,加盐、味精、蒜泥、小米椒碎拌均匀,装盘即成。

菜品制作:何德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