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师生生命活力 展现课堂个性魅力
作者:朱祥玉、袁豪
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作为农村小学,我们不盲目嫁接高大上的课改经验,而是脚踏实地,依据校情、师情、学情,开展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科育人为核心的课堂激活了学生蓬勃发展的活力。
课堂教学改革从提升教师素质开始
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引导教师制定三年成长规划,包括个人成长目标、教育教学业绩、课题研究、教学成果等,教师发展中心通过不断拓宽路径,促使教师完成规划,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根据教师需求,统一购置教育教学书籍,供教师学习,成立“读书学会”,定期开展阅读成果分享会。除此之外,还通过网络研修、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教师素质。在此基础上,学校以深度理解教学理念为重点,开展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学校以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为抓手,开展竞赛活动,选出课改领头雁,把提升研究能力作为重点,开展“头雁引领”行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定期上公开课、展示课等形式,带领组员交流提升,形成“雁阵效应”。同时,通过校际交流,开展联合教研、课堂观摩等活动,在横向互学活动中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学校基于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每学期初面向教师、家长和学生征集教学中的问题,并按重大问题、一般问题分类,重大问题招标、一般问题定向,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开展研究。同时,学校借专家之力,进行研究指导,引领教学方向;利用检验室视导,发现教学问题,分享改革经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程改革意识大大增强。
高效教学范式从微环节发力
为了规范备课,学校形成了适合学校特点的高效集体备课模式:定备课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师各自完成个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说备课→集体议备课→形成集体备课→进行个性修改→课堂教学实践→集体自评、互议→撰写教学反思。这一模式摒弃了以前备课的条条框框,集中在学法指导上发力,实用性更强。
学案导学是我们落实“三自主”课堂的主抓手。我们着眼于每一个微环节,通过自主预习交流、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疑难等环节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三法”,即:课前预习有法、课堂学习得法、技能形成章法。训练六种能力,即:会观察——多角度、多层次;会质疑——有价值、与众不同;会倾听——能静心、能入耳、分主次;会表达——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会合作——配合默契、结果恰当;会评价——有针对性、有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梯度,有高度,教师教得有激情,学生学得有滋味,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开展范式教学的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构建适合学生、适合自身的个性教学法。学校定期组织个性教学法评选活动并进行奖励。目前,我们形成了“朗读为主、整体训练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情境催生学习动力的小学数学教学法”“口语训练、情景表达的小学英语教学法”等十多种教学法。
拓宽课堂教学容量从课程整合入手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搭桥”整合是我们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整合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主题创编是我们整合课程的主要形式。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经过“内容梳理与重组、目标分析与整合、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实施、构建课程评价策略”5个步骤,研究开发出“主题阅读与写作”“生活中的数学”“指向表达的英语学习”“写字与艺术”“体育与文化”“美术与审美”“音乐与情操”“道德法治与思政”等校本课程。同时,学校创建了“生命教育”“名家大师”“国际特色”“综合实践”“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人文自然”“兴趣拓展”等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以微课化、订单式、走班制为主要组织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
评价是促使课堂教学理念落地的重要手段。学校积极推动评价方式改革,针对教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或一种教学方法,提供一个优秀案例、一节展示课、一篇论文,学校进行积分管理、分类评选。学校还通过随机抽取作业、综合测试、学生问卷、家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与学各环节进行监测。针对学生,分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若干方面,采用多元标准进行个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受到激励,找到发展的动力。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较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日渐多样化。课堂厚重而有内涵,素材鲜活且容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被激发,课程整合让教学焕发出奇妙的魅力。
(作者单位分别系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楚夏寺小学、泗水县育才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