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万精锐到百万大军,抗战中的八路军,如何保持战斗力?

文章来源:熊熊点兵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其中115师兵力15500人,120师兵力14000余人,129师兵力13000余人,另外八路军总部及直属部队尚有3000多人,全军兵力约46000人。

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全军兵力曾一度增加到1028893人。可以说从当初的数万精锐,成长为一支百万大军。

当然了,这个100余万人的兵力统计是包含了县区游击队在内的,当时的主力部队尚没有这么多人。以山东军区的部队构成为例,纯主力军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经历了残酷的抗日战争后,无论是八路军主力军还是地方武装,都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

有些人抹黑八路军是什么“游而不击”,这些人除了不学无术之外,连地图估计都不会看。

但凡是看看抗战地图的人都明白,抗战时我军的几大根据地都是在日占区拔地而起的。“游而不击”,能打出大片的根据地吗?

最近有人在我这里留言挑衅:说什么八路军打了什么仗,他怎么都没听说过?

对这种问题,我是比较无语的,因为在这种人的认知中,好像只有叫会战才叫打仗,别的都不算了。

敌后战场打了什么仗?我们不说大家都知道的那几场,我们也谈谈别的。

1938年7月到1940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大队级以上的“扫荡”有109次,累计使用兵力在50万人。其中1万人到2万人的“扫荡”有7次、3万人以上的“扫荡”有2次、还有1次6万人的大“扫荡”。

1939年1月到6月,平西三次反“扫荡”;冀东1939年3月反“扫荡”;1939年7月,日军6万大军9路围攻晋冀豫根据地;1938年到1939年底,冀鲁豫4次反“扫荡”。

1939年6月,日军“扫荡”山东沂蒙山地区;1940年1月,日军“扫荡”鲁西南根据地;1939年2月,晋绥边区反日军6路“扫荡”;6月大青山两次反“扫荡”。

以上还仅是抗战初期的情况,到1941年至1942年,日军对华北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更加疯狂,对根据地实施所谓的“三光”政策。在日军的“扫荡”下,我军则组织反“扫荡”作战,战斗的残酷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到1943年日军的“扫荡”频度降低,而我则实施“敌进我进”,不断恢复根据地,双方的交战次数照样频繁。

1943年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统计:今年1月到5月,与共产军交战次数为5524次之多,用兵达567424人之众。

那人问八路军打了什么仗?我想比较合适的回答是:每天都在打仗,没有间歇。

正是因为战斗的频繁,部队的战斗力才能锻炼出来。其实不单单是我军如此,就是国军中同样也是这样。

国军在抗战中表现比较好的那几支部队,哪一个不是打出来的?像胡宗南那样,坐拥几十万大军却极少与日军交战,那战斗力不废才怪。

但是打仗打出战斗力,说出来容易,具体实践却又哪里是那么轻松的呢?

以国军74军为例,这是国军在抗战中打出来的主力,其每次对日军作战的伤亡也是很大的。但是,作为中央军精锐,74军每次战后都能得到充分的整补,无论兵员还是武器弹药均是如此。

可是我军有这个条件吗?

八路军当时有军工部,各战略区也有兵工厂,但是简易的条件只能提供少量武器弹药。各作战部队的主要武器弹药,需要从敌人那里去夺取。

我们现在听起来说缴获武器弹药好像很轻松,可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

日本兵的武器并不好缴获,而且抗战中的日军非常顽固,其在战败前还要有意识地去破坏武器,就使得我们缴获日式武器是比较困难的。

相对来说,伪军的武器比较好缴获。

可是伪军的战斗力虽然低很多,但其大多时候是龟缩在炮楼内的,以八路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想在短时间内打下炮楼也不容易。而时间稍长,日伪军的援军便开至了,这样打起来也并不容易。

可不容易就不打了吗?绝对不行,不打的话自己只会更弱,而这是敌人所乐见的,所以必须要打。

打仗是一门精细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硬碰硬,既然我们的技术装备不足以跟敌人正面对决,那我们就想别的办法,要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创造出别的有利条件,来将敌人战胜。

从战略上讲,日本最大的劣势是什么?是人口少,资源少,这就使得日军的兵员是不充分的,发动战争和维持战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有人说我们敌后抗战打的仗规模小,甚至有时候只有三五个人东打一枪,西打一枪的,不值一提。

但是战争的目的在于什么?是听起来壮观,还是为了打赢呢?

当时日军最想跟我们打会战了,因为它们能打赢,而日军最不想打的仗是什么呢?是将兵力分散到小队、分队级,陷入漫长而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中。

那么我们应该称日本人的心,打它们希望打的仗吗?不能,它们最不喜欢打什么仗,我们就跟它们打什么仗。它们想打的时候,我们不跟它们打,它们不想打的时候,我们偏跟它们打。

比如在敌后战场上,日军集结一整个师团的兵力,我们全部集合起来也是吃不掉它的。但是我们在一大片区域内都在活动,就专门打日军的软肋,其想要维持占领就要占领所有县城,为了维持交通就要在各线设点,一个整个师团散下去,每个要点可能就十多个二十多个人了。

我们再怎么集中兵力也很难吃掉日军一个师团,但集中现有力量在有利条件下吃掉日军的分队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仗是小,但是打的多了,累计的战果就不小了。

而且这样的打法,迫使日军不得不在占领区维持相当多的兵力,而这些兵力本身在不断消耗,同时众多驻军点又在不断消耗日本的战争资源。更关键的是,由于抗日武装的存在,它即便深入占领到了这个程度,其依然无法顺利地汲取资源来回血。

战争的本质是打资源,如此资源不断损耗,却难以回血,日本能坚持下去吗?日本人为什么吃不掉我们,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呢?直接原因还是获取资源,因为它消耗不起了。

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敌后的抗战,很多事情就会想通了。要还是单纯执着于所谓的壮不壮观,建议去看苏德战争好了。

上面的这种打法,换句话说也叫人民战争,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不行的。

八路军刚到华北时才3万多人(其余留守陕甘宁),到当年年底的时候就发展到了8万人。到1938年,又发展到了156700人。兵力的快速扩充和敌后根据地的出现,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基础之上的。

新战士不断参军,新部队不断出现,八路军如何保持战斗力呢?这个话题很大,我们只说其中的一个侧面,那就是以老带新。

刚开至华北的八路军中,绝大多数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在当时的对日作战中,都是老红军部队打头阵、啃骨头,让新成立的部队打辅助,在战争中逐步学习战争。

当然,新部队中也不算是新兵,其指挥员和各级主官、战斗骨干往往也是从老部队中抽出来的。因此即便是新部队参战,这些骨干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样的仗打几次之后,新兵的伤亡比较小,但初步的战斗力就锻炼出来了,之后再打一两场硬仗,新的骨干培养起来,整体的战斗力也就形成了。

所以我们看1938年和1939年八路军的单位战斗力,仍然是比较强的。

不过这一时期军队扩大的速度比较快,到1940年时全军兵力便增加到了40万人,很多新部队还缺乏锻炼。

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硬仗主要还是那些老部队打的,当然伤亡也很大。

而1941年到1942年,日军集中重兵对根据地实施“扫荡”,此时我们还面对天灾和国军的摩擦,因此压力极大,部队的减员也很大。

因此1941年和1942年,八路军的兵力便只有30余万人。

在严酷的形势下,使用较大的兵团与日军作战已经不可能,所以我们实施“精兵简政”,有意识地控制军队规模。同时调整军队体系,实施主力军地方化,夯实民兵——地方军——主力军的体制。

当时的主力部队采用大小团的编制,其中甲种团保持三营九连制,乙种团只有两个营,丙种团则直辖数个连。

1944年中,全军有199个步兵团,其中甲种团34 个、乙种团74 个、丙种团 91个。这时甲种团的兵力一般也不到2000人,丙种团则只有数百人,因此将近200个团的总兵力也只有22万人,此外有纯地方军10万余人。

相对比较小的编制主要是受限于武器弹药的不足,并适应日军遍布炮楼的战术,小编制的主力军与地方军、民兵协同作战,在极高频次的战斗中,即便是民兵所得到的的锻炼都是极大的。

1944年,我们的敌后反攻已经开始,随着根据地面积的扩大和作战条件的改善,我们的部队规模也在扩大,当年底时八路军兵力已增至507620人。

到1945年,敌后反攻的力度更大,部队的规模也越大,到大反攻前兵力已增至91万人。大反攻后,兵力便增加到了峰值的1028893人。

所以说,八路军兵力比较大的扩充主要在抗战前期和后期,中期的兵力是维持在三四十万人级的。不过后期的兵力即便是扩充很快,但还是保持了战斗力。

因为这跟前期的兵力扩充不一样了,前期新战士真的就是新战士,我们的老部队太少,战斗骨干容易稀释。

而我们打造了民兵——地方军——主力军的体系后,主力军往往是地方军升格的,新的地方军则是基干民兵编成,而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民兵也是越来越多。

我们说过敌后的战争是很频繁的,在无数次战斗中,不管是主力军还是民兵,都在不断得到锻炼。前期我们是主力军地方化,后面则是地方军升格为主力军,其实都是适应战场形势变化的举措。

所以我们后来的百万大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残酷的战争中打出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