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借你三块滤镜,重读经典民歌

今天要读的这首诗,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里面的一首非常美的民歌,题目是《敕勒歌》。
来源:青青莲子-换个角度重读小学经典诗词
主讲老师:楚子老师-30年执业报人
《深圳晚报》全媒体中心主任
这是南北朝时期敕勒人唱的民歌。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壮丽图景。
尤以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文字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说明一下,这首诗里的“见”读xiàn,意思是“现”,显露的意思。

而这里的“野”,有人说读yǎ,我就不接受了,我还是读yě,我觉得读yǎ是故意凑押韵,没有意义。

为什么没有意义呢?

下次讲到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的时候,我们结合“远上寒山石径斜”里面的“斜”,再详细讲。

  • 《敕勒歌》这首民歌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的一致好评和传唱。

读到这里,这首诗似乎已经讲完了。

我们这一期课程,总的题目叫做“重读小学课本”。

所谓“重读”,一定不是重复读一遍,而是换一种读法,让你对一首熟得不能再熟的经典,本来觉得浅显得不能再浅显的低年级课文,通过一种新的解读方法,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让你对以前的学习产生一种疑惑:是不是我以前没有学过?是不是我以前没有好好学?

这样的一种重读,十分有意义。

首先是拓展思维,让你冲破标准答案,冲破思维定势,打开脑洞,启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把语文学活了;

其次是深度挖掘、深度解读,内容涉及文学以外的人格修养、社会百态、历史政治,让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大推进一个层次。

好的,让我们回到主题,《敕勒歌》这首诗,我们还能怎么来解读?

欢乐之歌

《敕勒歌》这首诗,我们刚刚说了,表现的是“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核心基调是“美丽”。

然而,我无数遍读下来,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另外一种基调,那就是走过大自然的美丽,走到人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自豪和欢乐。

明明是一幅山水画,怎么就“自豪和欢乐”了呢?

🌟1、诗的开头三个字,是“敕勒川”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敕勒”两个字还有点难认,于是认完了也就拉倒了,一般不会细细想【这两个字代表了什么】。

这两个字代表了什么呢?

“敕勒”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名字。所以,敕勒川,不是一个叫“敕勒”的平野绿洲,而是一个敕勒人赖以生存的平野绿洲。

这样一来,意义就丰富了。

游牧民族的生存,对大自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所谓的“逐水而居”,就是哪里有绿洲,就往哪里去。

绿洲,就意味着生存,意味着生命延续和种族延续的可能。

所以,这一句,可以翻译成“敕勒人赖以生存的那片肥美的绿洲啊”,大家读出敕勒人的自豪感来了吗?

后面那句“阴山下”,给了你一个定位,也给了你一个对比。

  • 首先是视觉上的对比:阴山是高大险峻的,平川是平坦辽阔的;

  • 其次是心理感受上的对比:阴山是让人敬畏的、不适合游牧的、生命无法对抗的,而平川是让人亲近的、可以安居乐业、赖以生存的。

通过以上分析,再读一遍“敕勒川,阴山下”,是不是自豪感就出来了?

🌟2、接下来,就是对绿洲的描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人是住帐篷的,中央隆起,四周下垂,拿来比喻天再形象不过了。但是比喻的贴切、形象之外,我们还必须体会到一种特别暖心的感觉。

为什么?因为帐篷不是冷冰冰的地方,而是温馨的地方,是人避寒和安睡的地方。

拿这么一个温暖得像是母亲的怀抱一样的帐篷,来比喻草原的天空,是不是换个角度在表达自豪感?

🌟3、接下来,就是千百年来公认最华丽的诗句了:天苍苍,野茫茫。

两处叠字的运用,到今天吟唱起来都如流行歌曲的歌词一般,通俗、流畅,毫无违和感。看起来是信手拈来的叠字,细细推敲起来,也还是很有讲究的。

苍苍,固然就是对天色的描绘;

而茫茫,就是对平野绿洲的描绘了。

“茫茫”是什么意思呢?没有边际,广大而辽阔。

这里的“野”,是长满牧草的绿洲,是享用不尽的自然资源。请注意,这个“野”,不是“笼盖四野”的那个“野”。

再回过头读一下:

  • 诗的开头两句,说明了敕勒人的平野有多么让人自豪,但是没有描绘其有多大;

  • 中间两句,转而对天空的描绘,的确有辽阔感,但是辽阔的天空下,谁说一定都是绿洲?

  • 到了“天苍苍,野茫茫”这里,敕勒人迫不及待地要说明一下、讴歌一下,那“没有边际,广大而辽阔”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野”、我们的“川”,我们的家。

这样看,是不是很让人自豪?

🌟4、最后一句,是神来之笔,“风吹草低见牛羊”

因为整首诗虽然辽阔,虽然豪迈,但是都有点空旷,这最后的结尾,一下子让整首诗生动起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最后一句是一个细节,吹过来一阵风——就这一阵风,让画面动起来了。

原来苍苍茫茫的大草原产生了变化,草被风吹低之后,露出了漫山遍野的牛和羊,露出了牧民快乐的世俗生活场景,也充分表达出了敕勒人自豪的同时,还对大自然的馈赠、对生活充满了欢乐。

这种解读,是帮助大家学会通过一片滤镜,来读诗。

这片滤镜就是让你穿越文字描绘的客观世界,去探索和感受诗人的内心体验。

因为诗歌的本质,说到底不是画山水风景画,而是诉说内心,是情感流露和表白——这样学诗,一定更懂诗。

战地之歌

《敕勒歌》这首诗,大家只知道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却不晓得这首诗歌的原唱,是在一场刀光血影的战争中完成的。

当时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政权叫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这时有一个汉人叫高欢,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鲜卑名,叫贺六浑(Hèlùhún ),还娶了鲜卑贵族女子为妻。

渐渐地,高欢当上了丞相,还把控了整个东魏的政权。

高欢想吞并西魏,统一北方,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征西战,打了无数场大仗。

后来的一次,把玉壁城团团围住,苦攻50天,昼夜不息,士卒战死病死者七万人,却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在战争极其危急的关头,高欢还得了重病,而西魏更是放出了谣言,说西魏名将韦孝宽用定功弩射死了高欢。

军中到处都在传西魏人编写的“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劲弩一发,元身自陨”的顺口溜,东魏军队听了以后人心惶惶,怎么办?

高欢为了安定军心,召集高级将领们摆酒设宴,自己勉强出席,以亲自现身的方式,让大家消除疑虑。

不过,他还担心见不到他的士兵们不信,于是他命令著名的敕勒族大将斛律金(hú lǜ jīn)现场唱起了他们民族最广为人知的民歌《敕勒歌》,高欢虽然重病在身,却自己也打着节拍应和。

斛律金是一位少数民族武将,性格敦厚直率,善于骑马射箭,行兵使用匈奴的办法,望着飞扬的尘土能说出有多少马兵步军,嗅地能知道军队已经离开这里有多长的时间。

他并不会创作诗文,但是敕勒族是一个性格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斛律金从小耳濡目染,唱起本民族流传最广泛的民歌,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只见他长剑出鞘,且醉且舞,只听得雄壮激越的《敕勒歌》在大帐内余音缭绕,帐外风萧萧,野茫茫,高欢一时心酸,不觉“哀感流涕”。

高欢统率的十万大军中,半数以上都是阴山六镇的边民。

《敕勒歌》虽然是敕勒族的民歌,但是诞生在阴山下,广泛流传于阴山南北,久为各族人民喜爱、传诵,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当高欢的官兵听到斛律金唱起他们极为熟悉的这首“乡音”时,自然勾起眷眷思乡之情。通过歌声,高欢的军帐里传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保卫家乡的信念。

终于,东魏军队稳住了军心,高欢全身而退。

高欢戎马一生,几乎每战必胜。

不料围困玉壁50天,却寸功未得,士卒死的死,伤的伤。高欢心急如焚,旧病复发,幸好及时撤军。

这一战,高欢一败涂地,不久便死去。

《敕勒歌》本来是一首美丽的田园牧歌,却在危在旦夕的军营之中,由一位身经百战的武将唱出来。

大家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除了雄浑辽阔的意境之外,是不是还增添了一种军人的慷慨激昂,面对失败的悲切悱恻呢?

民族之歌

我们已经说过了,《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这就特别有意义了。

因为那个时候,南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属于南朝的梁。

梁这个朝代非常有特点,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们都特别喜爱文化,比如,我们知道著名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就是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

那个时候,文人墨客已经形成了圈子,比如,竟陵八友,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文人圈子。

这些人整天在一起吃吃喝喝,彼此唱和,互相推波助澜,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文学潮流,在当时的社会上流行。

当时南朝的文人还特别喜欢写诗,从那个时候开始,文人都下很大的功夫研究汉字在声律和对偶方面的特点,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上面去,形成了平仄协调、音韵铿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体裁短小的诗歌形式,被称为“永明体”。

这些文学创新,为格律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那个时期,中国诗坛甚至还出现了李白、杜甫们的偶像。

比如说谢灵运,是李白的偶像:“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比如说庾信、鲍照,被杜甫拿来夸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那个时候,南朝的诗歌创造非常兴盛,其特点是华丽、雕琢、精致、纤弱、脱离社会现实。

到最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被南朝的贵族玩坏了,玩残了,玩成了“隔江犹唱后庭花”里面的“后庭花”——这里说的“后庭花”,其实就是一首诗,全名叫“玉树后庭花”,历史上被成为“亡国之音”。

而相对应的,整个北方,北朝,少数民族战乱不断,帝王们对汉族文化重视不够,因此政客们和文人们的诗歌创作陷入了黑暗期,流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少。

这个时候,北朝的民歌,却因为特别接地气,特别有力感,就像黑夜里的几颗耀眼的星星,特别吸引眼球,也有着特别的价值。

比如说《木兰辞》,是一首长诗,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再比如,就是今天读的《敕勒歌》。

这是什么感觉呢?

就好比你每天都吃南朝生产的超甜的蛋糕,一日三餐吃超甜的蛋糕,吃得都要吐了,这个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一只北朝特产香喷喷的鸡大腿,你说赞不赞吧。

于是,我们把南北朝的诗歌放到一起观察,你就会发现,《敕勒歌》的辽阔豪迈,是可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进入到南北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后,保留了一种原生态的力量、一种充满生气的精神。

就这一首短小的诗,让整个南北朝的诗歌文化,少了一点病态的萎靡,多了一点健康的生机。

而我们今天读到《敕勒歌》这首短诗,并不意味着北朝讴歌山水、家园的民歌就这么少,就这么枯竭。

其实当时,可能有很多这么豪迈的民歌,用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着西凉的乐器在草原上传唱。

只是今天,这些被称为“北歌”的作品,差不多都失传了,只留下了这一首作为北朝历史上的珍贵的、独一无二的文化遗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