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十三經》—— 傳承醫道的中醫原典
NO.1
国医十三经
《國醫十三經》
“十三經”原指十三部儒家經典,是由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於南宋。後來也產生了《佛教十三經》、《道教十三經》等叢書,欲學儒釋道者,均可從“十三經”入手,循序漸進。中醫學參贊造化、代天生人,歷史悠久、理論完善;但醫理精深微妙,醫書汗牛充棟;國醫學海不可無《國醫十三經》之舟筏。《國醫十三經》指引的醫學大道,入門純正、基礎扎實,才能深研醫經、直探真道、規矩準繩,繼而圓機活法、運用無窮,終歸易理、天人合一。《國醫十三經》是一套迅速成長為良醫的教程。《國醫十三經》傳承醫道的中醫原典,採用繁體字則接近古貌,故更為準確。
《醫學三字經》
是清代以來公認的醫學正統入門書,其內容深入淺出,純正精粹。
《瀕湖脈學》
是傳統脈訣代表,脈學心法完備、扼要。
《藥性賦·藥性歌括》,
其中《藥性賦》是傳統本草概說,兼取《藥性歌括》,更適於臨證應用。
《醫方集解》
內容詳備,廣收諸家名方,匯萃眾家方論,選方切於實用,文字通俗簡明,流傳甚廣,是一部簡明實用的方劑學專著。
此四部可谓醫道之門徑,它们對應基礎課程,初學者若不從基礎入手,則難明古經奧旨。
《黃帝內經》
《神農本草經》
《傷寒論》
《金匱要略》
《難經》
中醫四大經典、为醫道準繩,為中醫必學經典,乃醫道之根本、萬古不易之準繩。
《溫熱論·濕熱論》
《溫病條辨》
首選清代葉、薛、溫病大家著作。以為圓機活法之代表,尤切當今實用。明末清初大醫尊經崇原,遂有清代溫病學説興起。各家學説、臨證各科均為經典的靈活運用,在學習了經典之後,才能融會貫通,悟出圓機活法。可称为醫道圓機。
《宋刊周易本義》
《易經》乃中華文化之淵藪,“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此一部可称醫道溯源。對應醫道根源、醫家修身課程之一。
《醫學三字經》
《醫學三字經》是清代名醫陳念祖所著。《醫學三字經》全書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經》的體裁以三字一句的韻語概述醫學源流、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常見病;卷三、卷四詳論該書中所列各種病症的方藥,並在書末簡明扼要地論述了陰陽、臟腑、四診等中醫基礎知識。該書是清代著名醫家陳念祖畢生臨床經驗的高度總結,所列病證從病因病機、辨證治則到有效方藥,完備而實用。以三言韻語的體裁介紹了醫學源流及各種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治則、有效方藥,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完備而實用,是初學中醫的良好入門讀本。本次整理以清嘉慶九年南雅堂刻本為底本,以清光緒三十四年寶慶經元書局校刻本為主校本,並參考其他相關書籍進行點校。
《瀕湖脉學》
《瀕湖脈學》為明代李時珍所撰,《瀕湖脈學》是中醫脈學專著中的一部名著,乃李時珍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家脈論精華,於明嘉靖四十三年編著而成。該書用歌訣形式,依照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的次序,具體表述二十七種病脈的形狀、部位、頻率、節律特徵變化及其與病證的關係,指出了相似脈的鑒別方法,說理明白,分析透徹,集明以前脈學研究之大成。為後世學習中醫脈學的必讀之書。本次整理以明萬曆三十一年癸卯江西夏良心、張鼎思刻本百瞻樓藏板為底本,以清光緒十一年乙酉合肥張氏味古齋刻本為主校本詳加點校,以便讀者閱讀。
《藥性賦·藥性歌括》
《藥性賦》是學習中藥的啟蒙書,依中藥之寒、熱、溫、平四性將二百四十八種常用藥物分為四類,用韻語編寫成賦體,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於初學者誦讀記憶。本次整理以《珍珠囊指掌補遺藥性賦》清光緒二十三年李光明莊刻本為底本,清光緒三十一年福記書局本為主校本,參考一九五八年上海衛生出版社《珍珠囊補遺藥性賦》,選取其總賦中具參考意義者,詳加點校,標點斷句,以便讀者使用。
《藥性歌括》以四言韻語形式編寫,介紹了常用中藥的性味、功能、主治,內容簡明扼要,讀之朗朗上口,如“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衛”,歷來是師帶徒的啟蒙讀本。本次整理以《壽世保元》日本正保二年岡月宗知據明周氏光霽堂本影刻本為底本,以《壽世保元四言藥歌》清光緒二十年退省氏刻本為主校本進行點校,並按照原文內容列出藥品目錄,以便讀者查閱。
《醫方集解》
《醫方集解》為清代汪昂所著。內容詳備,廣收諸家名方,匯萃眾家方論,選方切於實用,文字通俗簡明,流傳甚廣,是一部簡明實用的方劑學專著。如清·費伯雄在《醫方論》謂:“當時之醫,每以《醫方集解》一書奉為枕秘。”《中國醫籍通考》則稱:“是書既出,遂為後世方劑學之圭臬。”
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三槐堂刻本為底本,以同年宏道堂刻本為主校本,清道光二十五年瓶花書屋刻本、清光緒三年蘇州掃葉山房刻本等為參校本進行點校。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黄帝内经素问》是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今人学习与研究祖国医学的必读经典。鉴于善本古籍存世稀少,我们特以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庚戌顾从德翻刻宋本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参照金、元以来多种《素问》善本及其他古代医学文献加以校核,希望向读者奉献一部内容相对准确,切近古籍原貌的读诵本。
本书采用繁体字,竖排版,使用现代标点符号,并根据文义适当划分段落。《素问》经文作黑体大字,王冰注文以宋体小字双行排印。 对底本中讹衍倒夺之文,或修改,或删补,或存疑待考,皆在脚注中予以说明。 对原书通假字、避讳字、异体字、俗体字均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做出处理。
《黃帝內經靈樞》
《黄帝内经灵枢》又称《灵枢》、《灵枢经》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本次校勘《黄帝内经灵枢》以任应秋教授旧藏明嘉靖间赵府居敬堂刻本《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本为底本,简称“赵府本”。因原书卷九缺失第十九页,相关内容参阅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三月影印本(书名题作“灵枢经”)。
本次点校《黄帝内经灵枢》采用繁体字,竖排版,加入现代标点,并根据文义适当划分段落,以便阅读。凡底本讹衍倒夺之文,或参照诸书修改,或指出疑点所在,均在脚注中予以说明。
《神農本草經》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时,将“诸经”中《本经》文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以《集注》为分界点,对《集注》以前的多种《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以前《本草经》;收载在《集注》中的《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保存于历代主流本草中。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散见于宋以前类书和文、史、哲古书的注文中。但是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和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均亡佚。为便于学习本草经典今以清代顾观光辑录《神农本草经》为校本校订出版。
《傷寒論》
《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醫界一般公認為漢末南陽張機仲景先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而纂輯成編,傳世《傷寒論》、《金匱要略》即保存了其書主要內容。
今將《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擇其善本重新點校,作為醫道之準繩列入“国医十三经”, 亦為學醫者之經典讀物 。
本次點校底本與校本底本: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原藏北平故宮博物院)明萬曆二十七年己亥常州趙開美刻、沈琳仝校《仲景全書》之翻宋本《傷寒論》,簡稱“故宮本”《傷寒論》。校本:中國中醫科學院(原中醫研究院)藏明萬曆二十七年己亥常州趙開美刻、沈琳仝校《仲景全書》之翻宋本《傷寒論》,簡稱“中研本”《傷寒論》。據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上海陳世傑氏起秀堂刻本影印,二〇一〇年九月第一版,中醫古籍出版社本;可參考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其他,《傷寒》敦煌殘卷、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千金翼》卷九卷十、《金匱要略》、《脉經》。
《金匱要略》
《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醫界一般公認為漢末南陽張機仲景先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而纂輯成編,傳世《傷寒論》、《金匱要略》即保存了其書主要內容。
今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金匱玉函經》擇其善本重新點校,作為醫道之準繩列入“国医十三经”, 亦為學醫者之經典讀物 。
《金匱要略方論》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論》中的雜病部分。
本次點校的底本與校本:元鄧珍刻本,明嘉靖補版校本:中國中醫科學院(原中醫研究院)藏明萬曆二十七年己亥常州趙開美刻、沈琳仝校《仲景全書》之《金匱要略》,簡稱“趙本《金匱要略》”。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原藏北平故宮博物院)明萬曆二十七年己亥常州趙開美刻、沈琳仝校《仲景全書》之翻宋本《傷寒論》,簡稱“趙本《傷寒論》”。據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上海陳世傑氏起秀堂刻本影印,二〇一〇年九月第一版,中醫古籍出版社本;可參考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其他,《傷寒》敦煌殘卷、成無己《注解傷寒論》、《金匱玉函經》、《千金翼》卷九卷十、《金匱要略》、《脉經》。
《難經》
《难经》,即《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3卷,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祥,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一难为脉学,二十二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尤其对脉学有详细而精当的阐释。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径》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难经》一书在中医理论和诊断学上颇有贡献。《難經》不僅闡釋《素問》《靈樞》經旨,還涉及漢前亡佚的古醫經要旨,同時發展了中醫基礎理論體系,而成為中醫奠基之作。
《溫熱論·濕熱論》
《温热论》一卷,系叶天士门生顾景文等在出诊舟中记录其言论整理而成。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清康熙年间名医。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丰富了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及治则方药,奠定了温病学理论基础,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次点校书选用华云岫所辑《临证指南医案》中《温热论》经锄堂刻本为底本,简称《华本》,选用唐大烈所编《吴医汇讲》问心草堂刻本中《温证论治》为参校本,简称《唐本》。
《湿热论》薛生白著,薛氏吴医中巨擘也。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为撰写《湿热论》,系温病学十大名著之一,开启湿热病之先河,对后世温病学发展颇具影响。本次点校书取《医师蒙求》嘉庆十四年五柳居刻本为底本,参校《温热病指南集》、《温热赘言》。
《溫病條辨》
吴鞠通(瑭)著,清代温病四大名医之一。《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合称中医四大经典名著。《温病条辨》不仅汲取和整理前贤的理论和经验,且结合吴氏自己的临床心得而成,它的重要性在于创造性地发展了温病学。《温病条辨》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完善了温病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规范了温病学中各种温病的概念、定义、定名,以及温病病因学、病机病理学、证状学、诊断学及治疗学,完成温病学建立单列学科的任务,故此书一出,即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本书选用嘉庆十八年癸酉问心堂刻本为底本,以光绪十九年癸巳上海图书集成本为主校本,参校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宋刊周易本義》
《宋刊周易本義》十二卷本,附四卷本。为宋朱熹所撰,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集宋代易学之大成的著作。本书兼采汉魏以来的易学学说,融合占筮、象数、义理于一体,并汲取了《易传》和中医学的营养,成为易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注本。它影响了元、明、清三代官学六百余年,为数百年间的易学开辟了广阔的诠释空间,在易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排印底本为宋咸淳元年吴革刻本,书末附有《周易五赞》及《筮仪》。
楼宇烈序
中华民族在保养生命、维护生命,消除疾病的历史中,建立了自己特有的生命医药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著作和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医药学理论和经验通过官办和民间教育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保健和医疗事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医要继承、要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根本。
国医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医易一体的说法。国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代出现了不少问题,遇到了不少阻力,其原因除了西方医学的冲击外,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国医药教育要重视对传统经典理论著作的传承。国医药经典理论著作凝聚了中华民族历代医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导着国医医疗实践,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医人才。《国医十三经》选取国医药经典著作汇集历代国医名家智慧,让国医教育重新回归传统,使国医文化得以正确的发扬光大。
楼宇烈
2014.4于北京
陆广莘 序
中医药学是生生之学,是帮助生命“扶正驱邪”的生命科学,与西医学属于两个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医药通过认识、利用、提升人体的自愈能力,保障人体健康。这种理念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医药学是生命哲学,是生命的实践,因而也是实践的医学。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只有把这点讲清楚才能从人类文明的高度让世界理解中医药。面对现代医疗危机,更应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华《国医十三经》用于解决现代医学难题,改变疾病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利用、提升人体的自愈能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努力发掘,请教生命;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应当遵循的理念。因此,我们重视传统中医药的传承,重视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发掘和研究,将传承传统中医经典著作《国医十三经》作为中医药教育的基础课程。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中医药大有可为。只要不断传承、发掘传统中医药理论,紧密结合中医的养生实践和临床实践,教育培养真正掌握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就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保障。
陆广莘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