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集萃的大观园——龙游民居苑
图/文by @琰棱
原创图文,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谢谢!
衢州市龙游镇在春秋时为姑蔑故都,历史悠久,文物精湛,其中明清传统民居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江南古代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鸡鸣山与县城隔水相望,风景秀丽,是城郊的一处风水宝地,历史积淀非常丰厚。从八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将龙游乡间部分缺乏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鸡鸣山保护起来,形成如今的鸡鸣山民居苑。民居苑有着极为理想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清澈的灵山江和秀美的鸡鸣山风景如画,搬迁复建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龙游民居苑迁建明、清期间的祠堂、民居、厅堂、书院、石亭、照壁、店铺等古建筑。建筑风格迥然有异,砖雕、木雕、石雕一应俱全,而且各有特色。这些工程宏大、艺术精湛的建筑是龙游古建筑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龙游灿烂悠久的姑蔑历史文化,更是龙游商帮的历史见证。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座历史博物馆,那些曾流落在龙游乡间的断垣残壁,在鸡鸣山上续写着历史。
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现搬迁古建筑有“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
民居苑入口处前立有鲤鱼厅照壁,原位于龙游横山镇后徐村,为明嘉靖年间徐氏兄弟双双考上贡士出资建造,喻鲤跃龙门之意。
金黄的树叶在墨绿色的小桥流水背景衬托下特别显眼。
有水便有灵气,但凡风水宝地都少不了这一池碧水。
古村、古镇也去了不少,古建也看得很多,民居苑的古建给我的感觉更为恢弘大气。
在整个民居苑里,砖雕、石雕最精致的一幢建筑当属滋树堂。原位于龙游县模环乡上张村的“滋树堂”,则建于晚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门楼的砖雕都是采用仿木结构,制作技巧炉火纯青,堪称龙游古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龙游商帮富豪宅第的典型。穿过一幢幢房子,每一幢房子里的摆设都各不相同,让人依稀感受到元的胸怀,明的内敛和清的精秀。
天窗或天井是古建筑中比较常见的设计,有采光、通风的作用,其实还可观景。
如果不说,你能猜到这里的建筑大多是搬迁过来的吗?每一片瓦都是精雕细琢,斑驳的色彩、枯黄的落叶,映出岁月的痕迹,仿佛长久以来就在此处,静静等待你的到来。
民居苑给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历史文化非常深厚。走进民居苑,就仿佛走进长长的历史隧道,掩映在冬日阳光下的白墙黛瓦和错落有致的林间书院,与散布其间的街巷、池塘、戏台,形成了明清时期传统自然村落中富有特色的生活场景。
在民居苑内,除了参观古建筑之外,还可以欣赏舞狮、木雕、蓑衣制作等传统工艺,让游客感受中国的传承文化。
“高冈起凤”是从横山镇高山顶村搬迁至鸡鸣山的一座清代建筑,三进三开间,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刚健,如大鹏展翅,傲视蓝天。人们无不为它其高大宏伟、气宇轩昂的气势所慑服。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建筑好像原来就建在这里一样,如此阔大、复杂而别致的建筑,它的每个大小部件都各就各位,按原样天衣无缝地复合组装,真可谓修旧如旧的杰作。
一个小小的心形水池,与背后的波浪型围墙也可以完美搭配。
鸡鸣山顶赫然出现一座古炮台,这座炮台是由日本人参与设计,国民政府建造,原料均为进口水泥和石块。炮台内分两层,有12个枪眼,1942年被鬼子的飞机炸毁了局部,1945年国民政府重修。据说,解放初期,这里驻扎了解放军部队一个交警排,在这里站岗放哨,保护铁路桥的安全。
雕龙画凤比较常见,而大象这种常见于东南亚的吉祥物居然出现在这里,感觉颇为新奇。
梨园戏台精致的木雕围栏和背景板上的剪纸
白墙灰瓦间的勃勃生机
搬迁而来的古建筑已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存。
傅家大院是整个民居苑里面最大的,总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保存非常完整。傅家大院的主人傅纤,明代以来世代为纸商,在龙游开创傅立宗纸号,当时也是非常的显赫,据说南宋官纸的60%都是由他们家进贡。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他家主人两次奉诏到杭州觐见,足见傅家当时的辉煌。至今造纸还是龙游县的主导产业,这和龙游盛产竹子有非常大的关系。
槐庭,建于明中期,呈四合院布局。
如果不是左上角的几片绿叶,整幅图就像是细细描绘的工笔画,这就是民居苑中的真实场景。
民居苑的设计者匠心独运,利用自然地势,将一座座古建筑安排得恰到好处,既各自独立,又互相照应,俨然是一座古建筑大观园。
作者简介:琰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