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南京人的郑州办学实践——李建华的清流
初识李建华是今年国庆期间在南京的一个朋友聚会上,知道了他在郑州当校长。学校叫“艾瑞德国际学校”。此前,他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助理、小学部校长。是被郑州“挖”过去的。
近日到郑州探访李校长,发现此公确实懂教育、长办学。三年时间成效斐然。
艾瑞德是一所私校,只设有小学+幼儿园。
像所有的私校一样,硬件优,光是校车就有10辆。
硬件大多在李建华之前即有,李建华带来的是办学理念和充盈在学童心里的温暖。
随李建华在校园里走动,凡遇孩子,皆跑过来鞠躬喊“校长好!”更有低年级孩子会抱着李建华的腿依偎亲呢,其状如爷孙相聚。
李建华说,学校一千四百个孩子见到他大抵都这样,而他则能准确叫出数百个孩子的名字。
(李建华自己发的朋友圈,记录了当天和孩子共餐的趣事)
如图,“校长陪餐”是李建华的日常行为。学生食堂有固定桌位,李建华每天会和三个孩子一起吃饭,日积月累,记住了很多孩子的名字和特征。
(李建华在学生食堂的固定座位。)
上面这位和李建华耳语的就是一年级的小男孩,问什么时候轮到他和李校长吃饭。
李建华说:“我也问自己,我是个男校长,为什么孩子们喜欢我?有一次我问一个孩子,他说因为你给我们讲故事。”
讲故事是指每周一升旗时在大操场上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至今,李建华雷打不动讲了120周。
还有每天下午送校车:4点半放学时,李建华率中层干部立于校车旁为孩子们送行,天天如此,已成习惯。遇李建华出差开会,会有孩子写纸条入“校长信箱”,说:“李校长,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您,想你了,你在外地好吗?”
类似这种充满温暖的细节在艾瑞德校园随处可见,李建华自己必做的就有“10个1”,除共餐、升旗日讲故事、送校车,还有如每天8:30给一个家长打电话报告孩子的进步,已经打个1000个;每天亲口为孩子录一个60秒音频——其中因有当天生日孩子的名字而备受孩子们关注——也已坚持了209天。
对老师,李建华所做也多为一些看似琐碎却耗时费心的细节:老师演讲下来忐忑不安,他懂“表扬要及时”,第一时间发短信表扬;老师在朋友圈发工作心得,他都一一转发,令当事人倍感重视。“管理不是用自己喜欢方式,而是用对象喜欢的方式,她们这个年龄的人,和我们不一样。”李建华说。
这些事情简单无难度,能坚持下来却大不易。李建华说,他回南京与同行谈及他的“10个1”,一些校长在钦佩之余也感慨不易做到。李建华也说这些都是提不上筷子的事情,“但它源于我个人的校长观:对一所学校而言,校长应该是一个温暖的符号,学校应该是一个温暖的田园。所以我才愿意去做,才坚持去做。”
李建华是2017年8月从南京到郑州艾瑞德学校任上的,三年下来,他的“温度教育”理念深刻改变了这所学校。“老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个工作,而是领悟教育真谛,视每个孩子为一个美丽的不同,发自内心地爱孩子,爱教育。该校柳亚青老师说:“别人要你做什么,你会排斥。你自己想做的,就会很用心不觉得累。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李校用他的样子带动了我们。”
与大麦同时,有浙江一学校的两名中层慕名来考察,当晚写了篇感悟,从同行比较的角度列数了艾瑞德教师的工作量和自我提升劲头,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背后原因大约就是柳亚青说的这个。
最终受益的是这里的孩子,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冰冷的事,而是充满快乐、享受和期待的过程。
李建华说,过去艾瑞德招生要发传单,一学年流失学生200多个。现在入学要写条子。学校所在的郑州高新区统考,艾瑞德外语第一,数学第二,语文第三。
此番郑州艾瑞德之行,几位同行皆为退休领导,见多了一般单位的企业文化,故对所见感慨良多。如张君,系南京高校老领导,他说:“这里的情况在其他学校很难看到。有时候很多都是在应付差事,这里不是,是悟出教育真谛,用心做事。”另一位金君亦用“用心”、“温馨”概括所见,称:“像这样办学能搞不好吗!”
以大麦观之,李建华郑州三年,不惟懂教育、做事用心,与私校体制亦有很大关系。李虽孤身赴任,但持有董事会赋予之充分权力,无体制内之弊端,少掣肘和内耗,可真正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方打造出艾瑞德这股清流。
李建华说:“其实我们做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归常识。很多东西都是常识,但现在能按常识做事的不多。”
只是,习惯了艾瑞德环境的孩子,日后出去读初中、进而步入社会怎么办?
长按 扫码
长按扫码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