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作不读书的借口
前天看《海滨故人》,略有感触,写了篇随笔《读书不为书所累》,有朋友看罢问我,这个不为所累是不是也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意。就这句话,我粗浅地说下自己的看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原文是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这段话是孟子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记载发出的质疑声音。其实对孟子质疑的理由我一直觉得有些牵强,以仁伐不仁,就可以仁胜之?就可不动干戈?至于说血流漂杵,完全可以认为是修辞的手法,史实并不会因为修饰或夸大的描述而改变。当然,这些并不影响孟子提出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的。
孟子是因为他对《尚书》的存疑,以至于感慨连圣人编纂整理过的著作,尚且不可尽信,何况其他呢。先不说孟子存疑的点是否成立,单说孟子以“亚圣”的身份,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是被后人所称道的。
但是,问题来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它的适用是存在条件和语境的。
首先,读书要有的“存疑的态度和不盲从”,一定是要建立在相当的阅读量的基础上。如果只读过一本书,接触到一种观点,因为没有让人信服,就产生“不如无书”的念头,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了解各方面各层次的观点和态度,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尽量全面客观的去判断。在这个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的过程中,读书,读别人的书,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关键词并不是“书”,而是“尽”和“信”。“尽”是全然,是程度;“信”是选择,是判断。这是一个人主观的特质,其实与“书”并无关系了。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即使换了其他什么,譬如星相、命数、占卜,他也一样会“尽信”的。
最后,我们来说“信与不信”的问题。其实这里面还包含了现在非常流行的对“辨证的看问题”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说,“辨证法”是这世界上最无用最有害的谎言。这种看似公平公允的哲学观点,其实就是混淆事非模糊概念的诡辩术。当诡辩术横行,任何观点都会不成其为观点。这个时候,信书与不信书,都不再重要了。
所以说,与其反对“尽信书”,不如先做到“尽读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才是问题的根源。
当一个人还没有做到“尽读书”时,就先想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能让人认为他是为了不读书找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