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荐 | 八天环游世界
堡仔来啦!
亲爱的堡仔饭们,堡仔想跟你们打个赌:只要八天,我就可以带你们环游世界。
我们会走过伦敦的大街小巷,从中世纪乔叟勾绘的城墙之下穿越到维多利亚的大都会之中;
我们会观赏观赏巴黎女神游乐厅、马戏团的宏大场面与街头游走女人、栗子摊贩的众生相;
我们会坐着四轮马车在纽约的麦迪逊大道上飞驰,欣赏街道和花园里的春色;
我们会在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看浪漫与罪恶并肩而行;
我们会透过一个寻常人的眼光,了解都柏林暴动的始末;
我们会了解殖民地开拓期墨尔本先民们的艰难岁月和动人故事;
我们会遍览新宿声色犬马,明治神宫静谧深邃,竹下通潮流文化火星四溅,神保町古书墨香扑面;
我们会在柏林的施特赫利咖啡馆里看到人们冷漠地翻着报刊,听听老军官们的高谈阔论。
那么,让我们启程吧!
01
【作品】笔尖下的伦敦
【作者】珀西·H·波恩顿
(Percy H. Boynton)
【作品简介】如果说哪本书能将伦敦城魔幻般还原于我们面前,同时还让我们一睹各个历史时期英国文学大家的风采,那就非《笔尖下的伦敦》莫属了。芝加哥大学教授珀西·H·波恩顿深入挖掘了英语文化为人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文学财富,不仅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而且带领人们遍观千年,从中世纪乔叟勾绘的城墙之下穿越到维多利亚的大都会之中。在他笔下,英国的文坛巨匠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和狄更斯等人,一下变得鲜活起来,仿佛随时会从书中走出,亲切地伴着我们一起,穿梭于千年伦敦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正如约翰逊所言: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也厌倦了生命;因为伦敦有着生命中所包含的一切。
【作者简介】珀西·H·波恩顿(Percy H. Boynton),美国人,生于 1875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他在芝加哥大学任英语文学教授近四十年,在英语文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他著作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前沿再发现》(1931),《文学与美国生活》(1936),《美国与当代小说》(1940)等。
02
【作品】巴黎速写
【作者】乔里-卡尔·于斯曼
(Joris-Karl Huysmans)
【作品简介】1880年,德加《舞蹈课》与马奈个人展的同一时期,于斯曼的《巴黎速写》(Croquis Parisiens)首次出版。作者在之中的一系列描绘,记录了当时生气四射的巴黎社会万象。一系列精细逼真、浓墨重彩的写实文学手笔,勾画了女神游乐厅、马戏团的宏大场面与街头游走女人、栗子摊贩的众生相,在角落与片段中重建了一座晦暗又闪亮的“光之城”。如同早期印象派的手笔,《巴黎速写》打破了常规的视觉感受,移步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对情感色彩的捕捉,在时而华美时而猥亵的情节中偶露黑色幽默,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它奠定了于斯曼在19世纪法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作者简介】乔里-卡尔·于斯曼(Joris-Karl Huysmans,1848—1907)生于巴黎,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转型中的重要作家,象征主义的先行者。其作品语言灵活多变,内涵丰富,细节描写令人叹为观止,以物质形象体现精神世界,并带有反讽色彩。于斯曼精于小说的创新,擅长对颓废主义和悲观主义进行深度剖析,因此评论界时常将他与叔本华并列。
于斯曼同时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标志着19世纪法国文学史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他早期参与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活动,以一篇小说《背包在肩》而成为“梅塘集团”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该集团成员除了左拉、于斯曼,还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后来,于斯曼因为小说美学、诗学倾向、宗教观念上的观点与左拉相抵触,逐渐离开了自然主义流派。
03
【作品】纽约往事
【作者】詹姆斯·布兰德·马修斯
(James Brander Matthews)
【作品简介】《纽约往事》包括《曼哈顿花絮》与《曼哈顿情缘》两部分。两部分均以一年之中每月一篇的形式,记录以曼哈顿为背景的12个小故事,19世纪末纽约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情节生动有趣,资料详实,涉及纽约的每一个角落,可称之为记录时节的纽约城市月历。
【作者简介】詹姆斯·布兰德·马修斯(James Brander Matthews,1852—1929),是美国作家、教育家、评论家,美国首位戏剧文学教授。马修斯出生于新奥尔良,成长于纽约市,毕业于哥伦比亚法学院,却钟情于戏剧文学。马修斯从1899年至1924年退休,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戏剧文学教授,并创立了戏剧博物馆。马修斯的著作有三十余部:他创作的小说和戏剧风格独特;他的论著被用作高中和大学的教科书;他写自传,也为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作传。因弘扬法国戏剧文化,他在1907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
04
【作品】爱丁堡笔记
【作者】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作品简介】《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生动有趣也是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
【作者简介】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与旅游作家,也是英国文学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著有《金银岛》、《化身博士》等小说。他早期的游历为其创作积累了资源。20世纪晚期,史蒂文森被逐渐评价成一位拥有过人洞察力的艺术家、文学理论家、随笔作家与社会评论家,作品被收入西方经典中,并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05
【作品】都柏林城事
【作者】詹姆斯·斯蒂芬斯
(James Stephens)
【作品简介】《都柏林城事》由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都柏林的暴动》和其代表作《金坛子》两部分构成。《都柏林的暴动》是一部以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为背景的作品,这场起义是一次由爱尔兰共和派以武力发动的为从英国获得独立的尝试。书中并无政治性的口号,而是以一个寻常人的眼光,记叙了起义中的所见所闻。《金坛子》则是融合了哲学、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永远绕不开的两性探讨的一部独特的故事集。
【作者简介】詹姆斯·斯蒂芬斯(James Stephens)(1880—1950),是一位爱尔兰小说家和诗人。作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小说、诗歌、选集、杂集、通讯文、文学评论等,代表作主要有《金坛子》《半神》《迪尔德丽》《爱尔兰神话故事》《国王和月亮》等。当中许多作品以全新的方式讲述了爱尔兰的神话故事,幽默感十足,同时不乏抒情。他的几部创小说也是从爱尔兰的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金坛子》更是经久不衰,不断为后人传颂。他的作品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爱尔兰的文化特色,向读者传达了爱尔兰的风俗习惯,记录了爱尔兰一个伟大的转折,至今我们仍能在都柏林市中心的作家博物馆里找到他的作品。
06
【作品】墨尔本回忆录
【作者】罗夫·博尔德伍德
(Rolf Boldrewood)
【作品简介】每一座城市今日的繁华背后,总隐藏着某些坎坷心酸的故事。墨尔本,便是这样一座城。而《墨尔本回忆录》一文,便能帮助您从它起初的样子,一点点更好地认识这座城。 比起晦涩抽象的史料,作为这段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的罗夫·博尔德伍德,对于这段历史有更多的发言权。他生于英国伦敦,后于1840年全家移居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期间一直坚持从事写作。
与其说他见证了墨尔本的发展改变,不如说墨尔本寄托了他的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也因此他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期墨尔本的故事:殖民开拓期的艰难险阻、与各方斗争时的果敢甚至残忍、原始土著势力的衰退和消亡、先民们的智慧勇敢淳朴可爱、澳洲牛羊的发展始末、牲畜养殖的技巧与细节……还有这片土地上一点点发生的变化。19世纪40年代墨尔本的城市面貌在书中一一呈现。
【作者简介】罗夫·博尔德伍德(Rolf Boldrewood,1826-1915)原名为Thomas Alexander Browne,生于英国伦敦,后全家移居澳大利亚,他在悉尼接受教育,后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创作文学作品,他的小说主要描写牧场和金矿的生活。最早创作的小说《人生起伏:澳大利亚故事》(Ups and Downs: A Story of Australian Life)并未引起多少重视,直到出版了《武装抢劫》(Robbery Under Arms)后,博尔德伍德才开始受人关注,而这本小说也成为了澳洲文学经典之作。《墨尔本回忆录》是博尔德伍德的回忆自传,记录了作者年轻时在墨尔本的经历,同时也描绘了19世纪40年代墨尔本的城市面貌。
07
【作品】东京物语
【作者】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幸田露伴
【作品简介】《东京物语》包括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关于东京的小品文、太宰治的《东京八景》以及幸田露伴的《水之东京》,一共四部作品。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角度,用各具特色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不同时期的东京百态。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多为历史题材,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青森县人,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和贵族院议员,经营银行、铁路。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灭,不满现实的人生,几度自杀未果。一九三五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因出版多部带有哀切的抒情作品而深受注目。一九三九年,他的《女生徒》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一九四八年,他以《如是我闻》再度震惊文坛,并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旋即投水自杀,结束了其灿烂多感而又凄美悲凉的一生。
幸田露伴(1867-1947)是一位日本小说家,本名为幸田成行(こうだ なりゆき),生于东京,以《五重塔》和《命运》等作品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他的随笔《水的东京》如浮世绘般清新细腻,展示出东京的多样面貌。
08
【作品】柏林万象
【作者】卡尔·费迪南德·古茨科
(Karl Ferdinand Gutzkow)
【作品简介】《柏林万象》一书为所有对柏林历史与轶事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场盛宴,古茨科在其中讲述了19世纪在他的家乡——世界之城柏林——发生的人与事,包括城市面貌、建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戏剧与文学。
【作者简介】卡尔·费迪南德·古茨科(Karl Ferdinand Gutzkow,1811-1878)生于柏林,自1829年起先后在柏林、海德堡、慕尼黑学习哲学、神学、语言学和新闻学。1831年与沃尔夫冈·门采尔在斯图加特办《文学报》。1835年因门采尔告密,与H.海涅以及“青年德意志”派作家被德国联邦议会以“亵渎宗教”、“有伤风化”的罪名禁止作品出版。
他是“青年德意志”文学的主要代表,从激进自由派立场出发,撰写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政论。他最成功的诗体悲剧《乌里尔·阿考斯塔》,针对19世纪30~40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辩论,表现了反对教权、提倡容忍的主题。著名喜剧《达尔杜弗的原型》(1844)讽刺德国现状,特别是文字检查制度。重要小说有受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影响创作的《多疑女人瓦莉》(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