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作协】赵庆海︱寂静山村,不再寂寞的我
寂静山村,不再寂寞的我
文/赵庆海
我居住在龙江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缸窑。百余年前张姓老板等五人在此立窑烧缸,小屯逐渐壮大,遂得名缸窑。它依山傍水,林茂草丰,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陪读及农村少子化等原因,昔日喧闹的乡村变得寂静起来。与此同时,做为商店老板的我,赋闲的时间逐渐多了起来。拍拍乡村的景致,写写随时的心得逐渐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欢“舞文弄墨”由来已久,回顾一下那些让流水带走的光阴故事。上初三时,我的作文经常做范文被老师当众朗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也跟随过汪国真那《年轻的风》,写过些朦胧的句子。1999年,民办教师的我写的《沁园春,国庆》获本地中心校组织的国庆五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后来由于政策的原因,我离开了校园。忙于春耕,夏耘,秋收,冬贮,生活中远离琴棋书画诗酒花,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2019年二月末,我在关注的公众号上阅读了鲁楠老师的《河畔山村屹窑塔》,说的就是我的家乡缸窑的故事:一是百年历史的泥缸(陶)文化,另一个则是有万年之久的细石器文化。无论鲁楠老师此文有心栽花也好,无心插柳亦罢,反正它在我平静多年的内心激起了层层涟漪,并逐渐热浪翻滚,澎湃起来。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我有义务,有责任传承历史,宣传家乡。兴致骤起的我,经过五天的准备,写了美篇《缸窑往事》,鲁楠老师阅后给予肯定并转发朋友圈,后又把我拉入《朱家坎往事茶亭》群。随后,此文被家乡人纷纷转发,引起了小轰动。五、一前鲁楠老师又建议我以此为基础,写一篇记实性质的叙事散文《话说缸窑》,欲推荐给县政协主编县史的武兆林老爷子。我以先前的美篇为铺垫,先后走访了村中十余位老人,其中最年长者八十七岁。几经易稿,鲁楠老师阅后经朋友上交并发表在《龙江文苑》上。成为我作品变铅字的人生第一次!此文已发表在《龙江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上。
刚刚起步的粗浅文字,引起了学斌大哥(县作协副主席、我们景星分会主席)的注意。2019年夏的一个下午,远在大连的学斌大哥主动加我进行微信长谈,力荐我加入龙江县作家协会。学斌大哥发的每一条语音都五十多秒,可见情之真,意之切!此事也得到了朋友庞明朗的积极斡旋。去年,我因美篇《畅游呼伦贝尔》被明朗弟拉入景星作协群,正式加入景星作协分会。
莫道春光难揽取,心若向阳花自开!2019年7月7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二十五年前,我因贫困等原因惜败那个年代高考的日子,抱憾终生,我的青春,我却做不了主!二十五年后,命运之神终于垂青于我,这天,经过县作协相关领导的批准,我正式加入了龙江县作家协会,大有游击队变成正规军的感觉。惊喜,总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开会前,新上任的滕主席特意同我交流了一翻,心中倍感温暖。此后,也得到常务副主席刘姐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加入作协一年多来,我共发表作品四十余篇。其中在市级公众号《齐齐哈尔文艺》上发表三篇《酱茄子、二米饭》、《灌地那些事》和《沙果黄杏忆乡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记忆中的朱家大坎》一文阅读量近千,曾唤起作协副主席刘姐的美好回忆。且县政协主编的《龙江县文史资料专辑》又收录了我的四篇文章。有点小激动的是,抗疫文章《风雪防控路,最美逆行人》经县文联领导陈雪梅女士推荐,发表在了国家级网站《中国老区网》,《网信龙江》也予以了转发;国庆前夕,我积极参加县文联组织的抗美援朝老兵采访,所撰写文章均发表在《齐齐哈尔文艺》;前几日,《灌地那些事》一文获得齐齐哈尔市文联和扶贫办联合征文三等奖,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奖状、奖品和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的证书……学斌大哥说我一发而不可收!看看文友们的作品,我却深感差距与不足,特别是作协滕主席,刘李二位副主席等老作家没少对我的作品进行指导和校正,这里一并致谢!
前几日,与高中时的同学视频,谈到我加入作协一事,他鼓励我说写写吧,把年轻时没倒出来的墨水写出来!小学时,姐姐也曾经问过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当时脱口而出是长大以后当作家。虽然贫穷没有限制我们的想象,却扼杀了我们的理想。如今,姐姐和我及妻子的大学梦都通过下一代得以传承并实现。由于这份喜爱,我的生活很充实。小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都凝于心中,汇于笔端,我热爱家乡,我要赞美家乡!
寂静山村,不再寂寞的我,将继续边走边拍,边拍边写——记录我们这美好的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别是战胜新冠疫情后重新火热的中国,重新火热的新农村,以及人们在小康路上勃发的英姿!龙江作协,我会因你而骄傲,你会因我而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
赵庆海,笔名乐在途中。景星人,曾作过教师,农民,现为个体工商户,喜旅游,爱文学,好写作。龙江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于网络平台,代表作《话说缸窑》,《家乡的西河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