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又要杀功臣了,你小心点
文/子非鱼
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你陪他征战沙场、戎马一生,最后他黄袍加身、享九五之尊,而你却“不明不白”的被杀了。
开国皇帝杀功臣,听的多了,就感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其实,也不是每个开国皇帝都杀功臣。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会杀掉一路陪自己走过来的好兄弟?真的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我们来看几个一统王朝:汉、唐、宋、明。(注意,严格来说,宋并不是大一统王朝,与之鼎立的,北宋有西夏、大辽,南宋有金。但因为宋是汉人建立的王朝,故被认为是正统王朝)
1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初任亭长。他虽不算布衣出身,但实与布衣无异。在经历了秦末群雄混战后,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胜出,并最终建立的汉王朝。
当时的大环境是,天下初定、人心尚未完全归附,如果这时还搞秦朝的暴政,或百分百推行郡县制,极可能让天下再乱一回。所以刘邦施行的是“一国两制”,郡县制+分封制。
分封制可以稳定当时的一大批功臣。因为正是这些功臣一路帮着刘邦战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而此时距秦灭六国也就几十年,分封制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淡出历史舞台,如果只赏金钱或封官赐爵,恐怕这些手握军权的功臣会马上翻脸了。
所以,刘邦就搞分封,先稳住这些功臣,然后再逐个击破。如果你看过汉书,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刘邦平定天下,分封之后,常有如下记录:某某王反,高祖起兵平之。
为什么刘邦分封的那些异姓王会一个个起来反叛?也许是真反叛,也许只是被记录了反叛,无论真相如何,刘邦一定会逐个杀掉。他自己起兵反了秦,也一定会担心有人起兵反了他!
最能说明问题的韩信。按理说韩信功劳最大,但他却没有被封王,只得了一个淮阴侯的头衔,最后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害了。
这么大的事,刘邦会不知道吗?他一定知道,而且是默许了。因为这个功劳最大的人,也是最可能颠覆他已建立的王朝的人。
2
唐朝的开国皇帝其实是唐高祖李渊,但他早早的就被儿子李世民赶下了皇位,所以大唐一统之后他会不会杀功臣?我们不知道。
我们来说说李世民,天可汗。(魏征的故事就不说了,老生常谈)
结束南北朝大分裂的是杨坚建立的隋王朝,只可惜也是二世而亡,先按下不表。
南北朝是一个贵族与皇族共同治世的时代,贵族的权柄甚至不会弱于皇族。这时的贵族是真正的贵族,他们不相信皇帝的唯我独尊,不认为自己比皇帝低上一头。
李世民家族源于陇西贵族,隋王朝二世而亡之后,天下大乱,纷争之后由李世民家族掌握了天下权柄,从贵族摇身一变成了皇族。
那时距离隋朝结束南北朝,也就几十年。贵族们还活在与皇族共同治世的观念里,所以,这些贵族并不觉得李氏家族成了皇族,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贵族不愿意与皇族结亲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完全没必要。
李世民需要杀掉这些贵族吗?没必要,因为这时基本上不存在人心背向问题,这是大环境。
为了灭掉贵族的气焰,提升皇族的威望,李世民的办法很简单:编排姓氏排名,并公布于天下。
不管你是哪个贵族,势力多强大,想要提升自己姓氏的排名,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进朝廷做官,官职越大,排名才越可能靠前。
你看,问题解决了,那些贵族菁英为了让自己名列前茅,一个个都离开了家族,到朝廷报到了。久而久之,贵族不复存在了。
李世民本人呢,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诺,这就是贵族的胸怀!
3
宋和明的开国皇帝,之前写过,就不多展开了: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却火烧庆功楼?
只说一点,无论是杯酒释兵权还是火烧庆功楼,起因都是担心这些手下站起来反对自己,所以就先下手为强了。
......
四个王朝,两个杀开国功臣,两个没杀,我们来做个归纳总结。
李世民没杀功臣,是因为有贵族气质,天生的自信,他没必要杀功臣;
赵匡胤没杀功臣,是因为赵匡胤从小就生活在幸福家庭里,他性格温和,虽然担心手下人也会上演黄袍加身的事,但对功臣下不去手;
刘邦和朱元璋,都杀了开国功臣,他们的出身也很类似,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都担心有人像自己造反一样,造了他们的反。
结论:
凡是要杀功臣的开国皇帝,都是不自信的!自己心里没底,才要把功臣搞死,功臣不死,怕自己Hold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