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凤华/运河古街,天凉好个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王凤华

秋分已过,寒露将至。运河古街牌坊北面,两棵槐树的叶子渐渐黄了,东西两侧银杏树的叶子也黄了,灯笼树的树冠半绿、半红、半黄,看上去,古街变成了一幅画。

运河古街,依运河而建,东边是运河,西面是古街,因距离我居住的地方较近,所以我经常去运河古街走走看看。我在朋友圈里说过,我不在运河古街,就在去运河古街的路上。

运河古街是近几年才建成的,规划者和建设者营造出一种古韵的意境,我乐得享受这份古韵。古街东、西两侧是青砖灰瓦、高低错落、宽窄不一的仿古建筑,商铺鳞次栉比。古街就像一位身穿灰衫的古人,跟我对视、跟我对话,谈古道今。

从南向北的道路中间,隔大概五十米就有一棵杜梨树、枣树或槐树,让古街看上去颇有生机。那些商铺和院落的灰墙外,用竹竿交错围起的翠竹依然绿着,几朵鲜黄的或者一簇大红的月季花从绿竹里钻出来,特别鲜艳、醒目,似乎微笑着、热情地跟你打着招呼。

在这里,我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思想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这里,我能寻到我想要的“慢”与“静”。感谢运河古街源源不断地给我灵感,这几年我写了春、夏、冬的运河古街。早晨的、傍晚的、晴天的、阴天的、风中的、雨中的、雪中的运河古街,一次次给我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古街,你可以漫无目的地行走,也可以在一角木凳上坐下来,一坐就是半天,内心像秋日的阳光一样柔和、温软。抛开俗事的负累与外物的牵绊,静静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享受内心的简单与宁静,用淡然的心境,欣赏秋的静美。

因为古街与运河相连,所以去古街必去运河。古街往东就是运河,运河的水日夜流淌,河水泛绿,两岸草木葱茏繁茂。从古街东南侧去运河西岸,甬路两边,几棵高大的塔松映入眼帘,塔松四季常绿,是一种很庄重的深绿,一年四季颜色几乎看不出太大变化。运河两岸多是垂柳,除了垂柳,西岸上间或有一两棵梧桐树、几棵针叶松,再就是一些观赏的花树: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果。一片片沿河的绿草如茵,绿中带黄,光线与花草配合地非常默契。岸风悠悠,光影摇曳、树影婆娑、柳影婀娜。循着香气一路寻去,你会发现一朵新开的淡黄色或深粉色的月季,或者一只蓝紫色的喇叭花,我羡慕这些花在秋风中开得好舒服、好惬意!

恕我孤陋寡闻,岸上好多树木和花草的名字我都叫不上来,但不妨碍它们和我很熟悉,它们熟悉我的身影、我的脚步声,并且知道我爱它们,几乎每一棵树都认识我。走在岸边用不规则的石块铺就的甬路上,身上有秋风拂过,脚下有细碎的虫鸣,鼻中有花草香,头上有飞鸟鸣,心间有喜悦荡漾。

有时,我在秋雨中的运河古街行走,雨细如丝,连花针都不像,花针有些粗。不必撑伞,就是要享受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享受被细雨打湿的真实感。我用细腻的心思发现:飞鸟啄食过的小毛桃,在树下落了一地;蓝色的、深紫色的喇叭花在草丛里探出脑袋。我轻轻扒开带着雨珠的草叶,看到喇叭花的全貌,特别有精神儿,于是赶紧拿出手机拍照。

当我俯下身去拍花的时候,周围那些细小的花枝用身上的小齿齿拉拽我的衣袖、我的裤脚儿,大概以示对我的友好和亲热吧,我便回头冲它们一笑,轻轻挣脱它们的拉扯,边走,边拍,边看,边想,边醉。我用我的眼睛、我的脚步、我的照片、我的文字把它们的春、夏、秋、冬、晴、雨、朝、暮都做了记录,原谅我,老是来这里窃取灵感、复制欢喜。

以前总是觉得一夜之间树叶就黄了,现在可以看着树叶一天天渐渐地由绿变黄,能看到它演变的过程,内心感到特别的美。在甬路上行走,偶尔有人从我身边走过,经常是我一个人享受这份孤独的美,孤独是我内心的狂欢。

秋风微凉,运河两岸,秋的韵味渐浓,绿的柳叶、黄的树叶、白的芦花,色彩交错。运河东岸的楼群越盖越高,快节奏、繁忙的建设的声音,不绝于耳,与西面安静的古街,形成鲜明的对比。

遇到天蓝、云淡、风清的好天气时,我会在运河边、在古街内行走、静坐,任思绪飘飞。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古街,到处可见仿古的灯,像是垂着的两只耳朵,倾听着前朝旧事,像是睁开的两只眼睛,观看着现世安稳。

几位年长的老者,几乎每天都来古街,一边聊天,一边在东侧廊檐下的阴凉处一推一挡地打着乒乓球,一边听着咿咿呀呀的京戏《四郎探母》、《贵妃醉酒》什么的,更加重了古街的古韵。

当秋风吹落一片又一片黄叶,脚下便有了深深浅浅的忧伤,就像池莉一文中说的,这忧伤来自宋朝,来自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淡淡的,一分轻愁,几分美。

秋天本来就该是黄色的,秋的天高地阔,是天地之间的宽阔,更是内心的宽广。运河古街,仿佛是一座古城的缩影,一到深秋便自动地变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蓝天是一处高远的留白,南飞的燕子,排列成诗词的韵脚,成为画中最美的落款。

古街向北,正中央是一棵大槐树,树叶正一天天由绿变黄,树冠像巨伞一样,树下是一排用木板做成的木凳。上午,阳光晴好时,我常常坐在木凳上读书,槐叶儿一片片飘落,淡淡的,略带苦味儿的香气入鼻,鸟声悦耳,我赶紧把它们装进我的诗里。那时我正在树下读池莉的《从容穿过喧嚣》,顿觉时光静好,岁月静美。

秋风清爽,任它从后背、从双肩、从发间拂过,全身顿感无比舒爽。抬头看见,燕子掠过头顶,就像深秋的眼睛。一片云从头顶上飘过去,我的内心和天上的云一样散漫、自由,不觉想到南宋杨万里的“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是啊,微凉的秋,正是可人身、心的天。

当心静下来,我会发现一些细小的美好:蚂蚁和小蜗牛循着书香,爬上我的书页;几枚窄小的槐叶儿随风飘落,有的落在脚下,有的落在身旁,我干脆把它们加进书里当书签,比书中文字营造的诗意更美、更生动,恰好在读池莉的那篇“最怜秋叶难留”,意境很搭,特别美好。

在古街北侧的这棵大槐树下,从初秋到深秋,除了池莉的《从容穿过喧嚣》,我还读了野夫的《乡关何处》、苏童的《活着,不着急》、贾平凹的《万物有灵》。这个秋天,我在晴天读书,在细雨天读书,在秋风中读书,我仿佛成了秋的心脏和灵魂。

泡一杯玫瑰、枸杞、菊花、姜片、大枣的茶,滋润在喉,温润在心,用来抵挡秋的寒气。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见云聚云散,一阵风吹过,清爽到肺,温软到心。头顶上,飞鸟啾啾,身旁,黄叶飘飞,醉人的秋风中,时光的脚轻轻走过来。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王凤华,山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德州晚报》《德州日报》《潍坊晚报》《天津日报》《山东诗歌》《山东散文》《齐鲁文学》《中国华能》《鲁北文学》《当代散文》等媒体。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摄影:并蒂喇叭花

    清晨晨曦里,看到草栅栏上爬满了藤,且很有规律,甚是好看,拍下几幅.唯儿这一幅特别,是并蒂的,赋诗一首. 兄弟姐妹笑秋风 作者:潘长宏 2021年10月18日 花草萱莹各不同,开在春夏与秋冬: 喇叭并蒂 ...

  • 贺保双 | 霞落荆紫关(散文)

    霞 落 荆 紫 关   文|贺保双 儿子就要去外地上学了,第一次单独和他一起来个小旅游 ,也算一种仪式吧.                 --题记        1             车站竟是 ...

  • 【散文】吴利强/天凉好个秋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天凉好个秋 吴利强 持续数天的高温已经让人酷热难耐.叫苦不迭了,人们见面后总免不了发几句牢骚,以示对溽暑酷夏的反感和担忧,而后顺便问一问:"几时立秋?" ...

  • 【散文】石会文/天凉好个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 ...

  • 【老街风情】运河古街猫儿窝传奇 | 散文 高福岗

    猫儿窝,一个神秘而又富有情趣的地名,曾经在邳州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从明清时期的繁荣昌盛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前后数百年,却因为"让道于河",就悄然消失在了大运河的 ...

  • 【散文组章】天凉好个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天凉好个秋 上榜作品:    王  冠/秋时傲岸,细品一场秋雨一场凉    张富存/秋雨到农家    方   燕/人生入秋,暗香浮动    黄元太/秋 ...

  • 【散文】华之/出门都是看花人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华之 年年看花,年年乐此不疲. 人到了一定年龄,已经没有什么深重的哀伤了,也没有滔天的喜悦,却忽然有了看花的心情,一趟趟地向外跑,看了桃花看杏花 ...

  • 【散文】华之/花气薰人贴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华之 花气薫人. 我在秋天从心怡广场经过时,刚好迎 ...

  • 【散文】华书林/木渎神韵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木 渎 神 韵 华书林 在苏州的两天里,秋雨绵绵不断,为了办理一些事情,不得已冒雨跑了几个地方.来过苏州四次,两次赶上了下雨.烟雨江南给我的感觉似乎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无怪 ...

  • 涓滴成河·散文 高云华 | 四季老屋

    文/朗读者:高云华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老屋,有很多话要说,我认为我的老屋才是真正让人梦绕魂牵的那一种老屋.我去过西藏牧民家里,那房子是用高原特有的泥土盖成的,坚韧苍凉,受得住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风的侵袭. ...

  • 散文天地 | 周耘芳:乘 凉记

    乘 凉 记 文 | 周耘芳 入伏以后,天气酷暑难当,回到家里,打开空调,凉风阵阵,疲劳工作一天的我,马上就可以进入梦乡.但是,在这热气袭人的天气里,让我时常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儿时在老家乘凉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