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与营养不良筛查的数据标准化处理

杨秀花,闫洁,潘长鹭,赵文利,栗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目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儿童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营养不良筛查,为后续治疗提供营养支持,减少可能发生的营养不良,提高治疗效果;数据标准化以实现跨年龄间身高、体重的统计分析。

  方法:选用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5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将实测身高、体重等直接反映儿童营养状况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儿童营养不良筛查使用儿科营养不良评定筛查工具(STAMP)完成,以Z值法的3个评分指标,年龄组别身高<-2、年龄组别体重<-2和身高组别体重<-2评估营养状况;以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和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考察营养干预的作用和效果。

  结果:以Z值法评分得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治疗前生长迟缓的占0.34%,低体重的占2.36%,消瘦的占0.17%,与营养不良(3%)的健康儿童相比,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通过STAMP营养不良筛查发现高营养不良患儿(分值≥4)占比9.71%,与体重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体重系数<0.80(有50%患营养不良)或>1.30(有20%患营养不良)的患儿患营养不良的几率较高,且高营养不良群体的体重系数(0.852)明显低于低风险(分值≤3)患儿群体(1.051);STAMP≤3分的患儿身高与STAMP≥4分的患儿身高、STAMP≤3分的患儿体重与STAMP≥4分的患儿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前后,STAMP≤3分和STAMP≥4分的的患儿的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TAMP≤3分和STAMP≥4分的患儿,血红蛋白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46±19.27比95.12±13.51,t=4.985,P=0.001;101.55±21.97比95.05±11.22,t=4.031,P=0.001);治疗前后STAMP≤3分患儿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63±4.149比41.20±5.266,t=1.284,P=0.20);治疗前后STAMP≥4分患儿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96±8.429比42.17±3.574,t=2.013,P=0.05)。

  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无明显的营养不良特征,约10%的患儿有营养不良,需在治疗期间进行特殊饮食指导;营养干预对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过程起到明显效果,标准化数据对统计分析更便于使用、结果更精准,可以作为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跨年龄间统计的辅助手段。

通信作者:闫洁,yanjie804@sina.com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9;27(2):96-1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