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 敬业精神促进人才发展的规律
01
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坚持不懈的永恒动力
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坚持不懈的永恒动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为人才发展提供精益求精的卓越业绩。
人才发展需要各种动力,其中需要个体自我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从敬业精神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来看,敬业精神是促进人才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敬业精神的人,能够勤奋工作,勤能补拙,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积极进取,履行职责,严于律己,精益求精,能够锦上添花。具有敬业精神,人生就会为发展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像一台永动机,不知疲倦而忘我地努力工作,产生“虽九死而犹未悔”(屈原:《离骚》)的自信,让生命充盈厚实,让青春流光溢彩。
富兰克林在编纂《穷理查历书》时,为了通过历书对人民进行教育,把一些成语和箴言印在历书重要日子页面的空白上,比如“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提醒人们抓紧现在,及时努力学习和工作;“树不愁大,力不愁小,砍个不停,终能砍倒”;“涓滴不息,可以穿石”是教人做事坚持不懈,最后总能成功。(陶笑虹编著:《富兰克林传》,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富兰克林引用这些成语和箴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人才发展的实践证明,敬业精神能够为人才发展提供坚持不懈的永恒动力,这是古今中外人才成功的一条重要规律。
02
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
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坚持不懈的永恒动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认识的重要原理。
古往今来,每个成功者对待事业都应具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养成。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如果没有专心致志,就不可能聚精会神,就不可能形成思维的聚焦与思想的穿透力,就不可能精益求精。书法家王羲之写书法入迷的时候,误把墨汁当蒜泥,满嘴是墨汁,竟然毫不知觉。发明大王爱迪生认为:“要成功,首先必须立定目标,然后集中精神向目标迈进。”“我一天也不能放弃工作,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令我感到很愉快。”(李其荣编著:《爱迪生传》,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爱迪生能取得卓越成就,就在于他有超过常人的专心致志,就在于他具有超人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非常有利于激励一个人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重要的工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反而可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孔子在谈到管理者的素养时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意思是说,管理者如果端正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就没有任何困难;如果不能端正自身行为,就不可能使别人端正。孔子这是要求为政者具有敬业精神,端正工作态度,率先垂范,才能让被管理者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服从管理者,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的合力,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03
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精益求精的卓越业绩
敬业精神是一个人干事创业需要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重要主观保障。敬业精神为人才发展提供坚持不懈的永恒动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为人才发展提供精益求精的卓越业绩。
具有敬业精神者,必是勤奋者。自古以来,一方面勤奋出天才;另一方面天才都是来自勤奋。因此,凡是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往往都是勤奋学习和勤奋工作的人,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具有敬业精神,就能够充满对工作的热爱;我们热爱工作,就越能激发敬业精神,越是激发敬业精神,就越会勤奋工作;而我们忘我劳动,越能提高工作技能,就越能提高创新能力,就越能取得工作的成就。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成功的背后都是泪水,都是敬业精神的闪光,都是任劳任怨的踏实,都是默默无闻的付出。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凭借对人才学的挚爱,具有深厚的敬业精神,终于克服各种困难,成为人才学研究的主要拓荒者和领军人物,为中国人才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才发展史证明,敬业精神能够为人才发展提供精益求精的卓越业绩。敬业精神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正能量,是激发人生积极开拓进取的重要动力,是一个人追求成功和卓越的坚实保障,也是一个高贵的灵魂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