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情志学说,最多算半个中医;不懂情志学说,就是个糊涂病人

近年来,我也接触了不少中医人士和爱好者,在网上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中医的文章和视频,也参加了一些培训学习,遗憾的人,人们都在谈如何治病,什么汤药、针灸、按摩、艾炙、膏药、火罐、子午流注等各种疗法,很少有人谈论最核心的情志学说和情志疗法。

我数算了一下,结合中医理论能谈情志治疗的大家有郝万山教授、刘力红教授、曲黎敏教授、樊正伦教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等,可以说,谈情志学说的人很少,我敢说,这是中医的一个缺憾!

是情志理论不重要吗?非也,情志是中医的源头,《黄帝内经》第13章记载了黄帝的一句话: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术就是情志疗法。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间,许多著名医家非常重视情志疗法,后人总结为“意疗”,以移精变气为核心技术,留下了大量医案,是杏林一大趣事。

情志是生命的核心系统,如同电脑的软件。没有软件的电脑是裸机,没有情志活动的人体是死人。准确地说,情志包括着五脏神、五志和七情。

五脏神是:神、魂、魄、意、志。这五神分别藏于心、肝、肺、脾、肾五大脏器之中,是生命活力的集中表现。两者是体用关系。心是神之体,神是心之用;肝是魂之体,魂是肝之用;肺是魄之体,魄是肺之用;脾是意之体,意是脾之用;肾是志之体,志是肾之用。

什么是体用?譬如蜡烛是体,点燃后的光是用。

五脏神是五脏的内部活动,表现于外就是五志,分别是:喜、怒、悲、思、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人还有两种情志活动,即忧和惊。忧与悲相近,惊与恐相近,后来演变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每个人都有正常的七情活动,遇到好事的时候就高兴,表现出来的喜悦情绪是喜,喜是心之志,心是神所蒇之脏,高兴大了就会伤心。人被冒犯时会火冒三丈,表现出来的愤怒就是怒气,怒是肝之志,肝是魂所蒇之脏,大怒就会伤肝。人都有惦念和担心之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担忧,发生了不好的事后就会悲伤,肺是魄所蒇之脏,过度的忧悲就会伤肺。人都有思考和顾虑,思是脾之志,过度思虑就会伤脾。没有准备发生的事是惊,害怕发生的事是恐,恐是肾之志,经常被惊恐就会伤肾。

以上是对神志系统的大致介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孩子都喜欢吃甜的东西厌恶吃苦的东西,而药物都是苦的,用糖把苦的药包起来,孩子就愿望吃了,这就是对情志的巧妙运用。

有个人嘴角的一边长了个黑痣,她感到很丑,又担心是色素瘤,非常害怕会发生病变。因此,一时间她情绪非常低落。感到丑就无法高兴,不高兴会伤心;担忧会伤肺,想得太多会伤脾,害怕发生病变就是惊恐。你看,一个小小黑痣竟然使五脏不安。有一天,一个算命的对她说,你的黑痣长的地仓的穴位上,这是有钱有房有财产的标志,你要大富大贵了。她听后立即喜欢无比。情志的作用这就这样妙不可言。

不懂情志的人看病往往缺省思辨,不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就病而病,不是扎针就是吃药,往往让病人不堪重负。其实,扎针吃药是简单的,而情志整理并非易事。

人是很容易被暗示的动物,病人往往更容易暗示。大夫的一个表情和一句话,往往对病人影响很大,如果照顾到了病人的心理感受,让病人放下心理包袱,病可能就好了一半了。

人是身心一体的,身体上的病即便不是心因性的,心理的作用对病的愈合不能小觑。

现在人的心理压力都非常大,据有关介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都是心因性的,心病还需心来治,忽视了心理作用,你能称为合格大夫吗?

(0)

相关推荐

  • 有些疾病,神调不了,结永远打不开

    I导读:有报道称有些人做过器官移植之后,其性情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像器官捐赠者的性情.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身体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我们可以看看中医对情志学说的研究.(编辑/白术) 中医情志学说 作 ...

  • 心平气和,百病不生

    一.心平气和释义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引申:心平气和乃"七情无过激之侯 ...

  • 观舌辨病!这篇1500字舌诊干货,学会了你也算半个中医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中医的四诊里,舌诊尤为重要,我主张舍症从舌.舌诊作为下诊断拍板的关键,有时候甚至可以放弃其他的表证,只靠舌诊来辨证论治.但是许多中医往往把这个给疏忽了,将舌诊放在了最后.患者一 ...

  • 会用半夏泻心汤,你就是半个中医了

    根据<伤寒论>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我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言: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反酸,胃灼热:舌苔腻,或 ...

  • 会用半夏泻心汤,你就是半个中医

    会用半夏泻心汤,你就是半个中医了 实践派 4天前 根据<伤寒论>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我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言: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 ...

  • 零基础学中医:学完此篇你就成半个中医

    一.阴阳辨证金口诀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肾司二便之开合,少阴虚寒大便溏,小便也是清和长.小便灼热渴饮冷,此是阳证莫分说. 阴结便秘大便干,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 ...

  • 针灸治病为何备受推崇,中医讲解经络学说,真让人受益匪浅

    针灸治病为何备受推崇,中医讲解经络学说,真让人受益匪浅

  • 【智说健康】陈皮加它等于30味药,顶半个中医!

    中医上常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由此可见陈皮是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的. 陈皮同补药一起用则补虚,同沉降药一起用则沉降, 跟不同食物的搭配,不但可以放大功效治疗疾病,还能做成药膳 ...

  • 面诊,从脸上看健康状态,学会中医面诊,你也是半个中医,收藏吧

    今天来介绍一下面诊,<灵枢>中记载∶"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说明人体的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都会在头部有所表现 ...

  • 陈皮加它等于30味药,顶半个中医!

    "青岛海诺大药房" 中医上常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由此可见陈皮是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的. 陈皮同补药一起用则补虚,同沉降药一起用则沉降, 跟不同食物的搭配 ...

  • UC头条:科普|陈皮加它等于30味药, 顶半个中医!

    中医上常说, 陈皮同补药一起用则补虚,同沉降药一起用则沉降,跟不同食物的搭配,不但可以放大功效治疗疾病,还能做成药膳,和不同的食材泡水或者煮粥,更能缓解不同的疾病症状. 点击加载图片 1 陈皮+生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