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失败的孔子,伟大的老师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失败的孔子,伟大的老师
文/杨树军
虽说是圣人,孔子可以八卦的地方也不少。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的说法被人们讨论了两千年,让我们这位圣人的来历变得十分可疑。同样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头顶上明显的凹坑,那似乎是为了证明孔子天生的与众不同。但这些跟他最终成为圣人真有什么关系吗?
当别的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孔子的玩具却是那些祭祀用的礼器。孔子年少而好礼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公族子弟开始投在孔子门下学习礼仪。
在孔子看来,礼仪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作为学校课程算是宰鸡之牛刀。阳货是当时鲁国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某一天他在家设宴招待士子。孔子当时还在为母亲穿孝,阳货盯着孔子腰上的麻绳,说:“我这里正招待士子呢,今天不接待孝子!”
我们不知道孔子那次是去学习礼仪呢、还是去蹭饭——阳货那“货”的话果然很难听,跟他学礼也学不到好。
孔子的礼仪究竟是跟谁学的?孔子二十多岁的时候有没有去拜见过老子,谁也说不清楚——事实上,“老子”是谁、他跟《老子》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都不确定。但这位“老子”多半通过某种方式影响过孔子。除此之外,晋国、齐国和楚国是当时的3个大国,处于它们之间的鲁国只能小心翼翼、左右为难。鲁国的处境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子“三观”,这也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孔子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商的第一代王成汤,地道的圣人之后,但到孔子这里已经落魄到底了。贫且贱是孔子身上的标签,也是他的某种资本,他因此有机会学习很多常人学不到的技能,比如喂牲口、看仓库。或者为生计,或者为理想,我们几乎可以确认孔子在26岁的时候就开始开坛讲学,那算是中国最早的民办学校了。
如果说孔子一开始就立志于教书育人似乎并不确切。在当时,读书然后做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做官还没有成为贬义词。孔子35岁的时候去过一次齐国,之前齐景公访问鲁国时已经领教过孔子的学问,这一次孔子还提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臣父子各安其份,各得其所。景公深以为然,并打算重用孔子。但齐国的晏婴坚决反对,甚至计划除掉孔子。
此时鲁国的情况也是一团糟,孔子决定回家读书。这时有大批年轻人投奔在孔子门下。
孔子是圣人,但他似乎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教师。从政,或者说推行其政治主张一直都是他的首选项。为了从政,依附于叛军都曾是孔子的选项。假如政治清明,他完全可以放弃教书育人——或者从政期间时间优裕的话再研究点学问,大概就是孔子的理想人生了。
孔子52岁时终于等来了他人生最辉煌的3年——摄行鲁国相事,文备武事皆有成就;升任鲁国司法部长7天后他就诛杀了少正卯,曝尸三日,大快人心。他还想拆除鲁国三家实力最强公卿的城墙,目的是削弱他们的实力,但这次“强拆”事件成了著名的烂尾工程。旁边的齐国却从中感觉到了某种威胁,他们通过贿赂的方式就让鲁君疏远了孔子。
这已经算是孔子最轰轰烈烈的时期了。那几年,他前呼后拥、公务繁忙,应该也没什么多余的时间教书育人。
55岁时,孔子在已经不宜出门的年龄选择了长途跋涉,时间长达14年之久。说是去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实际上就是出国找工作。颠簸了十多年,在卫国和陈国断断续续工作了八九年,脚步始终没有离开今天的山东、河南,总之就是不顺。尽管仕途不顺,孔子学堂在变成行走模式后却一直在开门营业——许多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生来到了孔子身边。
孔子似乎从一出生就在为成为一个伟大教师而努力,只是他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相信自己可以拯救世界,恢复西周盛世。好在他这方面没有太多天赋,或者说当时的现实不允许他有太多作为,这使得他最终有机会成了一名伟大教师。
如果机缘巧合,孔子当然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司法部长——他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鲁国若干年,但天下礼坏乐崩的大势谁也改变不了。
说到底孔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他老师的身份——尽管他自己并不甘心于此。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都是历史赋予他的角色,但这些都算是无心之柳。在孔子的年代,他从未想过当圣人,甚至连次一等的“仁人”他都说“岂敢”;他在兹念兹的是推行文武大道,但他更希望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如果不能从政,教书育人也算是发挥余热吧?终其一生,孔子以读书人自居,优点就是好学,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洁身自好的君子。
今天的问题是我们太想成名成家了。放眼望去,满地都是比孔子还牛的大师、名师。他们心灵空虚、欲望滔天,怎么看都像是骗子。统共只有手掌大的空地,硬是建起了百米楼房——危楼高百尺,鸟都不敢去!
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叫帝喾,他的一个妃子曾经吞下一只鸟蛋后生下了契,他就是殷人的始祖。帝喾的另一位妃曾经踩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受孕,生下了弃,他便是周人的始祖。这样的“史实”被司马迁堂而皇之地记在了《史记》中——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孔子并不光彩的“来历”全是后人的附会吗?佛陀也是圣人,信徒们相信他的不同凡响也是从他的降生开始的。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夜梦一只六牙白象自左肋进入其腹内,不久,夫人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王宫。怀孕期满,根据习俗夫人回娘家分娩,当途经迦毗罗城外的蓝毗尼园的时候,孩子由她右肋间降生。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赋予某些人特殊的身世,是希望借助于他们身上的光环完成更伟大的使命。但几乎所有跟孔子直接相关的材料都表明:这个两千五百年前的读书人跟伟大无关。他有理想,有行动,既不伟大也不可笑。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他有说有笑,在当政者面前或苦口婆心,或掉头而去。他风餐露宿、口干舌燥,大部分时间却都在碰壁;他运气一般,只是在无意中成就了自己无比辉煌的人生。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还原一个圣人炼成的方式,但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不成功的从政者,孔子终于明白:跟学生在一起比想象的还要完美,沉浸其间,不再想着逃离,这里便是他永久的乐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