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是如何反应在“便便”上的?
日常四要素“吃喝拉撒”缺一不可,由此成就了不得不提的“便”事!
“便便”是胃肠道健康的晴雨表,人体的消化道,甚至肝胆胰,每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反应到便便上。小小“便”事,需要每一个人去关注!
便便是怎么产生的?
每天满足你口腹之欲五花八门的食物,先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小肠的吸收,最后的食物残渣就到达结肠,每日总量大约500~1000毫升。这些残渣在大肠内,其中一部分水分和电解质等会被大肠黏膜吸收,剩余之物会被结肠内细菌吞吃,从而产生发酵和腐败作用,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便便。
便便是什么组成的?
粪便的主要成分是不消化的纤维素,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黏膜碎片和大量细菌,还有未被吸收的消化道分泌物,如黏液、胆色素、黏蛋白和消化液等。
通常情况下,腹腔内大约有50ml的液体作为肠管。如果你是肉食者,不吃蔬菜和粗糙谷类的话,粪便组成大多是一致的,其中65%是水分,35%是固体,而固体成分细菌是大多数,最多可达50%,但大半细菌排出时己死亡。
便便是如何排出的?
便便形成后,结肠的集团蠕动会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到达乙状结肠储存起来,蓄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就会引起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可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综合动作:
第一步:直肠的感知;
第二步:要有神经反射和大脑的参与;
第三步:结直肠的运动;
第四步: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合作;
第五步:有胸腹腔压力的变化;
第六步:需要盆底肌的协调;
种种综合作用下,才能使便便顺利排出;由此可见,便便真不是个简单举动!
什么样性状才是好便便?
01
次数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者两天排便一次都算正常的,也有的3~5日排1次,关键是没有排便困难,便后舒适愉悦!便便多是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重100~200克。
02
形态
正常大便应该是条状成形的软便。如果大便不成形或者形态发生变化,就考虑可能存在肠道的炎症或者功能不好。
03
味道
正常大便应该有淡淡的臭味,但如果大便过于酸臭或恶臭,可能和消化疾病有关系了。
04
颜色
正常大便应该是淡黄色或者棕色,这是因为其内含有粪胆色素和尿胆素。成人因为食物较杂,大便的颜色会受食物颜色的影响,吃的不同,便便也会随之不同。
一般来说:
○ 肉食者的便偏棕黄色或黄色,略硬,有臭味,含有很多革兰氏阳性细菌;
○ 素食者的便偏绿色,较软,臭味或重些,含有很多革兰氏阴性细菌。
便便的形状
1
分开的硬块,像坚果,便秘患者多见;
2
像腊肠,这是典型的便秘患者的大便形状;
3
像香肠,但表面有裂缝,通常是潜在便秘的表现;
4
像香肠或蛇,光滑且柔软,这是每天排泄一次的正常大便形状;
5
软斑点有清晰的边缘,被视为理想的形状;
6
糊状,蓬松有参差不齐的边缘,消化不良的患者多见;
7
水样,无固体,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
便便的颜色
01
红色
便便是红色,多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但如果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便也会是红色,总之一句话,立即就诊!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可以将粪便染成红色,比如苋菜、红辣椒。
02
黑色
黑色的便便,一般考虑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多半是溃疡病出血了,在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以上种种,都不可忽视!另外,血制品、猪肝和有些药物也可以把粪便染黑,但多黑而不臭,出血的黑便是臭不可闻的。
03
白色
大便灰白似陶土,那么,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都可能会找上你。
04
绿色
绿色大便首先和饮食有关,主要是摄人叶绿素含量高的食物,像菠菜、油菜等,会引起绿色大便的产生。另外消化不良的患者也多见。
所以,我们要认真看待大便颜色传递出来的信号,特别是当身体也出现了异样时,需要尽快去医院做个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为什么有些便特别臭?
食物是由碳、氢、氧、氮、硫所组成,在经过分解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当然也是这五种元素,而里面的氮和硫会产生一股臭味,使得大便是臭的。但如果过分甚至是恶臭,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1 |
大便恶臭多是进食高蛋白食物或肉类较多,长此以往肠癌的发病率会增高; |
2 |
大便有刺鼻酸味,提示有发酵性消化不良,长期不缓解,需要就医; |
3 |
伴有腥臭的焦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
4 |
水便伴肉或鱼的腐臭味,多是肠道炎症的表现; |
5 |
肉汤样大便伴奇臭味,则多见于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
小贴士
清晨,起床产生的起立反射、早饭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都可促进结肠蠕动,产生排便反射。因此,早上排便符合生理要求,这对预防肛管直肠疾患是有很大的意义。要知道,排便是可以随意志而改变,所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是正确打开便便的方式。
作者 | 北京市海淀医院 郭银燕
编辑/排版 | 夹心、布丁、蛋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