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未入门,王镛坚持用小笔写大字,与古人正相反
当代书坛除了中书协是一大派系,还有一派是美院系。这两派既然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点是他们都推崇创新,不同点是中书协只取汉碑、魏碑的形,创造了丑书;美院一派更多引进西洋美术观念,创造了艺术字,或者叫艺术书法,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王镛。虽然他的字也被书法爱好者归为丑书,其实他的字和丑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他才会自称艺术书法。
所谓艺术书法,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一派的书法与艺术,其实主要是绘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王镛写字的视频中就能看出,他喜欢用小笔写大字。面对外界的质疑,王镛回应称:“我经常见到,有时一评论,或者报纸上冒出来说,我小笔写大字。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这个人的,作为当代一个书画家的,这个人的能力,能力方面,你比如说把握笔,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国画用笔
接着王镛说:“这个能力不能是很单调的,而且我这个小笔写大字,也有很多是我从比如说从李可染先生,我发现他的用笔就很特别。从笔尖到笔腹到笔根,整只笔都能充分的在他画画中,或者写字上都能充分的用到。这个不一样,用笔尖写字和用笔腹写字不一样,用笔腹写字和用笔根写出来,那线条的力度也不一样。他表现在纸上的,给人的那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下清楚了,王镛小笔写大字来源于画画,这样一来可就乱了,画画的用笔可就丰富了,不仅小笔,什么笔都能用。甚至都不局限于毛笔,中央工艺美院的韩美林就用刷子画画,也自称是中国画。这笔一乱,用笔的方法也就变了。比如说王镛推崇的这个小笔写大字,在写大字的时候必然要用到笔腹和笔根,这传统书法的要求截然不同。李可染在画画时这样用笔,在写字的时候也不会这样,他的字能看出来,字画还还不一样的。
古人严禁小笔写大字,大笔写小字则不加限制。古人用笔最多用三分笔,三分笔的概念是这样的:从毛笔的笔尖到笔毫的中间,分成三份,依次叫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写字的时候,一分笔的特点是纤细、劲健,适合写小楷和“瘦金体”;二分笔圆润、秀丽,适合写中楷,如赵孟頫、欧阳询、柳公权等的楷书;三分笔的特点是丰腴、浑厚,适合大楷,如颜体大字。如果笔毫再往上用,就不能发挥毛笔的性能了,可以说这是用笔的基本规矩。
这个基本规矩在沈鹏大搞创新之前,一直被严格遵守。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早就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笔法属于书法的核心问题,你把笔法都变了,就不是书法了。创新书法就是要颠覆传统,其实不仅王镛这样写,沈鹏也喜欢小笔写大字,这几乎是丑书的通病。
接着,王镛终于暴露了用小笔写大字真正目的,无非是与艺术,其实是西方艺术接轨。他说:“我不是说一直用小笔来写大字,那不是开玩笑了,就是小笔也能写大字,而且写出来的跟大笔写得小字,同样的字比如说大小一样,线条粗细差不多,用大笔写和用小笔写感觉不一样,你要去发掘这个东西。因为它这个东西它不一样,它就有一定的新意在里面,这工具材料的性能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手段去表现,使这个艺术得到更好的表现。”说白了,王镛用小笔写大字是为了新意,也就是创新,也是为了向纯艺术靠拢。
书法源于道,属于道艺,无论是名称还是内涵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于西方艺术。而王镛、沈鹏这些搞书法创新的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将书法西洋化,用西方艺术的内涵来改造书法。经过改造的书法就不算书法了。由此可见,王镛的书法根本就没入门。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