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爱情联系多了,就没有了

爱情这件事千人千面,所以它是绝对没有模式和规律的,当然也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殊途同归,每个人在经历爱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开花结果,自己可以成为那个享受爱情幸福果实的幸运儿。

然而,有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出发点是好的,但用错了方法,使得爱情在自己的指尖悄悄溜走了。

心理学研究我发现,爱情,联系多了,会变淡的,慢慢就没有了。

联系的多了,也就变得廉价了

奢侈品很昂贵,有时候,普通的打工族可能要花费好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个奢侈品,即便是如此,也依旧有人对奢侈品有着狂热的追求态度。

这样的消费对应的就是心理学当中的凡勃伦效应,它指的是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不会因为商品的价格高而降低,反而是呈现出一种增加的趋势,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是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不仅仅是价格,还是身份的象征,因为购买价格高的东西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水平高,所以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一样商品,是因为这件商品的附加值足够大。

同理转换到两性关系中,假如两个人联系的次数很频繁,那么由于长时间地输出同一种价值,那么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定理,聊天所具备的价值也就不高了。

一件快乐的事情出现的次数多了,存在的时间长了,也就不会再让人感到快乐了。

因此,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有的情侣聊着聊着就不想聊了,那是因为聊天的附加值太低,使得他们不愿意再为这件事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联系的多了,新鲜感就没有了

我们曾以为好的爱情就需要天天保持联系,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没有营养的话,每天就是早安晚安,吃了吗,睡了吗,在干嘛,久而久之,这些话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再次看到的时候,只会觉得厌烦,没有半点新鲜感。

但是,偏偏有的人觉得这就是经营爱情的方式,结果却上演了爱情的悲剧,彼此变得无话可说,陷入了一个闭环。

就像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说的一样——“我曾经把所有的可能性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等明白过来时却已两手空空。”

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恰当的距离,因为如果一段感情没有距离的话,那么我们就根本没法领略对方的美,而那份因为距离产生的新鲜感,也会随之荡然无存。

不管和谁在一起,两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都希望彼此可以存在一些不同的特质,所以,我们在经历爱情的时候,也就更愿意去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新体验、表达新观点、学习新技术、丰富自己生活并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人。

所以,那些频繁联系的就如同是血脉偾张下勃兴的爱情一样,开始得很快,结束的时候也很快,它们在等待着某天供血不足,成为了一张脱水的纸片,最终停留在了彼此的记忆里。

联系的多了,矛盾也就多了

布拉格让人很舒服,而一个舒服的东西我们是一直希望靠近它,因为它带给人的舒适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给予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侣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是需要把控一个合适的心理距离的。

于是在频繁地联系当中,我们潜移默化地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的所有物,然后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某件事,却从不考虑对方愿不愿意。

亦舒曾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人们总是把坏脾气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那是因为我们觉得对方就是那个应该去承受这些的人。

究其根本,是由于我们不懂得把控彼此的心理距离,所以才会让对方身上的刺扎伤自己,所以才会爆发频繁激烈的争吵。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其实最后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包括爱情当中那些经久不衰的甜蜜也是遵循这样一个道理。

爱情保持同一种热情,总会有厌倦的时候,那样彼此就体会不到舒适感和自由感,爱情也就会失去生命力。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度”,爱情也是,联系也是,只有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度”内,才不会有失偏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