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必经的“挫折清单”:别让一次失败毁掉你的孩子

每年的10月13日,是芬兰的“国际失败日”。

自成立以来,芬兰人都会在这天鼓励全世界人民“自曝己短”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从而摆脱对于失败的恐惧。

芬兰人之所以设立这个节日,是因为他们别具一格的“失败”教育,他们觉得失败其实是创新的一部分,不应该是消极的。

但是在大多数国家,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会选择顺从和保护,让他们避免失败。

前几天我的邻居跟我吐槽自己的女儿太玻璃心,原来是因为她女儿最近迷上了玩飞行棋,没事就会拉着她一起玩,但是女儿只能接受自己赢,输了就耍赖,哭闹,于是全家人为了省心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赢。

邻居一味让孩子成功的行为,看似满足了孩子的自尊心,实际上会导致孩子在遇到挫折后就会“输不起”,产生畏难情绪,长此以往,是有危害的。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针对12个城市中10—15岁的3349名城市独生子女调查研究表明:
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
这么多孩子害怕困难,无法正确面对挫折,恰恰说明这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实,这跟大部分父母忽略了孩子的逆商教育有关。
(逆商即在面对挫折时处理困难和摆脱困境的一种能力。)

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兰德纽曼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只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才更能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

01

有一种父母,常被称为“割草机式父母”。
他们对孩子有着强烈的保护欲,想要为孩子扫清眼前的一切障碍,帮孩子绕开所有一切的挫折和陷阱。
比如,帮孩子完成不会的作业;给孩子选择玩伴;在孩子做错事时,帮他承担责任;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等等。
孩子的成长看似一路坦途,但未来一个小挫折,却可能让孩子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承受。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为孩子列出过20条人生必经的“挫折清单”。

1、没有受邀参加生日聚会。

2、体验宠物的死亡。

3、打破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

4、努力写一份报告,仍然得到不好的成绩。

5、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车子抛锚。

6、看到他种下的树死了。

7、被告知某个班级或营地已经满额。

8、被留校察看。

9、错过一个节目,因为她正在帮奶奶做事。

10、出一场小车祸。

11、因为一件他没有做的事受指责。

12、因为有人行为不当而取消了某个活动。

13、被炒鱿鱼。

14、没有进入精英校队。

15、在某件事得到最后一名。

16、被另一个孩子打。

17、抗拒某件他被教导的事。

18、深深后悔说了他收不回去的话。

19、朋友出游时没被邀请。

20、邻近家庭的小孩一起踢球时,最后一个被选上。

在这20个挫折清单里,孩子能从这些事情中体味到百般滋味:求而不得、求之不能、爱而不得、遗憾、后悔、失落、损失、被排挤、不被理解、处于弱势、利弊权衡、责任承担……
这些孩子必经的挫折,带来的或许是当下的失落、遗憾、痛苦,但对于他的整个人生来说,却是一步步成长的阶梯,越早经历的孩子,就越能够获得一颗坚韧的心。

正如《老人与海》书中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而强者都是从挫折中走出来的。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可他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可以说是一部磨难史。17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随后蔓热病又接踵而来,爱情也屡次夭折,后来他又失聪,但他战胜了重重的磨难,并最终成为蜚声全球的音乐家。
事实上,那些成就人生辉煌的人面对磨难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怜自叹,而是咬紧牙关,奋力抗争。

古人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而正是挫折,培育了众多的栋梁之材;正是挫折,造就了能够担当社会重任的强者。

02

挫折教育就是制造困难,打击孩子吗?不是,过分打击会适得其反。
*今年10月3号,河南郑州13岁女孩,因与妈妈争吵,喝下百草枯自杀,生命垂危。

*2020年6月,常州市五年级10岁小学生,因为作文被否定,爬上栏杆,从教学楼跳下,结束了生命。

*2019年4月,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位少年被妈妈在车上指责,突然冲出汽车,从旁边的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布《中国儿童自杀报告》,调查结果触目惊心: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而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被否定”等等。
自古以来受到中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父母普遍倾向于“打击教育”,总觉得:棍棒底下出人才。
在不知不觉之间,他们把“打击教育”与所谓的“挫折教育”画上了等号。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像你这样......”

“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你真的很烦人,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家长以为用打击的言语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就可以让他们多一些挫败感,锻炼他们成为抗挫力强的人。
事实上,无数人童年时的噩梦就是听到父母说:“你看人家孩子×××”。
其实家长们自以为的“挫折教育”,给予孩子的只有打击和创伤。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让孩子有直面它们的勇气和信心。
是让孩子被“看见”、被“关注”,让他明白他的背后有父母支持他、爱他,接纳他不完美、不优秀的一面;是要让孩子懂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去应对。
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失败、挫折化为经验值,下一次做得更好。

03

挫折教育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另一要点,家长要及时鼓励和开导孩子。
首先,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乐,有考试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朋友就有可能被排挤;有比赛就会有输赢;计划好久的春游,有可能因为下雨而取消……
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困难、失败和逆境,都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战胜它们。
其次,家长要学会体察孩子的情绪并分析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父母要及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帮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从而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有一次,著名作家苏杭的女儿考试成绩不太理想,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前途未卜。
这时,苏杭女士安慰女儿道:
“女儿,将来你当了博士后是我的女儿,你扫马路也是我的女儿。到时候,就让你爸爸用三轮车拉上我,把做好的热菜热饭送给你。只要人品好,扫马路也能扫出一个光明的世界。”
听了母亲的话,女儿的脸上放出了光彩,很快就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孩子遭遇挫折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孩子就会更有勇气重新出发。

人生之路不仅有鲜花和掌声更有泥泞和荆棘,作为父母,我们终究只能护送孩子一程。

我们的使命是伴他成长,然后放手让他独自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人生之路大多是高高低低,只有熬得过低谷,才能看得到山峰。
亲爱的孩子,愿你披荆斩棘,百炼成钢。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