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第一步:看懂正常舌象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法之一。

舌诊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有舌诊的基本理论以及舌与内脏之间的关系。如《素问·刺热》曰:“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灵枢·热病》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指出:“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到了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对辨舌验齿尤为重视,舌诊在临床辨证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邪正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是临床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舌诊的内容包括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为脏腑气血之所荣,舌苔为胃气上蒸所生。舌诊时必须全面观察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当然在舌诊之前,我们必须先掌握清楚什么是正常的舌象,才能判断异常的、病理状态下的舌象并根据舌象的不同表现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具体来说:舌质荣润,舌色淡红,大小适中,舌体柔软灵活自如;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不黏不腻,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然而对正常舌象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世栻在《医学真传》中指出:“舌者,心之窍。心,火也。舌红,火之正色也。上舍微胎,火之蕴蓄也,此为平人之舌色。”但“余之辨舌,不合方书,观者未必能信。”“未必能信”的是什么?就是对舌苔形成的认识。据书中所述,当时流行着舌苔变厚是体内有食、有热的认识,故治疗多使用寒凉药物。

为此,高世栻仔细地观察了平人在进餐后、食酸物后、服药后等多种条件下的舌苔变化,发现平人舌苔的特点是“微有胎者,不过隐隐微微,淡白、淡黄之间耳。”也因此开启了平人舌象研究的大门,特别是把舌苔和舌质联系起来观察的方法。后经各医家不断完善,秦伯未在《诊断学讲义》中对正常舌象做了归纳:“夫舌色当红,红不娇艳;其质当泽,泽非光滑;其象当毛,毛无芒刺;必得淡红上有薄白之苔,方是无病之徵。”这便是现在中医舌诊学将正常舌象缩略为“淡红舌、薄白苔”的依据。

正常舌象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但是正常舌象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生生理性变异。因此,在掌握正常舌象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了解生理性变异的特征和原因及其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才能知常达变,避免误诊。其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年龄性别因素

年龄是舌象生理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儿童阴阳稚弱,脾胃功能尚弱,生长发育很快,往往处于代谢旺盛而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故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老年人精气渐衰,气血常常偏虚,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迟缓,舌色多暗红。舌象一般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但女性受月经周期的生理影响,在经期可以出现舌蕈状乳头充血而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点刺增大,在月经过后可恢复正常。

2

体质禀赋因素

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舌象也可以出现一些差异。

如《辨舌指南》中说:“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有常清洁者,有稍生苔层者,有鲜红者,有淡白色者,或为紧而尖,或为松而软,并有牙印者······此因无病时各有禀体之不同,故舌质亦异也。”临床常见肥胖之人舌质多胖大而色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均有属于先天性者,除有相应病理表现外,一般情况下多无诊断意义。

3

气候环境因素

季节与地域的改变会引起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舌象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季节方面,夏季暑湿盛行,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苔多偏薄偏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在地域方面,我国东南地区偏湿偏热。西北及东北地区偏寒冷干燥,均会使舌象发生一定的差异。

由于舌象能灵敏地反映机体内部的病变,可以先于自觉症状而出现变化。

因此,若发现正常人有异常舌象时,要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一般有符合舌象变异的因素存在,而无任何不适症状者,多属于生理性变异,否则应考虑是疾病的前期征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