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阴知阳

​知阳者知阴:

脉象

内经最要紧的:

经络脏腑体系

经络在内

运行状态

如何得知

如何透过

表而知里

望闻问切

阴阳别论,别阴阳

别之一字,很要紧

学会辨别,辨别法

———

四经,十二从

四经,应四时

十二从,应十二月

十二月,应十二脉

译文:

四经,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

十二从,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素问悬解》:

四经应四时

肝心肺肾之经

分应四时而解

肝木应春

心火应夏

肺金应秋

肾水应冬

从,顺也

十二脉,手足十二经也

大格局,人天关系

我们是在

人天关系

大格局下

理解医理

最为究竟

这即就是

天人相应

四季十二月,从天文历法层面

四经十二从,是身体健康层面

十二月,应十二脉

以一年为生理周期

我们多听闻

子午流注一天十二时辰

对应十二种脉象的流注

这是以一天

的十二时辰

为生理周期

如下图:

中国的数字

合于天地之道

合于天文历法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地人相应之道

人天之间怎么合

“时”,非常重要

———

脉有阴阳

知阳者知阴

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译文:

脉有阴有阳

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

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

阳脉有五种:

春微弦

夏微钩

长夏微缓

秋微毛

冬微石

五时,各有

五脏的阳脉

所以五时配合五脏

则为二十五种阳脉

《素问悬解》:

脉有阴阳

知阳脉之体象,而后知阴

知阴脉之体象,而后知阳

阳者

阳明胃气

五脏之中

皆有胃气

故凡阳有五

而一脏之中

遇五脏相乘

则兼见五脉

故有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阳者

胃脘之阳

所谓阴者

真脏阴脉

见之则为

胃阳之败

败必死矣

阴阳相推

知一明一

阳脉有五种相应

春夏秋冬和长夏:

春微弦,

夏微钩,

长夏微缓,

秋微毛,

冬微石

再配合五脏就有:

二十五种阳脉象

颜回闻一知十

子贡闻一知三

这里涉及相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的中医学习

培养生命感受力

微小征兆

出现端倪

有所察觉

然后采取

必要措施

以作应对

知畿之能

看不见,摸不着

也能推知发生什么

或者将要发生什么

中医诊断方式

中医认知方式

阴者真脏

见则为败

败必死也

译文:

阴脉就是

脉没胃气

真脏脉象

真脏阴脉

胃气败坏

败象已见

断其必死

阴脉就是

脉没胃气

脾胃为

后天之根本

生命之支撑

如同企业

的现金流

现金流断

发生问题

物资没法采购

就不能再生产

工资发不了

就不好运转

房租交不了

税交不上了

欠账还不了

有些问题,非常急迫

有些问题,可以缓缓

但现金流

断的久了

员工流失

没有进账

就会破产

———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译文:

所谓阳脉,有胃气之脉

辨别阳脉,就可知道,病变的所在

辨别真脏脉,就可知道,死亡的时期

企业财务:

要有现金流

要整出一个

现金流量表

从这个表里

能看到各个

业务的情况

管理的情况

由这个表

即就可以

弄出资产

负载表

损益表

这就能分析出

企业内部外部

的运营问题

一个健康的企业

一个不健康的企业

一个即将要死的企业

通过这三张表

就能分析出来

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

所谓一也

译文:

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

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

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

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

健康状态之下

人迎与寸口的

脉象是一致的

一个企业

的现金流

那就需要

确定账户

正规企业

业务要走

对公账户

对公账户

就是主体

流进这个对公账户的

流出这个对公账户的

构成主要的监测对象

健康企业

知道他的

流入情况

基本也能

推知它的

流出情况

反之亦然

流入流出

检测部位

并不一样

流入(进账、收入)即阳

流出(出账、支出)即阴

企业的阴阳体系

就这样建立起来

就这样对照理解

现代人对企业的了解

甚于,对身体的了解

身体的复杂

远甚于企业

但是,不得不说

两者之间确实有

可以参照的地方

———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译文:

辨别属阳的胃脉

能够知道

时令气候

疾病宜忌

辨别属阴

的真脏脉

能知病人

死生时期

企业还有现金流

那就是运营问题

企业断了现金流

那就是存亡问题

———

谨熟阴阳

无与众谋

译文:

临证时

应当谨慎而熟练

辨别阴脉与阳脉

也就不致

疑惑不绝

众议纷纭

同理,管理者

做好,运用好

那么也就能够清楚地

知道企业的运营状况

所谓阴阳:

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去,离开

至,到来

静,被动

动,主动

迟,少缓

数,多快

持真脉

之藏脉:

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心至悬绝,九日死;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肾至悬绝,七日死;

脾至悬绝,四日死

译文:

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

肝脉

来的形象

一线孤悬

似断似绝

或者来得

弦急而硬

十八日当死

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

肺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

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

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十二正经与脏腑关系图

———

二阳之病发心脾

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传为风消

传为息贲

死不治

译文:

胃肠有病

影响心脾

病人隐情

难以告人

女子就会

月经不调

甚至经闭

病久传变

逐渐消瘦

成为“风消”

呼吸短促

气息上逆

成为“息贲”

不可治疗

《素问悬解》:

二阳,阳明也

阳明以燥金主令

胃土从燥金化气

二阳之病,阳旺土燥

子母相传,则发于心

表里相传,则发于脾

脾藏营,生血之原

心藏脉,血行之路

心脾枯槁

前后失荣

不得隐曲

隐曲不利

经脉闭涩

女子不月

月事不行

下传肝木

而为风消

仲景

《伤寒》、

《金匮》:

厥阴之为病,消渴

肝为厥阴风木,故曰风消

上传肺金

而为息贲

息贲:

喘息奔冲

义与奔通

金木枯焦

死不治也

母子、表里、

主令、脏藏、

病之进退

等的角度

综合分析

三阳为

病发寒热

下为痈肿

及为痿厥

及为腨㾓

传为索泽

传为㿗疝

译文:

太阳经发病

多有寒热

或者下部

发生痈肿

两足痿弱

无力逆冷

腿肚酸痛

若病久传化

或者为皮肤

干燥不润泽

或变为颓疝

《素问悬解》:

三阳,太阳

太阳为病,发寒热

《伤寒》:

太阳病

发热恶寒

下则寒水泛滥

痈肿痿厥腨㾓

痿厥者,足膝不健

腨㾓者,骽肚作疼

水寒木枯,其传为索泽

木主五色,木枯无光泽

索,尽也

水寒筋缩

传为㿗疝

㿗,囊肿而偏坠

一阳发病

少气

善咳

善泄

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译文:

少阳经之发病

生发之气即减

或者易患咳嗽

或者易患泄泻

病久传变

心虚掣痛

饮食不下

阻塞不通

《素问悬解》:

一阳,少阳也

少阳以相火主令

甲木从相火化气

一阳发病,相火上炎

肺金受刑,少气善咳

胃土被逼

水谷莫容,则善泄

君相同气,则其传为心掣

胆火冲心,则胁肋牵心痛

掣,引也

胆胃俱逆,其传为膈

胆胃俱逆,上脘填塞

饮食不下,则为噎膈

二阳一阴发病

惊骇、背痛、

善噫、善欠

名曰风厥

译文:

阳明与厥阴发病

主病惊骇,背痛

常常嗳气、呵欠

名曰风厥

少阴和少阳发病

腹部作胀

心下满闷

时欲叹气

《素问悬解》:

一阴,厥阴也

阳明厥阴发病

厥阴则主惊骇

肝主惊

阳明主背痛

背者胸之腑

胃土上逆,肺金不降

后冲脊背,而生疼痛

噫者

胃土向上逆

浊气不下行

欠者

阴阳相引

日暮阳衰

阴引而下

阳引而上,则为欠

肺气欲降,而未降

开口呵气为欠

义详《口问》

肺气降敛

随阳明下行

故属之阳明

名曰风厥

厥阴风木

之气逆也

———

二阴一阳发病

善胀、心满善气

译文:

少阴和少阳发病

腹部作胀

心下满闷

时欲叹气

《素问悬解》:

二阴,少阴也

少阴少阳发病

少阴水泛而土湿

少阳木郁而土困

善作䐜胀

甲木上冲

土败胃逆

水胜火负

心君莫降

心满善气

浊气上填

三阴三阳发病

偏枯萎易

四肢不举

译文:

太阳和太阴发病

半身不遂

的偏枯症

变易常用

痿弱无力

或者四肢

不能举动

《素问悬解》:

三阴,太阴也,太阳太阴发病

水旺土湿,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土湿胃逆,肺金不布

右半偏枯,土湿脾陷

肝木不达,左半偏枯

痿易湿旺筋弛

不能联属关节

四肢禀气脾胃

脾胃寒湿

四肢失禀

手足不举

鼓一阳,曰钩

鼓一阴,曰毛

鼓阳胜急曰弦

鼓阳至绝曰石

阴阳相过曰溜

译文:

脉搏鼓动

而于指下

来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

稍无力,来势轻浮,叫做毛脉

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叫做弦脉

有力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

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

一来一去,脉象和缓

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素问悬解》:

鼓一阳,曰钩,心脉也

鼓一阴,曰毛,肺脉也

鼓阳盛极曰弦,肝脉也

鼓阳至绝曰石,肾脉也

阴阳相过曰溜,脾脉也

玉机真脏论:

来如水流

此谓太过

病在外

阴阳相过

曰溜之义

鼓,有力也

一阳,阳之微也

一阴,阴之微也

鼓阳盛极,直而长也

鼓阳至绝,沉以搏也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译文:

阴阳失去平衡

阴气争胜于内

阳气

扰乱于外,汗出不止

四肢厥冷,下厥上逆

浮阳熏肺,发生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译文:

阴之所以,不能生化

阴阳平衡,是谓正常

刚与刚

阳气破散

阴气消亡

淖则

刚柔不和

经气乃绝

译文:

以刚与刚

阳气破散

阴气亦必

随之消亡

阴气独盛

寒湿偏胜

刚柔不和

经脉气血

亦致败绝

———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

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译文: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

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痊愈

所谓生阳死阴者

肝之心谓之生阳

心之肺谓之死阴

肺之肾谓之重阴

肾之脾谓之辟阴

死不治

译文:

所谓生阳、死阴:

肝病传心,为木生火

得其生气,叫做生阳

心病传肺,为火克金

金被火消,叫做死阴

肺病传肾,以饮传阴

无阳之候,叫做重阴

肾病传脾,水反侮土

叫做辟阴,不治死症

———

结阳者

肿四支

结阴者

便血一升

再结二升

三结三升

译文:

邪气

郁结阳经

四肢浮肿

以四肢为

诸阳之本

邪气

郁结阴经

大便下血

以阴络伤

则血下溢

初结一升

再结二升

三结三升

———

阴阳结斜

多阴少阳

曰石水

少腹肿

译文:

阴经阳经

都有郁结

而偏重于

阴经方面

就会发生

“石水”病

少腹肿胀

———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译文:

郁结于二阳

(足阳明胃、

手阳明大肠)

肠胃俱热

多为消渴

郁结于三阳

(足太阳膀胱、

手太阳小肠)

隔症上下不通

郁结于三阴

(足太阴脾、

手太阴肺)

水肿膨胀

郁结于一阴一阳

(厥阴和少阳)

多为喉痹

《素问悬解》:

三阳结,谓之膈

小肠手太阳结,大便干

膀胱足太阳结,小便涩

下窍不能出

上窍不能入

阳衰土湿

中脘不运

肝脾下陷

二便堵塞

粪溺不利

肺胃上逆

胸膈壅阻

饮食莫下

二阳结,谓之消

大肠手阳明结,则燥金司令

胃足阳明结,则戊土化燥

传于厥阴

血燥风生

则为消渴

三阴结,谓之水

足太阴结则湿土司令

手太阴结则辛金化湿

土湿不能克水

癸水泛滥

则为水胀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足厥阴结则,乙木下陷

足少阳结则甲木上逆

清道堵塞,则为喉痹

结阳者,肿四肢

四肢禀气于胃

阳明为三阳之长

阳明郁结

中气不达

四肢臃肿

结阴者

便血一升

再结二升

三结三升

太阴为三阴之长

太阴滞结,土湿木陷

血从便下,愈结愈脱

阴阳结斜

多阴少阳

曰石水

少腹肿

阳结于上

阴结于下

阴盛阳衰

则为石水

少腹肿胀

石水者

水邪坚凝

而不散也

———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译文:

阴脉搏动有力

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

这是怀孕的现象

阴阳脉(尺脉、寸脉)

具虚而患痢疾,是死症

阳脉加倍于阴脉

当有汗出

阴脉虚而

阳脉搏击

火迫血行

妇人血崩

———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

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

一阴俱搏,十日死;

三阳搏且鼓,三日死;

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

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

二阳俱搏,其病温,

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译文:

三阴之脉(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俱搏击于指下

大约到二十天

半夜时死亡

二阴之脉(手少阴心、足少阴肾)

俱搏击于指下

大约到十三天

傍晚时死亡

一阴之脉(手厥阴心胞络、足厥阴肝)

俱搏击于指下

而鼓动过甚的

三天就要死亡

三阴三阳

之脉俱搏,心腹胀满

阴阳之气,发泄已尽

二便不通,则五日死

三阳之脉(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俱搏击于指下

患有温病

无法治疗

不过十日

就要死了

后记

上面具体

经验累积

需要实际

通过切脉

实证古人

留下经验

涉及到脉学

知识和实践

探讨上略过

黄元御的

《素问悬解》

对素问篇章

进行了重拍

并且对于

一篇中的句子

也进行了重排

从这一篇来看

是很有道理的

原来学过

AUTOCAN

绘图软件

四年多来

没有使用

这个软件

现在捡起

辅助学习

感觉不错

有些知识

通过二维

图形呈现

效果可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