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应该抗金的人,不是岳飞!
南宋最应该抗金的人是谁?岳飞?韩世忠?李纲?吴玠?陈东?还是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北方难民?包括千古才女——李清照?
其实这些人全部加起来都不如一个人更应该抗金,这个人就是赵构。赵构为什么应该抗金?

原因有三:
1、天下本是他赵家的,现在赵家的江山被女真人抢走了一半(或者一小半),还建立个什么“伪楚”和“伪齐”来和他的残宋对着干,赵构不抗金抗谁?
2、赵家的宗庙和器物,包括赵构的妻儿老小全部被金朝掳走,而且境遇悲惨,赵构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赵构不抗金谁抗金?
3、赵构因为金人的一再穷追猛打而丧失了生育能力(根据事实的推断),导致绝后,放着大好江山只能传给其他人的儿子,他不抗金谁抗金?
然而,事实却是:赵构是最不想抗金的人。
相反,那些和女真看似没有深仇大恨的人们,比如后来的范成大、胡铨、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这些文人,他们始终不忘恢复故土、重振河山。

于是我们就纳闷儿了,赵构为什么不想抗金呢?
原因有二:
1、打仗让他不得安宁。
就算坐拥半壁江山,也足够让赵构享之不尽、用之不绝。但前提是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就没有那么多清福可享了。
你想想:打仗那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整天忙着搞这些,哪有清闲日子可过呀?说得好像金朝打仗就是靠天兵天将一样,还是自备干粮。
有一种谋略叫只能谋己,而有一种谋略叫可以谋人。就像下象棋,只能看到自己的棋的人永远只能被动挨打,并最终输掉比赛;而能看到对方棋的人,才能克敌制胜。
所以,战或不战,在于眼界,而不在于自身的能力。当你满血复活的时候,金朝那边还不已经开挂了?
只能说,赵构的想法就像李清照写的那样:江山留与后人愁。

2、打仗会让武将坐大。
这是大宋历代皇帝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宋朝因此积贫积弱了100多年。在宋朝皇帝的眼中,什么杨家将啦?什么折家将啦?什么种家将啦?只不过是他们的看门狗罢了。需要的时候给点骨头,不需要的时候杀了吃肉。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这种制度叫做作茧自缚,一旦遭遇强大的外部作用力,大宋帝国将瞬间崩塌。
赵构也无法走出这个困境,所以他宁愿自剪“三大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和金议和,也不愿冒险北伐。只不过他忘了:他才是和金朝不共戴天之人。
由于以上两点原因,让赵构从一个最应该抗金的人变成了一个最不想抗金的人,所以,岳飞算是瞎操心了。

有时候,无耻之徒不可怕,无耻之徒进入了上层建筑,才可怕。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