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认知和行为学习,从关注日常生活小事情开始
比如这一天发生的几件事情。
先是接到电话晚上有个应酬,问明白事情缘由,知道没啥事儿就是聚聚,不过不喜欢此类活动,先是试图拒绝,甚至给出建议,后还是答应。
这个行为应对,让我想去过去很多类似事情处理模式,尤其涉及大家庭事情,总是先抱怨一番,可之后还得自己去做,后来发现既然这样还是别抱怨,能做就做不做也别乱抱怨。甚好,这算是行为学习,因为行为有效多了。
这次应对似乎有了之前影子,当然还得再来几个问句:如果换个人换个时候换个心境,又会如何呢。
自然,分析角度看很多,比如无效社交、回避心理、个性特征等等,但是这都不重要,任何分析都不如行为之后的分析与思考才有意义。
结论是:适应环境是正常表现,多参加活动没有坏处。
第二件事,悠闲重复听录音。
跟着群里朋友听“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录音分享,刚更新的是第九章,涉及沟通分析理论的展开,以及咨询室展开的故事高潮情节。
由于时间紧凑,想写点东西看会书,第一遍没有专心听讲,不甚了之,转念一想还是放下其他,专心再听一次,毕竟这是感兴趣且可以用于实践的。
于是,去客厅躺椅躺下来,再次回放录音,边听边让椅子上下晃动。听到爱人来一句,“你这样悠闲自得的模样不多见啊,不是坐在书桌就是做别的。”这才是最好的提醒,最好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听到文章录音分享,也收获良多,关于沟通分析理论涉及儿童、父母、成人三种自我状态,这与先判断状态再进行应对何其相似,即反复提炼总结的“战略战术理念”。对于强势人物可以认为表达出父母自我状态,不过对于谨小慎微的蛤蟆来说无法理解自己,最后启发人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蛤蟆也不例外,由此思考如何隐蔽运作的。于是,指向自我压制和自我否定以及自我审判,也就是人际关系中除了被法官定罪外还可悲的自我认罪,为此思考儿童自我状态如何与父母自我状态打交道。
把这些行为过程记录下来,也就可以凑出千字文来。
第三件事是认知学习,沟通有个欲扬先抑说法,即先批评后表扬要比先表扬后批评更有效果,可以再今后沟通行为中进行尝试,看看效果如何,分析心理原因。
第四件事,预先勾勒打腹稿,三句话说明一个事情。电话沟通一个事情,概括出结果、原因、对策三句话,基本达到目的,思路清晰。不过听反馈,发现注意之处也不少,一是解释过多过细,事无巨细没有性价比,反应完美主义倾向,根子在于不安全感,提醒概括表达之后还是言简意赅为妙,二是底气不足有急躁,搞明白事情说清楚就好,天塌下来自然有人顶着,该谁谁,别过虑,如同当年同窗口头禅,“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