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运行,中国设计研发~
全文字数700字
阅读时间约2分钟
本文作者 李芳芳 孙轶
8月2日,台风“云雀”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已经通过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对日本和韩国管制单位提前进行了流量管理日计划发布。这一刚刚启用的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由华东空管局设计研发,韩国国家流量管理中心与日本国家流量管理中心使用,东北亚地区跨区流量管理合作进入到实际运行阶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韩国流量管理现场
流量管理日计划是各国流量管理单位每天定时对外发布当前以及之后一段时间内流量管理措施的手段。由于具有较大的提前量,因此各国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据此优化本国其他流量管理措施。
为了有一个高效畅通的发布平台,2015年10月,东北亚地区流量管理协调组会议提出改善东北亚跨区流量管理协调的解决方案,并建议建设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与实践,今年4月,华东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与日本国家流量管理中心成功使用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进行流量管理日计划交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韩国流量管理现场
业内专家表示,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还具备电子协调功能,今后中日韩流量管理单位之间有望从电话协调变成电子协调。此外,按计划,2020年以后,通过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相关管理单位可以在交接点联合进行受限航班基于过点时间的统一放行。此举既可以确保接收方空域容量不超标,又可以提高放行方的离港效率。“通常这样的运行只能在单一的运行系统内实现,但跨区流量管理协同平台把三国的流量管理系统进行融合对接,让各管制单位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对跨区航班的指挥协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韩国流量管理现场
据悉,华东空管局提出了适用于东北亚地区的跨区流量管理程序以及数据接口协议,并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先关会议递交给亚太地区各成员国和地区进行讨论。华东空管局将继续在民航局空管局的领导下,支持和推进跨区流量管理平台的持续研发和运行工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