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老子》和《道德经》
作者:龍雲之子
文献记载的《老子》成书于周守藏史老聃(李聃),从其中内容可知,是给“王”者学习的东西,为王治天下的“帝王之术”。《老子》一文中的用词和用意很老很深,是集聚数千名王者治天下实践中的思想总结。老子以唯物观和唯心观两个视野,同时俯视天地和一切苍生,是一部哲学巨作。其表达的思想并不是普通百姓能懂或想学懂的东西,类似今日的MBA课程,是给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学习课程,不是给工人们看的作业指导书。
汉后缺乏社会治理实践的文人们,胡乱修改解读《老子》原著,由道教强取名的版本为《道德经》,致使后人已很难读懂其中深意。老子都不能为“道”命名,所以还是应该叫《老子》更合本意。下面以现代科学理性的视野重新再读《老子》。
一、“我”为形体,“吾”为意识
《老子》明确将人定义了唯物之形体“我”,和唯心之意识“吾”,这是人类史上唯物和唯心思想哲学的开篇之作。《庄子》继承《老子》的唯心史观,通篇讲的都是“唯心”的东西。所以读《庄子》时,会有一种“吾”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般自由感,读者如果以唯物的视野读《庄子》,就会有不明其所以的懵懂感。
今人不懂,把先秦文献《老子》《庄子》简单定义为朴素唯物主义,是大错特错。中华文化之大道既有唯物思想又有唯心思想。
二、从“无”到有,从有到“無”的事物发展规律
《老子》在第一章中就明确定义:“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是人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却是真实存在,一切的生灵的始生都源于这个“无”。天地阴阳二气相交合的“无”,而生“万物”。今天的基因学工程,已经证明这个“无”是排列有序的基因编码,是信息。《老子》说的这个“无”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她创造了万物的始生,即从“无”到有的过程。而“無”表示的是万物死后消失的过程,和“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却被无知的文人们篡改了,把《老子》中83个“无”全部改为“無”,《老子》要表达的最重要哲学思想没有了。
一切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亡”,从“亡”到“無”,是真理(大道),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看不见摸不着的二元之气相通的“无”,始生有形体的“我”,然后有了“吾”的意识,再到“吾”的意识消失的“亡”,再到化为粪土彻底消失的“無”。中华先哲有了“物极必反”的认知,从而得出“反者道之动”的自然规律。
无知的文人把“无”和“無”混为一谈,严重偏离了正道,用自然消失的“無”代替神奇的生命再生密码之“无”,从而妖魔鬼怪的迷信就出来了,误导中华文化2000年。
三、“无为”讲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无”的创新之用,重新解读一下:“当三十辐共一毂设计成轮子的创新思路有了,我们就有了车子的应用;当有了把泥巴烧制成器具的创意,人类就有了陶器的使用 ”。老子明明是在讲人类的创新和发展,人是创新的主体,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无”这个创新思想,才会有新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无知的儒子文人们完全误解这个“无”,胡说八道老子的“无为”不作为思想。甚至把“不作为”当成一种政治正确,到处宣扬。致使中华文化偏离了正道,科技创新动力停滞了。车子、陶器、房子在老子那个时代,就是当时的“最高科技”和“摩天大楼”。
毛泽东主席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就是讲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伟大的创造力,倡导“人之伟力”,毛泽东思想源自于中华之大道。不仅是唯物论者,也是唯心论者。革命时代官方主义压制“唯心”之“无”,偏离天道,值得商榷。
四、“无”中生“有”揭示万物的起源
《老子》:“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有,无之相生也。”在圣经《创世纪》中,摩西一再强调神的意愿:意识之无的神说要有动物,就有了动物;意识之无的神说要有植物,就有了植物等等;和《老子》讲“有,无之相生”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只是后人不懂这个耶和华大神其所以了。这个阴阳二气相通的“无”就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动力源(二生三),就是自然之“神”。
道家有“太一生水”,老子也说“水几于道”,现代生物学发现,水是生命的母体,最原始的生命体为单细胞(道生一),若干年后,单细胞动植物进化为更加具有生命力的雌雄体繁育(一生二),不同雌雄个体合一(二气相通)生“三”,自然界的杂交优势,就是集合前二者优点的这个“三”,“三生万物”,是更具有生命力多彩的新个体,这是自然之道。注意,帛书《老子》“冲气以为和”的“冲气”是有“水”的“中”(冲),不是《道德经》无水的“中气”。今天的01数学在计算机的应用,不同的01组合形成绚丽多彩的数字化万物时代。有了这个“三”,才有万物的生,俗语“三生有幸”大概源自于此,三生为一切生灵,不是迷信的“前生、今生、后生”。
五、老子揭示人认知的局限性
《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由于人认知的局限,这个“道”是人类的认知水平永远也无法触及的,人类在某个阶段认知的东西,只是个阶段性的结论“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认知水平提高,这个“理”会加强和深化,但还是不能达到那个无止境的“道”!这就是北宋周敦颐在“道”的基础上创建新“理学”原因,学无止境,个人必须永远保持有谦恭之心,不断学习进取。所以越牛叉的文人其实都是不懂大道的,包括后儒追捧的“孔圣人”,一介书生而已。
《老子》:“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善恶、美丑、长短等,都出自于人的认知和意识,当人有了善恶等概念,善恶就有了。《圣经》中也说夏娃被狡猾的蛇诱骗,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就有了荣辱羞耻的意识。
人的认知有个极大缺陷就是迷信,迷信是巫师们教化的产物。
《老子》揭示人对事物认知是主观的,永远是趋于道,但不是“道”。任何理论和想法经过实践的验证后,才能成为“理性”的学问,科学就是一个从假设“无”,经过科学验证成为理论“有”的过程,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缺乏实践经验,人言亦言的网红、人文大咖们并不能掌握真理,却在大行其“虚伪”之道。
六、《老子》的实践论和辩证法
【帛书老子】:“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1. 新生命或新产品的“有”,由二元之气相通或创新思想(“无”)相生;《老子》在强调这个创新思想“无”的主观能动作用。
2. 困难的事情,简单化(易之)就能够做成,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成事诀窍;先哲老子们都是社会治理实践中解决问题的高手。
3. 要显示一件物品的长,就用一件短的相对比验证其形;同样,“高,下之相盈也”。华夏先祖是《计量学》的开创者,所谓的科学就是一个验证过程。网络公知们嚷嚷着中华文化缺乏“科学”,显得太肤浅无知了。“相形相盈”就是个对比实验的验证过程。
4. 喜怒哀愁等音(意)的感受,由不同“声”和合(和)而成,帛书老子诠释了“意”为心中之音,即听者心中的感受和情怀,为唯心的意识;今人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声”,什么是“音”,自以为是的文人严重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各种唯物的乐器产生各种不同的“声”,声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即“无”,听者接受这个“无”态的各种声组合(和),心中形成喜怒哀愁等不同的感受为“音”(意识),即“意”。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啊,已失去2000多年了,要回归啊!上苍佑中华,让我们华夏后人还能在帛书《老子》中看到“意”的本意。
5. 要占有“领先”的地位,要有“后者”相追随;这是永恒的天道,西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却看不到这种“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的文化和哲学观念。
汉后【道德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汉后文人不懂天道,缺乏社会治理实践的经验,胡乱篡改后的《道德经》中,只是简单类比辩证,没有了因果关系和事物发展的时序过程规律,完全失去其科学的理性,严重背离了《老子》的原意。
《元贞之道》原本只想浅谈一下《老子》,作为阐述夏商周时代中华文化正脉的一篇前文,一落笔却不能尽言,浅谈成了深谈。待续下篇《泛谈老子的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