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脸盲的免疫系统(二):减负
摘要:虽然目前有多种人为免疫方法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但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负担未减反增。
人体免疫系统对外主要是应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内则是维持稳态纠正细胞和组织异常。现代社会生活环境造成免疫系统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病原微生物在药物压力下迅速进化,并随着全球化的节奏快速传播和扩散。
更大的免疫负担来源于人自身。
现代人由于过量饮食/营养过量,使得消化系统占用了大量原本属于免疫系统的能源,同时营养过量导致的脂肪组织免疫异常进一步破坏免疫系统。
现代饮食、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方式又扰乱了共生微生物,削弱了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导致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渗透率增加。源源不断地穿过第一道防线的漏网之鱼大大增加了第二和第三道防线的负担,导致免疫系统一直处于过度劳累状态,从而极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成年人拥有约37.2兆个细胞,其中每秒钟约有5亿个细胞被替换,新细胞产生而旧细胞凋亡。人体每秒需要面对自身数量十倍以上(300兆以上)的微生物,5亿个凋亡细胞及5亿个新生细胞,不管是病原菌入侵还是细胞替换异常,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
免疫细胞是人体工作最繁忙的细胞之一,负责识别这些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和异物进入体内,并杀灭进入体内的入侵微生物,清除入侵异物;免疫细胞还需要监督新生细胞是否正常和正常细胞是否变异,杀死异常细胞,清除凋亡细胞及其碎片,维持体内清洁和稳态。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可以通过多种外来方式增强免疫(人为免疫),比如接种疫苗、补充免疫球蛋白以及补充抗毒素等。不幸的是,现代人类免疫系统的负担未降反增。
一.现代社会病原微生物的进化和传播在提速
①药物筛选出抗药性细菌
19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和药物研发的进步,人类通过抗生素等杀菌药物和大量的消毒灭菌措施,使得感染性疾病显著减少。而微生物非但没有绝迹,强大的药物压力使得微生物变得更聪明,进化出了多种抗药类型,最终带有抗药基因的微生物更易存活并大量增殖。通过基因的水平传递,这些抗性基因不光出现在直接面对药物的细菌身上,更加令人不安地是还大量出现在并未直接接触过药物的微生物中。
②全球化促进致病菌传播
现代化以前,受人类生活范围限制和自然环境限制,微生物多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微生物随着人和物产(如食品)的流动从原产地不断扩展到千万里外的其他区域。不管是某个地区特有的疾病还是新型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短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比如艾滋病、流感病毒和超级细菌,还有看上去远在天边,隔洋跨洲,实际上近在身旁的非洲猪瘟。
由于药物的研发速度远远低于微生物的进化速度,现代人面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致病的挑战远大于工业化之前的祖先。
二.营养过量加大免疫负担——代谢性炎症
原理上说,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免疫,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新陈代谢,但最新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在代谢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而代谢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同样十分关键,目前支持人体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进化证据不断增加。
代谢性炎症(Metaflammation)是一种由于过量营养摄入引起并维持的慢性非感染性低水平炎症,导致代谢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炎性微环境发生改变。代谢性炎症会削弱个体免疫能力,在各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中极为常见[1]。
①营养过量削弱免疫系统
人体各黏膜上皮细胞上表达有大量化学感受器,比如口腔中有大量味觉受体使得人体能感知到食物的味道,鼻腔有多种嗅觉受体使人能感受到环境中的气味和食物的气味。除了上呼吸道,人体整个消化道(包括口腔)表面都分布有大量的化学感受器,使得肠道能识别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
上皮细胞中的感受器不仅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感受器具有双重功能,识别营养的化学感受器不仅能识别营养同时,还能识别病原,而识别微生物的模式识别受体不仅能识别微生物,同时也能识别营养。
例如:小肠上皮表面的TRPM5受体,不仅能识别苦、甜和鲜,在寄生虫感染免疫的起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上皮细胞中识别微生物的受体如TLR-2和TLR-4也能被饱和脂肪酸激活。
除了上皮细胞感受器,多种免疫细胞同时也具有代谢能力,比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肠黏膜T细胞。
在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剩的情况下,上皮细胞表面的感受器都被挪用来识别营养成分,甚至原本用来识别微生物的受体表位也被营养信号占据。也就是说,饮食过量营养过剩情况下,消化系统会不仅会占有原本是消化免疫共用的资源,还会挪用原本属于免疫系统的资源,从而导致免疫系统资源减少,负担加重甚至出现代谢性炎症。
日常生活中,想必大家深有体会。在急性感染时,病人往往会食欲不振,这种情况下人体正通过抑制消化而把资源倾斜给免疫系统,以此提高免疫,所以这种情况下简单清淡的食物更有助于康复。因此食与心温馨提示:要想免疫好,千万不要吃太饱。
②营养过量扰乱脂肪组织增加炎症水平
一些免疫细胞可执行代谢功能,而一些代谢细胞同样可调节免疫,比如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不仅在能量储存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人体免疫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人受超重困扰。与体重正常的个体相比,肥胖个体往往拥有更多的脂肪细胞,其脂肪细胞个头也更大。更可怕的是,这些脂肪细胞并不会乖乖地储存脂肪,还能不断削弱肥胖个体的免疫力,引起低水平非感染的慢性炎症[2]。
现代人肥胖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摄入营养过量而消耗过少,即长期处于能量顺差状态。长期营养过量不仅会干扰代谢,还会引起慢性炎症:
脂肪细胞膨胀增殖,但同时缺乏新血管生成;
局部缺氧,脂肪细胞破裂释放脂质;
脂肪前体细胞耗竭,单核细胞浸润以修复细胞外基质;
促炎症免疫增殖,促炎症信号大量增加,形成炎性环境。
三.共生微生物简单化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减退
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人类变化最大的并不是自身基因,而是其共生微生物。与现代化生活相伴的是现代社会人类微生物的趋同进化,与农业社会及之前的祖先相比,现代人的共生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明显降低。而共生微生物这些改变即便没有致病,也会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减弱[3]。
①现代化饮食改变肠道微生物降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纷纷改变了原有的传统饮食,而朝着类似的方向改变。其主要特点为:大量简单糖、高比例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精米白面),高比例脂肪;加工食品和速食为主,自然食品为辅,和极少量真正的发酵食品。
这仅仅是食物入口之前的变化,进入消化道后,食物中添加剂和杀虫剂残存更可对肠道微生物造成巨大影响。现代化的饮食导致了肠道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降低,从而扰乱了肠道黏膜屏障的生物屏障层,导致黏膜免疫能力降低。
②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皮肤及气道菌群导致屏障功能减退。
现代儿童越来越多通过剖腹产方式出生,一开始接触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而非母体产道微生物;出生后也大都生活在非常洁净的室内空间中,几乎没有机会充分接触泥土和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长大后频繁使用各种日化产品,长时间伏案学习,经常服用各种消炎药物。这些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会导致皮肤和气道微生物的改变。
肠道、皮肤和气道等黏膜屏障共生微生物的简单化意味着这些部位共生微生物拮抗病原微生物能力的降低,意味着与祖先相比,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减退。
四.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导致第二和第三道防线超负荷运行
黏膜免疫屏障的功能减退使得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防御力降低,导致病原微生物和异物更容易入侵体内,从而明显加大第二和第三道防线的工作负担。而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免疫细胞,即便没有过劳死,也时常忙中出错,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黏膜屏障功能减退的最典型例子便是肠漏。
在肠漏系列,食与心详细介绍过人体大多数疾病与肠漏的关系。肠漏发生时,外来有害成分(如细菌和细菌内毒素)源源不断进入体内,免疫细胞加速召集、分化和增殖,但依然无法完全应对,从而出现慢性炎症乃至系统炎症;许多肠腔内原本无害的成分进入体内后也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甚至自免疫疾病;肠漏不仅影响肠道,同时还可损伤全身其他器官,破坏气道屏障、皮肤屏障和血脑屏障等其他屏障功能。
我们都知道,当屋顶裂缝漏雨时,最好的方法是修补好外顶的裂缝,而不是单纯增加防水层,更不是用盆子接水;只有前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后两者会让屋里的人疲于奔命,挪用其他任务时间来减轻漏水对室内的破坏。
人体免疫系统同样,黏膜免疫屏障破损如肠漏时,免疫系统需要应对源源不断进入的异常成分,免疫负担急剧增加;只有修复好黏膜屏障缺损,才能减轻人体第二和第三道免疫防线的负担,从而恢复正常免疫;而不顾屏障缺损,单纯在内部通过激素和药物修修补补,人体依然需要分配大量资源来应对漏进来的异常成分,免疫系统仍然超负荷运行,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只有修复好黏膜屏障缺损,才能减轻人体第二和第三道免疫防线的负担,从而恢复正常免疫。
更明确地说,单纯通过吃抗过敏药、免疫抑制药或者消炎药,只不过暂时缓解减轻症状,而不能恢复正常免疫,治愈各种过敏、自免疫和慢性炎症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