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季
AND
我家小孩写小学毕业留言时,有些早熟的小孩在留言册上坦言:
考完了
本该如释重负
可是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就怕再也见不到
他了!
毕业的伤感在弥漫,还有的小多情种子在QQ群上发全班毕业合影说“这有可能是你和你喜欢的人唯一的一张合照”
中枪的小孩诚实的表示惆怅,没中枪的都捂嘴偷笑。对于还不会煽情的小孩来说,离别是沉重的说不出来的味道。
六年来,小孩最讨厌的是“周一穿校服”这个规矩,小孩跟我一样天性散漫,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送她到学校门口,她忽然脸色大变:“糟了!忘穿校服了!”这样的桥段6年来几乎每周上演一次。
距离毕业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小孩自己把校服翻出来,连续两周穿着去上学。
已是6月中旬,天气热的---路上很难找到还穿校服的孩子。
她说:“教室里空调很凉的!”小孩在以一种只有自己知道的方式和情绪来缅怀即将走过的童年。
还有身份的焦虑,这个学校忽然就不属于她了,她再进学校就不是以学生的身份了。
幼儿园毕业那次,她还小,虽然也有失落,但那浅淡的惆怅被一颗糖都能取代。
而现在的忧伤,是深刻的,甚至是复杂的。
在学校的最后两周里,小孩分外敏感老师对他们态度的变化:
从前觉得刘老师光知道上课,一点儿也不关注我们,总是把我的名字和六班一个小孩弄混,这几天刘老师对我们可慈祥了。
王老师好像对我们一点也不留恋,作业都懒得改了,窝在教室后头看手机……
说这么些,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老师说不出的留恋,而老师对自己的离开好像并不在意。
小心灵第一次体会到了用心付出和被辜负的疼痛。
说到毕业季,我的大学同学文君在QQ群上追忆:6月29日还觉得母校是母亲,到7月1日母校就变脸后妈了。
因为几年间总有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赖在寝室,所以学校也不客气,给宿舍断水断电,把毕业生们当了钉子户。
学生们借机彻夜砸东西,发泄几年来积压的情绪:逝去的青春、失去的恋情、对未来的焦虑,对变化的恐惧......
大学毕业时最想不通的是,迎新时敲锣打鼓的欢迎,毕业时咋就人还没走,茶就先凉了?
研究生毕业时,开始流行吃各种各样散伙饭,我都没参加,我觉得,超过四个人以上的团聚,其真诚度就要打折扣了。
每两个人之间都有不想让第三个人听到的秘密,那么该有多么大的伤感或者共鸣才能够溶解这些隔阂呢?
我对人性其实一直没有信心。
上班后,我单位的工作性质,每六年必须要轮一次岗,记得刚工作那些年离开一个地方还有伤感。
后来发现离别根本就是常态,常态到同事们每到离别季都例行公事地出去聚餐,喝到烂醉。
可是,那些找借口“送战友”的,往往不是真正关系好的,而是馋酒的或喜欢扎堆凑热闹的。
我还是认为,真的知己是无所谓散伙的,因为要好,所以天涯海角。距离或时间只能风干多余的水分,增加感情的浓度。
需要用一醉方休去糊弄或煽动的感情那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透过岁月的迷雾看去会很矫情。
感情不会因了酒后的胡言乱语就变得纯真或厚重,就如同伤心不会因为酒的麻醉而消失或减缓。
而总守在一个地方“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状态,其情感质地未必就纯良。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已经开始不喜欢夸张的、放大的情绪了。
也许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 完 >